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研究
2020-04-07潘书才陈向平赵勤贤
潘书才 陈向平 赵勤贤
[摘要]“双高”建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的互动逻辑,明确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文章提出以下破解对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注重区域差异,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加快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产教融合;互动逻辑;制约因素
[作者简介]潘书才(1972- ),男,安徽天长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向平(1965- ),女,江苏江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勤贤(1970- ),女,陕西西安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重点课题“‘高职扩招100万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9035,项目主持人:潘书才)、2019年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专项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19JY026,项目主持人:潘书才)和2019年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9JY004,项目主持人:赵勤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6-0013-07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正式启动实施“双高”建设计划,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①。“双高”建设计划作为“优质院校”建设的延续和升级,与高职产教融合的深化有着密切关系。依托“双高”建设项目的逐步实施,高职产教融合也将迎来机制和模式创新、政策环境优化的机遇期。随着高职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雙高”建设项目也将获得更多来自社会和产业的助力。不过,就现阶段高职产教融合实践而言,教育与产业资源的整合、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关系的构建还面临不少难题。如何精准识别“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的掣肘因素并找出破解之策,仍然是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的互动逻辑
“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本质上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体两面,前者代表高职教育迈向高端、争创一流的目标,后者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则和路径。不论是从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还是从具体实践中两者的实际交互来看,“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都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互动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双高”建设是产教融合迈向更高水平的重大契机。示范引领、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是我国长期实行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早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就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遴选出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第一期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收官以后,2010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原有计划基础上再增加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建设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建设的总目标,产教融合由此成为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主线。从时间点上看,2014年恰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收官之年,产教融合在这一年正式启动绝非偶然。可以说,2006年、2010年连续两期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一条优质高效发展之路,也为全面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前期保障。随后,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提出“开展优质学校建设,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②。优质校建设的实施,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双高计划”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优质”高职院校系列建设工程的延续,不论是从以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来看,还是从国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来看,都将成为产教融合迈向更高水平的新起点。
事实上,《意见》本身也充分表明“双高计划”建设将为深化产教融合带来一系列重大“利好”条件。《意见》指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新增教育经费都要给予‘双高计划院校重点支持”③。中央和地方的资金资源投入支持,解除了优质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后顾之忧。同时,《意见》还提出“鼓励‘双高计划学校大胆试、大胆闯,激发和保护干部队伍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④,这也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职业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前提,国家鼓励“双高计划”院校大胆探索创新,就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产教融合新模式、新路径的诞生。
2.深化产教融合是“双高”建设推进的重要原则。在《意见》中,产教融合既是高频词,更是重点词,不仅规定了“双高”建设的前进方向,还明确了“双高”建设的推进路径。梳理《意见》所提出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无疑是推进“双高”建设的重要原则。一方面,“双高”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意见》指出“‘双高计划建设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要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⑤。可见,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产业急需人才,是国家寄予“双高”院校建设的重要期望。产业急需的人才只有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来。“双高”院校要加快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联合育人。另一方面,产教融合是“双高”院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意见》指出“‘双高院校要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的深度合作,建设多功能集成的产教融合平台”⑥。技术创新是高职教育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双高”院校作为高职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应贴近市场、贴近产业进行科学技术研发,这既是中央政策的明确要求,也是“双高”院校技术创新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此外,《意见》在“提升服务发展水平”部分,要求“双高”院校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提升学校治理水平”部分,要求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综上可见,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双高”建设的重要原则。
3.“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趋向。实施“双高”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代表新时代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趋向。在“双一流”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建设发展“标杆”的背景下,中央启动实施“双高计划”,打造属于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标杆”,不仅意味着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定位得到国家的充分确认和肯定,也意味着发展优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双高”建设就是我国高职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双高”建设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办学模式、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我国职业教育将沿着“双高”院校的建设步伐,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过程中,产教融合作为实施“双高”建设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以及推进“双高”建设依循的核心路径,同样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14年以来,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化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局部性表现,也是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人才供给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发展成效凸显的自然结果。以产教融合为表征的产业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征,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颁布,无不是对产教融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本趋向的充分确认。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制约因素
1.外部环境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职业教育的地位依然弱势。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社会各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依然不佳,职业教育弱势地位的现状仍未得到切实改观。
