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特征分析

2020-04-07丁轶建马修·斯宾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手球专项训练时间

丁轶建 马修·斯宾瑟

摘    要:采用“時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时间-运动”分析;专项训练;负荷特征;手球

中图分类号:G 844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ifferent latitude loads of training match (TM), 4vs4, 6vs6, passing receiving and shooting in half court (PRS) of Chinese womens handball player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were monitored by means of “Time-Mo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left and right changing direction, jump among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of Chinese womens handball players. Results: Aggregate load of TM was similar to 4vs4, but higher than PRS and 6vs6. Th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loads of athletes in all positions in TM are similar to 4vs4, higher than PRS and 6vs6. Changing direction load (left or right) in different intensities among four trainings show TM higher than 4vs4, PRS and 6vs6. The jump load of back players in PR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from in TM, but higher than 4vs4 and 6vs6; the jump load of pivots and wings in 6vs6 was lower than 4vs4, PRS and TM; the jump load of wings in P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vs4 and 6vs6, especially in middle and high intensities; the jump load of players in middle intensity of pivots in TM was the highest. The changing direction load of athletes of all positions in special training accounts for a higher percentage but with low intensity, while that in high intensity was lower. Conclusions: different intensity loads of jump, changing direction,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among different positions show that 4vs4 is closer to match, and PRS is good for back and wing jump and pivot acceleration load training, while 6vs6 is weak in all position training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in different latitude loads of players. Recommend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raining for changing direction and acceleration in high intensity, to enhance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fine training load, to clarify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training methods, and to optimize the exercise load in special technique and tactics training of Chinese women's handball team,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scientific special training of womens handball players.

Keywords:time-motion analysis; special training; load characteristics; handball; position

手球是奥运会项目,是欧洲大多数国家非常普及的室内运动,但在我国属于“冷门”项目[1-2]。近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实行战略调整,包括手球在内的集体球类项目,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手球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中国的竞技手球运动要进一步强化科学训练。

手球在运动学上兼具足球、篮球的某些脚下步伐特征[3-4],更在上臂、手部动作上别具一格,是一种特别强调手脚协调性、同步性的运动,而且拥有集体球类项目共同存在的场上位置差异特性[5-7],不同场上位置的手球运动员在肩臂手部动作、脚部运动协调及躯干屈伸旋转调整上要求更高效[8-10]。手球的各种肩、臂、手的动作融合在脚下的加减速、变向、跳跃等各种步伐中,不同的运动技术协调模式与不同的脚下运动息息相关。在手球专项技术训练中,脚下各种步伐运动负荷是专项训练负荷达标的关键。本文通过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方法比较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及半场传射训练4种手球专项训练方法的脚下步伐运动负荷特征,深入探讨不同手球专项训练负荷在不同场上位置的运动员直线加减速、变向、跳跃步伐上的特点,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16位中国国家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4种手球专项训练的负荷特征进行研究。以上运动员的年龄为(23.6±2.7)岁,身高为(1.77±0.05)m,体质量为(69.6±5.7)kg,训练年限为(7.01±4.19)年。

参加本研究测试的运动员包括底线运动员3人、外围运动员9人及边锋运动员4人。测试前,以上运动员已经集训了9个月,训练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模拟比赛等,参加测试的运动员身体健康和身体机能状态良好,并了解测试程序。

1.2  研究方法

1.2.1  “时间-运动”分析法

“时间-运动”分析法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实时运动负荷特征测评方式,特别在集体球类项目,例如足球、橄榄球及手球 [11-14]的比赛或训练负荷研究中较为常见。它能对受试者运动时的(精确到0.01 s)三维运动(加速与减速、變向、跳跃)负荷,特别是不同维度运动的不同强度负荷,进行实时计数测试。测试时传感器置于被试运动员背心上,信号接收频率为10 Hz,使用蓝牙技术进行信号接收。

系统设定的三维方向:-45 °~45 °运动向前加速,-135 °~135 °运动向后减速,45 °~135 °运动向右变向,-135 °~-45 °运动向左变向。

