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

2020-04-07魏桂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低年级策略研究

魏桂芳

【摘要】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读写及口語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新课标对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上的主要要求是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摆脱传统阅读以满足考试需求为目标的束缚。因此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阅读训练。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低年级 阅读教学 家校共育 策略研究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有效阅读,小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汉字,学会更多的表达手法,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我国自古就重视熟读古籍,众多文人墨客无不博览群书,时至今日,新课标对小学阅读的要求更高,更重视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所以阅读教学就更加重要。好的阅读材料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陶冶他们的情操,长期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加懂得体验作品的内容,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但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家长自身不喜欢看书,缺乏阅读能力培养意识,那么小学生就会有样学样,在家里很难完成阅读任务,即便教师在学校进行再多的阅读训练和阅读方法的总结归纳,阅读效果也不会十分明显。目前为减轻学生负担,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教师不可能亲自督促每名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这就需要家长进行配合,为学生在家里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小学生愉快的阅读,快乐的成长。

一、提升小学生家庭阅读效率的策略

家庭环境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个课堂,因此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家长对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每个学生家长都必须正视并且重视小学阅读教育,和学校共同为孩子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一,为小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的电子产品,这样学生只要按下开关就能随时随地倾听一些故事,这是让学生感觉比较轻松愉悦的方法。其次,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书籍,让家庭的每个角落都布满图书,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学生习惯与图书相伴的生活。再次,家长可以经常陪孩子到书店或者图书馆去读书或者买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发现更多自己没有涉猎的阅读内容,又能感觉到家长的关爱,让学生明白家长的关心和对阅读学习的重视。

第二,以身作则,和学生一同阅读。言传不如身教,所以家长也应该加入到阅读的行列当中,让自己在闲暇的时间放下手机和电脑,读一读纸质的书籍,沉淀一下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家长可以试试和孩子读一样的书籍,这样大家可以交流阅读心得,让孩子用不同的视角解读书籍的内容,有助于对自己所阅读的书籍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者家长也可以仔细听听孩子的看法,这样既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又能理解孩子的世界,通过阅读缩短学生和家长的距离。

第三,发挥家长的监督职能,经常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家长经常检查小学生的阅读笔记有很多好处,首先就是能够督促学生进行阅读,不能有所懈怠。其次是体现出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小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家长的关爱。最后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发现孩子对阅读内容理解上的偏差,及时改正错误的阅读方式,让孩子的阅读效率更高。

最后,家长要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和教师讨论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家长可以加老师的微信,有事情及时和教师沟通,也可以多关注学生的班级群消息,看看其他家长和教师的建议,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大家一同探讨。同时家长如果发现好的名言金句或者优秀书籍也可以分享给其他人。只有相互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

二、提升小学生学校阅读效率的策略

学校是完成小学阅读教育的主战场,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更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

第一,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内容不但思想健康,而且在遣词造句、文学价值上都是同类文章中的经典,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阅读兴趣。比如,在讲解颐和园一文的时候,教师的情绪就可以有一些波动起伏,有对文章本身语言造诣的准确赏析,也有对我国古代建筑的骄傲与叹息,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情感要更加丰富,因为在这些古代建筑的身上我们都有太多的感慨和想象。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同类文章产生兴趣,自觉地找到相关内容来学习,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更奠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第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阅读成绩的机会,提高学生阅读热情。小学生的表现欲强烈,很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创造这种机会。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阅读比赛,让每名学生都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然后在班级里朗读出来,并且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内容,还能练习自己的朗读能力,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了解更多更好的阅读内容,帮助自己更快地提升能力。

第三,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能力的手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在板报上提出一个口号——今天你阅读了吗?或者要求学生记录下阅读心得,老师会经常检查和指导。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学鉴赏、读书心得比赛等活动。这些形式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督促,让学生能够坚持,不敢有所懈怠。教师也可以要求家长参加学生的阅读比赛,或者由家长来介绍一下学生最近的阅读情况,让家长配合学校的阅读教学工作,在教师无法监控的区域内继续督促学生学习。总之,多种教学手法的结合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第四,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的阅读素养更上一个台阶。阅读可以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课堂阅读的内容较为有限,因此更多的阅读内容在课外阅读材料当中。中国人讲究的是好读书,读好书,因此对于学生阅读书籍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尤其是针对小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书中内容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书籍,远离不健康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列出一个应该阅读的好书名单,这份名单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做出调整,既能满足这些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真正明白书籍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提高。

总之,学校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制定一个大概的阅读模式,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比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提升阅读效率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阅读情况以及家长对家校共育的态度及实施情况,这样效果才会明显。

综上所述,家长和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知识有素养的一代新人。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彼此也要互为助力,以学校教育为主,家长配合学校的节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教师也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并且主动投入到阅读中,真正实现快乐阅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建荣.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2]袁瑛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科学大众,2018,(08).

[3]王爱英.家校合作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新浪博客,2018.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小学低年级策略研究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