首先,在政府投入层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013亿元,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150亿元”⑦,在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占比仅为17.9%。在生均拨款方面,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全部达到1.2万元,而到了2017年年底,全国仍有40%的高职院校尚未达到1.2万元的生均拨款水平,可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度上的差距之大。
其次,在社会认同度方面,职业教育亦处于弱势地位。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崇尚知识、轻视技术的倾向,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备受民众尊敬,以技术技能见长的工匠则往往被人轻视。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民众对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教育抱有极大的热情,职业教育被视为二流教育,通常是考不上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无奈选择。
最后,技术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偏低,进一步削弱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内容显示,“2018年中国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5485元,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4112元”⑧,两者相差1300多元,足见现阶段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竞争力远高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起薪的差距不仅让民众更倾向于选择接受普通教育,也进一步削弱了职业教育对生源的吸引力。
2.地方对国家职教政策的僵化执行,职业教育体系化建设过度。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不仅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中高职衔接、普职互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还从基本架构、重点任务、制度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成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全国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体系化建设为方向,大力整合各级各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初步建立起中高职衔接、普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疏通了人才成长的渠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建设形成立体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是十分必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央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很多地方的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尊重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存在上级政策执行僵化的现象,导致体系化建设不但没有助力当地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反而使部分地区职业教育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例如,有的地方在普职贯通建设上,未考虑到职业教育区域性差异以及产教融合个性化发展需要,虽然为青少年学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自由转换创造了条件,但在民众普遍偏好普通教育的情况下,未能进行科学引导。很多因中考失利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并不注重技术技能学习,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虚置,还造成部分职业教育优质生源向普通教育流失。
3.校企协同的磨合期长,产教资源对接效果不佳。从近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程度不高,资源整合推进缓慢的现象十分普遍,校企之间达成有效协同的磨合期普遍偏长,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进程。具体来讲,一方面,校企之间人才资源整合对接的难度大。校企共建优质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预期设想中,依托企业的生产资源,高职院校教师可以进入企挂职锻炼,企业技术骨干可以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在现代学徒制中担任企业导师,但实际上,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价仍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在教学模式上又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造成专业教师们没有动力去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则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考量,并不希望技术骨干脱离生产去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在教导学徒、参与育人等事务上投入过多精力。在这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下,建立了合作关系的校企之间并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人才合理流动方面也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另一方面,校企之间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整合的难度大。与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相比,高职院校往往拥有较强的科研资源优势,企业则通常拥有特定方向或特定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校企之间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联合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理想的校企合作方式。但实际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都是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分类配置,科研资源的使用也是基于学科研究需要调配的,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当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或者产品开发时,往往发现自身拥有的科研资源无用武之地。相应地,企业的技术力量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发展的,与学院式的科研体系协同性差,难以實现与高职院校科研资源的整合。如此一来,校企之间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的整合常常陷入看起来美好、做起来困难重重的尴尬境地。
4.中低端产业企业对高技能人力资源的敏感度弱,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现实动力。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这是我国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中低端产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正因如此,在中低端产业中就业的劳动者,大部分并不需要具备专业的劳动技能,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上岗。就人才培养而言,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目的就是要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在我国产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实际情况下,大量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敏感度较低,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大量中小型企业由于生存压力大,存活周期短,在经营过程中的机会驱动和短期盈利动机非常强烈,要求它们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依靠不确定性较大的科技創新来增强企业竞争力,显然有一定困难。在2018年6月举行的第十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发言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这意味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仅与高职院校的学制年限相当。然而,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潜沉务实,大量中小型企业往往对产教融合这样的长期性工作望而却步。由此可见,虽然我国企业基数十分庞大,但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合作伙伴十分有限。
四、“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破解对策
《意见》从政策、投入、机制、组织等各个方面为“双高”计划项目院校提供支持,同时鼓励“双高计划”学校大胆试、大胆闯,这就为国内最优质的高职院校破解高职产教融合的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因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大高职院校应跟随“双高”院校建设步伐,着力破解产教融合的掣肘因素,把产教融合推向更高水平。
1.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是根植于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让社会受益、让群众满意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追求。当前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不佳,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没有达到人民群众的期望,输出的成果没有让行业、产业主体满意。我国要建设好让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应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额度,夯实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职业教育是高成本教育,面向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额度不仅应当尽快赶上普通教育,还应当逐步超过普通教育,与办学成本相匹配。在加强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拓宽职业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税、补助、信用等多种形式吸引行业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分摊办学成本。职业院校要加快内涵发展,通过输出高质量人才和专业服务,吸引产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在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社会性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技能劳动者薪资待遇差,职业发展前景受限。因此,我国应当加快完善职业教育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技术技能劳动者群体的利益获得感、工作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政府要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政策,鼓励企业以股份、期权的形式将技术技能要素纳入企业收益分配体系。