加速、减速及变向按速度划分为三级强度:1)低级强度为1.5~2.5 m/s;2)中级强度为2.5~3.5 m/s;3)高级强度为3.5 m/s以上。跳跃按纵向高度分为三级强度:1)低级强度为0~20 cm;2)中级强度为20~40 cm;3)高级强度为40 cm以上。

运动负荷的计算公式:

其中:f为前后加速,s为左右加速, u为纵向加速, t为上场时间。

其中:t= 0,0.01,0.02,0.03,0.04…n。

1.2.2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典型训练方法

对中国女子手球队2场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及6场模拟比赛进行“时间-运动”分析测试,其中测试仪器和比赛场地保持一致。模拟比赛间隔为1~2 d,均为下午16:00开始,国家级或国际级裁判执裁。使用Catapult Sprint minimax 实时运动测试系统进行“时间-运动”分析,将传感器置于运动背心中,信号接收器、电脑测试系统置于场馆手球场地中线和边线交叉点的边线正后方1 m处。训练和赛前被试运动员做足准备活动后,各场上位置被试运动员均穿上运动背心做好测试准备。被试运动员运动时,打开系统软件,即可自动搜索信号进行测试。运动结束后,回收传感器,将接收的数据在系统中导出。

半场传射训练:在一个正规手球场地的半场内在无防守的情况下被测运动员进行传接球团队配合训练,被测运动员在各自场上位置完成传接球,一般是外围运动员发起,传给边锋运动员或底线运动员,配合链的最后一位队员射门,各场上位置被测运动员轮流,配合训练持续30 min。

4打4训练:全队16个场上被测运动员分为4组, 4人1个小组,每次上场2组,一组先攻、一组先防,进行全场攻防,一次攻防后进行攻防转换,各小组各完成一次攻防后,换另2组进行,直至一组先累计攻入15个球获胜结束。

6打6训练:全队平分2队,每队上场运动员6人、守门员1人,进行攻防演练,一方快攻或阵地进攻成功后继续进行阵地进攻,若进攻失败则互换攻防,直至一方最先累计进15球获胜,训练结束。

模拟比赛:按手球比赛规则进行训练,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2个半场各30 min,中间休息15 min,双方各派6名场上运动员和1名守门员上场比赛,进球后对方半场发球,若一方失误、犯规、射偏,则交换球权。

1.2.3  统计学方法

4种不同训练方法中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的负荷特征数据按场上位置(底线、边锋、外围)进行比较,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   结果

2.1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训练的总体负荷特征

如表1~3所示,在4种训练方法中,外围运动员、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在6打6训练中的累计负荷最低(P<0.01)。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的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和模拟比赛的累计负荷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而外围运动员的模拟比赛累计负荷高于其他3种训练(P<0.01)。外围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加速负荷低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和模拟比赛(P<0.01)。底线运动员6打6训练的加速负荷低于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和模拟比赛(P<0.01)。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加速负荷低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和模拟比赛(P<0.01)。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减速负荷高于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P<0.01)。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减速负荷低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和模拟比赛(P<0.01)。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P<0.01)。边锋运动员4打4训练的减速负荷最高,高于模拟比赛(P<0.05)。

2.2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直线加速、减速负荷训练的特征

如表4~6所示,外围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中强度加速负荷、低强度加速负荷均低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及模拟比赛,而高强度加速负荷与4打4训练、6打6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但与模拟比赛差异显著(P<0.01);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低强度加速负荷低于4打4训练,低于模拟比赛,高于6打6训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加速负荷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低于4打4训练;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加速负荷高于4打4训练,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低强度加速负荷均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加速负荷与各组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加速负荷与4打4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6打6训练,低于半场传射训练。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加速负荷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加速负荷高于6打6训练,低于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加速负荷与其他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外围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低强度减速负荷、中强度减速负荷和高强度减速负荷均低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及模拟比赛;边锋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低强度减速负荷、中强度减速负荷均低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和模拟比赛(P<0.01),而边锋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高强度减速负荷与模拟比赛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低于4打4训练和模拟比赛。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减速负荷、中强度减速负荷和高强度减速负荷与半场传射训练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高于6打6訓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减速负荷低于4打4训练、高于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度强度减速负荷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减速负荷高于4打4训练(P<0.05),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但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减速负荷与6打6训练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但高于4打4训练高强度减速负荷和半场传射训练高强度减速负荷。

