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2020-04-07王倩刘虹

世界教育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

王倩 刘虹

摘   要:在2019年1月召开的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论坛上,专家分析了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在运动员招生与管理、运动队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同时指出高水平运动队在目标规划、整体水平、学校管理、运动员参赛训练和学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此次论坛为今后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高校体育科学发展、发挥“体教结合”优势、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海市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建设与管理

2019年1月28日,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评估专家组组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主任薛明扬,上海市体育学院原院长姚颂平,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上海市体育局巡视员郭蓓以及全市数十位体育评估专家出席了论坛。通过深入交流,本次论坛全面展现了上海市17所参评高校的90支高水平运动队的实际发展情况,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建设与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

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告》以来,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275所高校具有高水平運动队招生的资格,其中上海市有17所高校,涉及18个项目。经过了30余年的探索,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具备一定规模,部分项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甚至能够在世界级比赛中为国家争金夺银。归根结底,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方的配合与支持。上海市政府、党委领导始终秉持“体教结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理念,从顶层设计出发,给予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方面政策指导。上海市各高校也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为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等,更是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正常运转、向上发展的主力军。

在本次论坛中,专家一致肯定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至今积累的丰富经验,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运动员招生与管理、运动队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中医药大学吴志坤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经验。他指出如下五点。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能够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给予3万元人均年投入的支持。第二,学校对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较高,在招生方面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运动队规模虽小,但一直致力于提高自身竞技水平、发挥引领作用。第三,学校始终鼓励运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思维和行为方式,以追求事半功倍,实现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一盘棋”提高。第四,要求教练员具备敬业精神和较高的水平,辅助运动员摘金夺银。第五,在制度保障上,学校对运动员直研、评奖等均有相应的制度支持,为运动员创造了较好的平台。

二、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和水平问题

1.运动队建设目标保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和竞赛发展,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任务,充分展示我国大学生精神面貌[1]。然而,多数与会专家对目前上海市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持较为审慎的态度。

专家指出,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目标较为保守且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几乎所有在建高水平运动队都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作为主要奋斗目标,而缺乏冲刺世界级比赛的决心。专家主张重新思考“什么是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不能仅满足“只在上海称大王”,而应当将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作为奋斗目标,并且认识到高水平运动队对学校声誉的影响以及这张“名片”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运动队整体水平及教练员业务水平不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水平不高。大部分在建高水平运动队获奖主要集中在省部级比赛,国家级、世界级比赛获奖较少,且过度依赖六部委的队员。有专家进一步提出,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成效看似尚可,实则隐含危机。主要表现在:田径项目远远落后于北京高校;游泳项目的平均水平和潜力较北京高校也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力较大的球类项目也缺乏突破。

此外,多数与会专家赞同大部分在建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专业性有待提高。现在多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由体育教师兼任,导致教练员在时间和精力上面临较高的课时要求和带队训练要求的挑战。也有专家指出,部分教练员也认为自己存在不足,包括训练方法、体能方面等。而且,很多教练员缺乏参与培训的机会,一是由于名额较少,二是因为一些教练员培训只针对专业的教练员,并不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开放。

(二)管理问题

1.高校经费和资源投入不足

多数与会专家指出,大部分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和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高校未能按照国家要求,每年对每名运动员投入不少于3万元的高水平运动队专项经费。此外,大部分在建高水平运动队缺乏良好的配套设施,如专门为高水平运动队所用的运动场馆等,因此无法充分满足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要求。至于资源和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有专家认为,现在有些学校不愿意向高水平运动队投入资源和经费是因为缺乏荣誉感,这种荣誉感来源于:在高校评价中加入体育维持费、高水平运动队的数目以及获得的金牌数。

2.运动员招生主动性不够、机制不健全

专家一致提出,目前上海市高校在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方面的主动性不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优秀的生源容易被好的学校“挖走”。一些名气大、经费足的高校垄断了最优质的生源,而普通高校沦为“陪衬”[2]。例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给其他高校的招生带来的冲击较大。另一方面,当前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机制存在问题。在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过程中,高校体育部应享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如果从学校层面指挥体育部招生,就有可能造成部分优秀运动员无法被招收。另外,统测也给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招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导致学校难以锁定优秀的运动员。

3.教练员建制不齐全、待遇难以保障

与会专家还提出了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建制不齐全的问题。目前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数量尚未得到保证,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尚未建立起教练员团队。此外,与会专家认为,在充分保证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每周训练时间的同时,如何计算教练员工作量,提高教练员待遇也需要关注。很多学校的绝大部分教练员都是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之后额外带队训练。地方院校还存在人员经费问题。学校的经费有限,导致学校难以保障教练员的工资待遇。

4.领队缺位现象严重

多数与会专家表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领队缺位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一是专职领队数量很少,参与此次评估的17所高校中兼职领队占比高达84.6%;二是领队参与高水平运动队日常建设的次数少,运动员和领队之间的熟悉程度普遍较低;三是领队与教练员之间的沟通和分工协作机制缺失,运动队建设的相关工作基本依靠教练进行。究其原因,目前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领队由体育部主任兼任,不少人错误地认为领队仅是运动队的领导,但事实上,队里的运动员很多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上的问题都需要领队协助解决。

(三)训练和学习问题

1.运动队训练强度不够

专家指出,大部分在建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强度不够。从教练员的视角来评估,绝大多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都属于小运动量,而且总体训练时间不够,难以维持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虽然不能用国家队的训练标准去要求大学生,但是至少要达到美国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NCAA)每周的训练标准。

