让灵动的数学思维不再“潜伏”
2020-04-07卞兆艳
卞兆艳
摘 要:要想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让孩子在现实中学习;鼓励自主探索,让孩子在思考中成长;注重动手操作,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重视联系实际,让孩子在应用中拓展。
关键词:灵动;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66-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改革目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学习平台,让灵动的数学思维不再“潜伏”,让孩子能更好地自由的生长。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
“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挖掘一些鲜活的生活素材来充实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内容如下:猴妈妈买了3个同样大小的面包,分给猴子三兄弟吃。猴妈妈把第一个面包平均分成4块,给了大哥笑笑1块;二弟欢欢吵着要吃2块,猴妈妈就把第二个面包平均分成8块,给了欢欢2块;三弟淘淘更贪吃,非要吃3块不可,猴妈妈就把第三个面包平均分成12块,给了淘淘3块。教师:我想问一下,三兄弟谁分到的面包最多呢?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学具自己去寻找答案。
教师要善于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二、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思考的学问。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呵护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让智慧之花得以绽放。
如在教学“求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对“求18和12的最大公约数”这道题目,大多数学生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唯独有一个学生做法奇特,做成(18,12)=12÷2=6,这种做法,我不假思索地否定他:“怎么能这样做呢?毫无道理。”这位同学没敢吱声,但心里还是不服气,回家以后他找了许多组数,包括两个数是互质数关系和倍数关系的,他认为都可以这样算。到了第二天,他乐呵呵地跑到我的办公室,向我诉说了他的想法:18扩大2倍是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把12除以2就是18和12的最大公约数,(24,60)=24÷2=12,(36,27)=27÷3=9,(16,20)=16÷4=4。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多聪明的孩子呀!
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有的同学采用的方法是大数翻倍的方法。如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27,18)=27×2=54,(15,20)=20×3=60,(25,15)=25×3=75,(7,9)=9×7=63。把大数翻2倍,3倍,4倍……直到结果能被另外一个数整除。用这种方法把两个数通分,方法特别简便。
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自由的表现和发展。
三、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从新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中学”。
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拿出从家中带来的钟表,然后对学生说:“看了这么漂亮的钟表,我真想把它们画下来,你们想吗?(指着空白钟面)这钟面上该画些什么呢?”学生争着说:“12个数!”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钟面上写好12个“数宝宝”。在学习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知道特别长又特别细的针叫做秒针,短又粗的针叫做时针,比时针短一点的是分针。接下去,教师让学生对时针、分针和秒针打招呼。生:“时针,你好,看到你真高兴,你长得又矮又胖真可爱!”生:“时针,你好,你的个子真漂亮。”生:“秒针,你好,你个子真高,真苗条。”
这时有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的钟表上有三根针,跑着的是秒针,走着的是分针,慢慢爬着的是时针。”“是啊!你真了不起。”全班同学鼓起掌来。孩子们那富有个性的回答,体现了个性差异,生成了课堂教学资源。
四、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应用中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面对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延伸、拓展,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如在学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让学生到商店找一种长方体肥皂,测量一下它的长、宽、高,然后向营业员了解一下,一箱这种肥皂多少块。然后让学生设计包装这些肥皂的外包装箱,长、宽、高各应确定多少比较好。
教师应配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自然,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如学习了“比例的应用”后,带领学生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去操场测一测旗杆的高度;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描绘一幅美丽的操场或校园的平面图;学习了“统计与可能性”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统计与可能性现象,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用理解的眼光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教材走进儿童的心里,让儿童的灵光充溢课堂,让学生灵动的数学思维不再“潜伏”,提升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