底线运动员4种训练方法的加速负荷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及半场传射训练,而底线运动员中强度加速负荷和高强度加速负荷方面却是半场传射训练最高,一方面说明中国女子手球队底线运动员在阵地进攻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更知道如何去利用加速而实现摆脱、掩护;另一方面也说明底线运动员在全场攻防位置相对灵活的情况下,底线运动员中强度和高强度加速运动能力和意识不强。底线运动员在6打6训练中各级强度加速负荷都最低,说明6打6训练时底线运动员加速运动负荷低、加速少,而底线运动员进行半场传射训练时在场上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更易出现中强度和高强度加速运动,说明对底线运动员进行中强度和高强度加速训练更有益的是半场传射训练。

外围运动员4种训练方法的低强度加速负荷的差异呈现出模拟比赛大于4打4训练、大于6打6训练、大于半场传射训练的特点,外围运动员在中强度加速负荷和高强度加速负荷上,模拟比赛中强度加速负荷最高,半场传射训练中强度加速负荷最低。说明中国女子手球队外围运动员加速负荷运动(突破、起跳、变向)在技战术攻防打法中占有较大比例,半场传射训练对外围运动员在空间上和速度上制约了运动负荷,并不适宜女子手球外围运动员进行手球专项训练。

2.3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变向负荷训练的特征

如表7~9所示,外围运动员、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左变向负荷与4打4训练的左变向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半场传射训练的左变向负荷都低于模拟比赛和4打4训练。外围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左变向负荷均高于6打6训练。外围运动员的低强度左变向负荷在模拟比赛时最高,高于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P<0.05)和6打6训练(P<0.01)。底线运动员4打4训练低强度左变向负荷与模拟比赛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P<0.01);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低强度左变向负荷高于6打6训练。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时低强度左变向负荷与4打4训练的低强度左变向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半场传射训练(P<0.05)和6打6训练(P<0.01)。外围运动员、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左变向负荷与4打4训练的中强度左变向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总体上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外围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左变向负荷低于4打4训练和模拟比赛(P<0.01)。底线运动员6打6训练的中强度左变向负荷低于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和模拟比赛。外围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左变向负荷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P<0.01);边锋运动员模拟相比赛的高强度左变向负荷与4打4训练的高强度左变向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6打6训练(P<0.05),高于半场传射训练(P<0.01);外围运动员、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高强度左变向负荷低于模拟比赛、4打4训练,而在6打6训练中,边锋运动员和外围运动员的高强度左变向负荷均高于半场传射训练。

外围运动员、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在模拟比赛时的右变向负荷均高于6打6训练(P<0.01),而与半场传射训练的右变向负荷比较,边锋运动员和外围运动员则较高(P<0.01);与4打4训练的右变向负荷相比,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右变向负荷较高(P<0.05)。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右变向负荷高于6打6训练(P<0.01)。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模擬比赛时的右变向低强度负荷与4打4训练的右变向低强度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6打6训练(P<0.01)和半场传射训练(P<0.05)。外围运动员、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右变向负荷高于6打6训练,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右变向负荷低于4打4训练(P<0.05);外围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中强度右变向负荷低于6打6训练(P<0.05),而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的中强度右变向负荷高于6打6训练(P<0.01)。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右变向负荷均高于半场传射训练(P<0.01),底线运动员和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右变向负荷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P<0.05),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高强度右变向负荷高于6打6训练(P<0.01),而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高强度右变向负荷低于6打6训练和4打4训练(P<0.01)。