经过探讨,专家指出运动队训练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第一,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选课时间分散,队伍集体项目训练在时间安排上难以统一。而且,即便每个运动员有时间训练,教练员也愿意花功夫配合,训练还需要一种团体氛围,每个运动员单独训练难以提升运动队的整体水平。第二,学校在量化评价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方面做得不到位,容易导致部分运动员消极怠工、不认真对待训练。

2.运动员学训矛盾冲突

学训矛盾是高水平运动员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高校对学生有学业要求,另一方面 高水平运动队对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成绩也有考核[3]。有专家指出,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文化课受其所在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较大。在训练方面,学校对运动员有强制性要求;在比赛方面,由于很多比赛在考试周进行,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为了不放弃比赛,只能采取退课的办法。尽管学校也会想办法专门补课,但是有些训练较多的运动员想门门功课都通过确实有难度。而且如果不把运动员的学习问题解决,运动员也没心思进行训练。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重视程度

体育文化是大学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为了方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的开展,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以及相关部门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高校达成如下共识。在今后高水平运动队的规划过程中,给予更多理论支撑和政策倾斜,帮助提升高水平运动队在大学体育中的影响力。同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也要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特色相契合。高校在决策层面要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高水平运动队具体建设方案的制定,加大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意义和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高到学校战略规划的高度。

(二)完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资源和投入保障体系

专家指出,上海市教委应当加强统筹规划,确保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费投入总量,从顶层管理上减少学校“克扣军饷”的行为。同时,上海市教委应当本着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成效的目的优化经费拨款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建立标准,确定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扶强不扶弱,突出高水平运动队的特点。另外,与会专家还建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配备专业的康复人员,高校食堂开设运动员膳食专窗,以提升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相关的保障水平。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科研、医务和体能训练方面的保障。

(三)完善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招生制度

多数与会专家指出,上海市教委在招生人数配置方面应当加强统筹,根据不同项目运动队的参赛人数来决定招生人数在各个项目中的比例安排。同时,高校应当在规范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招生流程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采取一些措施吸引高水平运动员,比如将单招名额用到优势项目中,主动出击,招收优质的运动员。另外,招生工作要有体育教师、教练员等专业人士的参与,他们享有推荐权和建议权,但最终的招生名额由学校专家组讨论决定。

(四)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特色项目建设

一所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基础是具有举办所设运动项目的传统,所谓传统,就是学校长期延续开展,大多数学生喜欢、参与并掌握运动技能[4]。有专家指出,上海市17所高校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好自身定位,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保证一两支运动队伍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才能促进整个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的提高。比如,上海海事大学偏重于武术和游泳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武术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游泳也各具特色。

(五)提升高水平運动队教练员能力,发挥领队作用,完善教练员和领队管理机制

与会专家一致赞成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就没有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和能力建设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尤为重要,建议上海市教委应当重视教练员的培训,提升教练员的治教水平和敬业精神。具体而言,上海市教委可以组织教练员到国外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教练员掌握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比赛战术和技术,以提升业务能力、适应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在教练员管理方面,学校可以采取外聘教练的方式解决教练员工作量和待遇之间的矛盾;设定教练员聘用门槛,规定教练员入职标准;以教练聘任制取代终身制,给予年轻教练员更多上升的机会;完善教练员职称评审制度,突出教练员带训成绩;建立教练员退出机制。另外,要健全领队的建制,发挥领队应有的作用,并通过建立领队与教练员的分工合作机制,促进领队与教练员、领队与运动员之间的日常沟通交流。

(六)加强高水平运动队日常训练和比赛保障

与会专家提出要强化高水平运动队日常训练、比赛以及相关保障。上海市教委和高校要共同做好保障工作,不仅要出台相关制度,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有专家主张,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达到一定的量,一周18个小时的训练是最低要求。运动员可以通过自主训练的方式弥补集体训练时间的不足。另外,寒暑假集训也需要有明确的训练天数和时数安排,以及运动员假期在家的“作业”安排,并通过测试的方式检验训练情况,以评估的形式加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量化和专业化程度。也有专家建议,高水平运动队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按照运动训练规律制定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计划,采用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来保证训练质量。

(七)加强运动员管理制度,完善运动员培养体系

有专家提出,高校要具备明确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实施计划,出台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手册或培养方案,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学籍管理、学分要求、训练、参赛、考核、评估、奖惩、直研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另外,在更为具体的高水平运动队保障措施方面,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可以对在全国名列前茅的运动员出台一些特殊的政策,以解决运动员“训练时间紧”和“学习要求高”之间的矛盾。

(八)利用大数据加强体育信息化建设

与会专家提出,在新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也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虽然现在上海有些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已经走在前列,但是为了高水平运动队的长效发展,仍需进一步建设完备的数据平台,以及动态评估、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因此,专家建议上海市教委牵头开发体育方面的大数据,以及时呈现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情况,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今后的发展,开创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总结

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承载着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体育评估专家们的期望。通过此次论坛,上海市17所参评高校应当意识到自己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实际建设状况与这些期望之间的差距,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对症结并积極改进,以解决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痛点,推动后续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工作。

总的来说,此次论坛不仅为今后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上海校园体育发展史上的首创,对于促进高校体育科学发展、发挥“体教结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7-07-06)[2019-07-07].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moe_938/s3279/201707/t20170717_309431.html.

[2]孙铭,曾吉.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6):51-55.

[3][4]刘海元.当前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5):422-427,449.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
高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对经管类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与管理的探究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论艺术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