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20-04-07◎
◎
引言:近年来,篮球已经正式纳入到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中,为了提升篮球教学的质量,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等。不仅如此,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能够发挥出诊断和反馈的作用,对学生的篮球学习进行准确诊断,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初中篮球教学目标分析
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篮球规则以及一些基本的战术,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篮球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培养学生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在具体的比赛中,能够对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基础战术进行灵活运用。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合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篮球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比赛意识,面对篮球活动中的失败和成功都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初中阶段的篮球教学评价要从初中篮球教学的目标出发,应该体现出评价的全面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篮球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学生的体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篮球教学评价体系中,应该将篮球技能、耐力素质和弹跳素质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1]。
二、初中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初中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水平出发,选择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一)系统性:各评价指标虽然不同,当彼此之间要有所关联,要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相互之间又互相衔接,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满足初中生的篮球学习评价需求。(二)科学性:对于整个体系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不同的评价指标所占的比重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凸显科学性,从初中生身心发育的特征和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体能敏感期规律和教学规律来确定[2]。(三)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综合性原则,不仅仅要对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体能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进行评价,要充分发挥出篮球教学的育人作用,让学生能够接受篮球文化的熏陶。(四)普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从大多数学生实际的水平出发,将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接受能力和技术、战术基础等考虑进去,从而达到适应性强、普及性强的目的。(五)可操作性:篮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还应该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否则整个指标体系只能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指标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将篮球教学的内容涵盖其中,同时也要符合篮球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六)共性标准与特色加分结合: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变化,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也不应该通过太过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将学生的特色和个性发展扼杀,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共性评价的基础上对个性发展和具有特色的学生给予加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
三、初中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反馈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效果,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诊断,然后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该从体能、知识与专项技能以及行为表现这三个维度来确定,将这三个指标定为一级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对应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具体化和方向化。
(一)体能可以分为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通过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来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通过立定跳远这个项目来评价,而耐力素质则可以通过长跑来确定,比如男子1000 米和女子800 米,因此立定跳远和男子1000 米、女子800 米为三级指标。(二)知识与专项技能指标可以通过运球、投篮、基础战术这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运球对应的三级指标为20 米绕杆往返运球;投篮对应的三级指标为1 分钟投篮和1 分钟半场V 字行进间上篮;基础战术配合对应的三级指标分别为人盯人防守、掩护配合和传切配合。(三)行为表现对应的二级指标为态度与参与、轻易与合作。其中态度与参与对应的三级指标分别为学习态度、课堂纪律;情意与合作对应的三级指标分别为意志品质、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篮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来精准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诊断,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制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同时将共性标准与特色加分结合,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