在连续的攻防训练(训练和比赛)中,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底线运动员要不断变向进攻、突破射门、摆脱防守、掩护队友等,而在半场传射训练中,女子手球运动员场上位置相对固定、活动空间有限,各场上位置运动员变向负荷下降明显。在6打6训练中,全场攻防不连续,快速攻防转换连接较慢的阵地进攻导致全场运动员变向负荷较低。底线运动员往往在球门区外的6~8 m进行攻防,横向移动的空间范围大,而纵向运动空间有限,所以,底线运动员需要不停地变向寻找接球射门、掩护拉开、摆脱防守、贴住盯防的机会,底线运动员的变向负荷应是各场上位置中最高的,而实际上只有模拟比赛和4打4训练体现出这种战术特点,这说明在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变向运动负荷较低,这2种训练方法的质量不高。

2.4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跳跃负荷训练的特征

如表10~12所示,底线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和4打4训练的低强度跳跃负荷高于模拟比赛和6打6训练(P<0.01)。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跳跃负荷高于其他3种训练方法(P<0.01),而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低强度跳跃负荷与6打6训练的低强度跳跃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4打4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中强度跳跃负荷高于模拟比赛、6打6训练和4打4训练(P<0.01),而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6打6训练最低(P<0.01)。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高强度跳跃负荷高于模拟比赛、6打6训练及4打4训练(P<0.01),而外围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高强度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的高强度跳跃负荷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P<0.01)。

在进行半场传射训练时,由于运动员场上位置相对固定、助跑路线相对清晰、起跳空间相对较大,可以跳得更高以进行射门、封挡或接球,这就是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在半场传射训练中高强度跳跃负荷往往较高的原因;而底线运动员在半场传射训练时助跑起跳空间相对有限,所以底线运动员在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中强度和高强度跳跃负荷相较模拟比赛较低。在模拟比赛和4打4训练时,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在攻防中往往需要随时调整场上位置,在对抗下进行跳跃的空间有限、起跳路线有限,可能导致助跑不充分就起跳,这就是训练中高强度跳跃负荷较半场传射训练低的原因。但是底线运动员在模拟比赛时不同于半场传射训练被限定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可以利用跑位、对抗或趁对方未回位而找到较大空间,较充分地做到起跳以接球或射门,这就是底线运动员在模拟比赛中高强度跳跃负荷较高的原因。

3   讨论

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6打6训练及模拟比赛是手球专项训练的主要方法,在准备期训练中可以占到80%以上。特别是本研究在对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训练进行负荷监测时,中国女子手球专项训练90%以上由这4种训练方法构成,那么,4种训练方法的训练负荷效果如何。为此,笔者对这些专项训练负荷进行了更精细的研究,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专项训练效果。

3.1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不同训练方法的不同负荷的特征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位置运动员与模拟比赛累计负荷相近的是4打4训练,而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累计负荷较低,变向负荷都占较高比例。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总体上有2个特点:低强度变向负荷比例高,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边锋运动员4种训练的加速负荷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而中高强度加速则未见显著差异,且模拟比赛的高强度加速负荷低于4打4训练。

模拟比赛是最接近真实比赛的训练,因此,从专项负荷角度而言,4打4训练接近专项负荷。4打4训练时,场上运动员在场地正面可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外围往往占攻防发起的主导,但完成一次攻防后就要换人,此时外围运动员的累计负荷就会下降,这是4打4训练比模拟比赛时外围运动员负荷较低的原因。模拟比赛时,外围运动员也是进攻发起的主导力量,往往在进入对方半场9~10 m区间时,或采用突然加速、启动、变向以摆脱对方防守进行突破射门,或采用节奏和跑动路线的突然变化与队友形成策应和掩护,所以,模拟比赛时外围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往往最高。而半场传射训练时外围运动员场上位置相对固定,而且向前运动的加速和减速空间有限,所以加速负荷、减速负荷较低。边锋运动员在全场攻防转换中往往从前场靠近对方球门线的地方以最快速度超越对方返跑到后场靠近本方球门线,跑动距离最大,加速时间最长,对有氧能力的要求最高[5];而半场传射训练时边锋不需要进行全场的快速来回跑动,所以加速负荷与减速负荷必然比模拟比赛和4打4训练低。而6打6训练不是完全的全场比赛,一方进攻后就继续紧接第2轮阵地进攻,不需要马上进行攻防转换,所以半场阵地进攻多,而全场快速攻防少,对场上各位置运动员来说,来回加减速跑动减少、休息间歇时间延长,这是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6打6训练加速负荷和减速负荷较模拟比赛、4打4训练低的主要原因;而6打6训练累计负荷低于半场传射训练,主要原因在于其攻防不连续和休息间隔时间较长。