2.改革管理体制,注重区域差异,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职业教育体系化建设过度造成高职教育实施产教融合的难度加大,本质上是由于公共事业发展政策执行过于刚性、缺乏弹性导致的。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实施产教融合,应充分利用好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改革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更加注重区域社情民情教情差异,优化政策执行和监督过程,平衡好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
首先,政府要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政策执行过于刚性通常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太小,无力采取更合理有效的执行方式;二是相关管理部门懒政怠政,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搞“一刀切”。基于以上分析,政府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简政放权,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做好工作指导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放权,赋予基层管理部门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上级政府要强化政策落实过程的监督和最终成效的考核。
其次,要建立起高职教育差异化管理模式。所谓差异化管理模式,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的管理模式,实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个性化、差异化管理。不论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还是在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过程中,地方政府都应当立足当地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实际,认真分析差异,准确掌握差异,正确运用差异,按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产教融合的需要来制订管理方案,选择政策落实方式。
最后,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有机系统,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层次所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同的。各地方要转变一味发展高规格职业教育的倾向和做法,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制定当地的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让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真正与区域产业集群相匹配。
3.坚持市场化办学,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双高”建设背景下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同样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好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有效协同。
首先,高职院校要瞄准市场需求,优化科研资源的功能和特性。在过去的职业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关起门来”办学,不关注市场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动态,校内科研工作只为学科发展服务,相关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不高。“双高”建设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职院校要切实深化科研机制改革。一要更新科研理念,以服务于区域行业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为导向建设科研资源;二要加强校企科研合作,在与企业的磨合实践中快速提高自身的科研服务能力;三要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建立与企业共建共享技术专利的互惠共赢机制。
其次,高职院校要改革创新教师培训和考核制度,鞭策教师群体进入企业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深化高职产教融合,离不开人才的资源整合与合理流动。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优化教师在职培训机制,调整教师在职培训重点,加大技术技能实训的比重和时长,不断提高教师群体的实战能力。同时,还要转变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更多运用企业实训和挂职锻炼的方式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师考核制度,在教师专业素养评估中突出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以压力催生动力,鞭策教师群体主动积极进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接受实训锻炼。
最后,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由于校企协同磨合期长,收益见效慢,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发挥好引导和激励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地方政府应贯彻落实好《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和要求,切实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4.加快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济发展已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新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力争在推动国内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突破,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营造更加优越的产业环境。
首先,各地方要深刻研究全球产业发展大势,培育壮大企业主体。不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深化产教融合,主体都是企业,基础同样是企业。企业的多寡强弱、结构的优化与否,决定着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的兴衰成败。各地方政府要准确洞悉全球产业发展大势,立足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独特优势,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增长动力转变突破,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结构、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出更多核心竞争力强大持久的优质企业,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全面深入推进开辟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
其次,各级政府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中小型企业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既是我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措施。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探索“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多证合一,破除各种隐性障碍,使中小型企业能尽快成长。此外,还要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政策,减轻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负担,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延长中小型企业的寿命。
最后,高职院校要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能力。中小型企业并非没有优质人力资源和技术改造升级的需求,只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大的生存压力下无暇顾及。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灵活制订与中小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联合技术攻关的方案,增强学校助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能力,努力缩短校企合作的受益周期,吸引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和育人。
[注释]
①③④⑤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Z].2019-
04-01.
②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Z].2015-10-19.
⑦教育部.关于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 [EB/OL].(2019-04-03)[2019-12-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30_380155.html.
⑧麥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23.
[参考文献]
[1]庄西真.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如何干[J].职业技术教育,2019(24):8-11.
[2]汪燕,李慧玲.“面向2035”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挑战、矛盾与战略图景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16):18-24.
[3]严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职教论坛,2019(10):155-159.
[4]孙硕,胡小勇,张华阳.面向教育信息化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