在手球战术体系中,底线运动员的变向在攻防转换中起重要作用。在进攻中底线运动员要通过不断的变向摆脱对手以接球射门或拉开防守或进行掩护,而在防守中底线运动员往往要对位防守对方底线运动员[5],在防备对方底线运动员不断变向的过程中自身也必须不断地变向。由于半场传射训练在无防守的情况下运动员各就各位进行训练,底线运动员变向动作少导致其变向负荷較低;6打6训练时,底线运动员变向负荷与半场传射训练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说明6打6训练底线运动员变向负荷也较低,缺乏技战术运用。笔者认为,外围运动员模拟比赛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变向负荷都高于其他3种训练方法,说明在中国女子手球队的战术安排中外围运动员的作用特别显著,而底线运动员的运动不足,致其技战术发挥弱化,特别是在6打6训练中,这可能也是底线运动员该项训练负荷较低的原因。

在半场传射训练中,边锋运动员较为重要,需要起跳射门的次数多,同时在各就各位的情况下,边锋运动员也具有了助跑起跳的空间和时间,能够充分进行起跳。边锋运动员起跳的腾空能力、准确性、平衡性及髋、躯干运动链带动肩臂腕手的“假动作”是边锋运动员射门技术的致胜因素。但中国女子手球队边锋运动员的中强度和高强度加速负荷较小,另一方面对边锋运动员中高强度加速的战术要求较低,这可能是中国女子手球边锋运动员往往在防守反击中不能快速超越对手打开快攻局面的重要原因。在当前中国女子手球队的战术体系中,阵地进攻中主要以外围运动员和底线运动员为主导,而边锋运动员是防守反击的主要力量,边锋运动员在全场攻防的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和减速多而纵向的跳跃射门少,这可能是边锋运动员模拟比赛、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时的跳跃负荷低于半场传射训练的原因。

3.2  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不同训练方法的负荷调整

半场传射训练、4打4训练、6打6训练和模拟比赛是中国女子手球队在专项准备期占比很高的训练方法,每种训练方法都对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的跳跃、变向、加速和减速有一定负荷刺激,但每种训练方法对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的运动负荷刺激并不一致。这就提示教练员在安排专项训练时,4种方法组合选用完成一次专项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若专项训练过于单一,不利于某些场上位置运动员的训练。比如,为了弥补边锋运动员或底线运动员在4种专项训练中跳跃训练的不足,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训练的半场传射训练或模拟比赛的占比。

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在半场传射训练中的减速运动负荷低,可能由于场地空间小、运动员场上位置相对固定,而4打4训练、6打6训练和模拟比赛全场攻防、运动员场上位置相对灵活,各场上位置运动员减速运动增加,特别是低强度减速运动和中强度减速运动差异明显,而高强度减速运动差异较小,也说明中国女子手球队各场上位置运动员高强度减速负荷不够。减速运动,特别是中强度减速运动和高强度减速运动是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突然改变速度、方向和节奏而摆脱对方防守、控制对方进攻的重要能力;能高强度地加速、减速也是运动员灵敏素质好和爆发力强的表现,运动员场上位置不同,减速方式和变化不同[15-17]。

本研究显示,半场传射训练可以作为边锋运动员负荷训练的有益补充,可作为一次专项准备训练,或作为恢复调整期的主要专项训练方法也未尝不可。而对底线运动员来说,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应适当增加负荷强度,如果专项训练中有一半的底线运动员训练负荷都不足的话,就会影响底线运动员的训练质量。特别是在一个阶段或周期中,底线运动员训练负荷不足,对于底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优化是不利的。此外,6打6训练这种非持续、不连贯的训练方法,对加速和减速训练效果似乎都较差。所以,虽然6打6训练方法看似非常贴近实战,对训练连续进攻能力有好处,但实际上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各维度的总体训练负荷却下降了,是“伪专项”训练。在专项训练课或在专项准备阶段中,6打6训练占比不能太高,可以作为专项准备期中调整训练的重要方法。在这4种专项训练方法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变向负荷中,低强度变向比重高,而高强度变向比重低,这说明在专项攻防训练中高强度变向训练不足,长此以往,会导致训练适应性变化,这也许是中国女子手球队在比赛中高强度的攻防转换、应变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4   结论

1)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的累计负荷及外围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变向负荷、跳跃负荷在模拟比赛与4打4训练中相似,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累计负荷都高于6打6训练。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半场传射训练的跳跃负荷略高于模拟比赛,特别是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底线运动员模拟比赛的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6打6训练最低。

2)在4种训练方法的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负荷中,变向负荷占比很高,但低强度变向负荷比例高,而高强度变向负荷比例低,4种训练方法的加减速负荷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上。这说明在专项攻防训练中对高强度变向和加速的训练不足,可能是中国女子手球队在比赛中高强度攻防转换、应变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3)半场传射训练在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训练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个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上都显偏弱。

4)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训练负荷特征是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打法的重要体现,要明晰4种专项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弥补4种训练方法的训练负荷短板,强化专项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洋,于萌,姚苏捷. 我国手球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战略[J]. 体育文化导刊,2018(6):89.

[2]  丁轶建,张漓,宗丕芳. 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月经异常的内分泌特点[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5):47.

[3]  CAVALA M , RATKO K. Morphological,motor and situation-motor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female handball players according to playing performance and position[J]. Collegium Antropologicum, 2010, 34(4): 1355.

[4]  鐘璞,冉锋. 足球、手球和篮球中体能特征的比较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856.

[5]  丁轶建,刘晓军,赵华. 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比赛关键技术使用频率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6):116.

[6]  ROUSANOGLOU E N, NOUTSOS K S, BAYIOS I A. Playing level and playing position differences of anthropometric and physical fitness characteristics in elite junior handball players[J].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2014, 54(5): 611.

[7]  BAYIOS I A, BERGELES N K, APOSTOLIDIS N G, et al. Anthropometric,body composition and somatotype differences of greek elite female basketball, volleyball and handball players[J].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2006,46(12):271.

[8]  WAGNER H, KLOUS M, MüLLER E. Coordination pattern of different handball techniques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training[C]// The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College of Sport Science. Belgrade:[s.n.],2005: 73.

[9]  WAGNER H, BUCHECKER M, MüLLER E. Kinematic analysis in team-handball jump throw[C]//2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Ireland:[s.n.], 2009: 37.

[10]  WAGNER H, BUCHECKER M, DUVILLARD S P V, et al. Kinematic description of elite vs. low level players in team-handball jump throw[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0, 9(1): 15.

[11]  AUGHEY R J. Widening margin in activity profiles between elite and sub-elite australian football: a case study[J].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13, 16(4): 382.

[12]  MONEZI L A ,MAGALHES T P,MORATO M P. Time-motion analysis of goalball players in attacks: differences of the player positions and the throwing techniques[J]. Sports Biomechanics, 2018, 26(3): 1.

[13]  GABBETT T.Quantifying the physical demands of collision sports:does microsensor technology measure what it claims to measure[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3, 27(8): 2319.

[14]  丁轶建,MATTHEW S.中国女子手球比赛时间-运动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7, 53(1):134.

[15]  BILGE M.Game analysis of olympic, world and european championships in mens handball[J].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2012, 35(12): 109.

[16]  MELETAKOS P, VAGENAS G, BAYIOS I. A multivariate assessment of offensiv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mens handball: trend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2011, 11(2): 284.

[17]  OSCAR G A.Descriptive statistics for specific positions at asobal handball league[J]. Marathon, 2011, 1(3): 12.

猜你喜欢

手球专项训练时间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专项训练
现代高校篮球专项训练的优化创新模式研究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手球“获利”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