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初中历史文史相融合的材料阅读教学分析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文史文学历史

引言: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与其他学科不同,历史的发展过程更多地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文史不分家已经根深蒂固,把历史知识和文学有机结合,对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定义。

一、新时期下初中历史学习文史融合的意义

在符合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时期是大多数学生首次正规地接受历史知识的学习,通过有效地历史教学,夯实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将文学内容运用到历史课堂中,通过历史知识结合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将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立体化、具现化、可视化。以学生为主体,用文史融合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架构,对文学内容进行独立阅读,使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思考。并且在文学内容中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话剧等多种形式。在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历史知识,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一部分文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1]。历史在中考中也占有关键地位,合理进行文史融合教育,引领学生的人生观。

二、文史融合的材料阅读教学应用分析

1.阅读文史,丰富认知,激发兴趣 新时期下知识的传播速度飞快,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日益紧密,文史教育对增进国家民族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历史作品中包含了大量人物、知识、事件等文学关联信息,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介绍人物写过的文章,事件发生的背景辅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文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也需对语文学科的课程进行了解,通过古诗词、小说等历史情节进行课题制定。

初中是学生们第一次正规接受历史知识的学习,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都有对历史的大概了解,粗略地认知。但没有对历史学习的基本理念,历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结合文史类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历史背景。以早期人类课程为例,几乎没有什么文学内容可以依靠,多数学生也没有概念,无法深入学习。教师不能因此而放弃加强学生的认知,可以运用文学作品中的寓言传说进行讲解,《风俗通义》中的女娲造人故事耳熟能详,而中文教学中恰巧也是女娲造人,以此为引带出古代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后进化为直立人。不仅能吸引学生对古代文学传说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真实性的认知。

2.拓展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探究心理,只有好奇心才能促进学生对历史时代的兴趣,探究历史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特征和规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迫接受灌输的客体,因此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真正了解历史的背景,一味记录历史的无趣,没能从历史学习中获取知识。教师要给予学生们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从阅读中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历史课程本应该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背、诵、写,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便会自主阅读,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课本是发到学生手中的,有些时候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翻阅书籍,但也导致当真正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们讲的与课本内容别无二致,无法引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在文学教材中文言文的数量非常多,而其中大都取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历史教材中百家争鸣的篇幅较少,只是简单介绍了儒道墨法几大家的代表人物,历史本身就是较为开放的,拓展学生对历史真实性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对历史事实进行辨别和思考。

3.优化教学分析,培养文史能力 随着时代进步,历史教学方式也应改变,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要随着新时期而变化。文学中文本的背景,人物的生平比较简略,而历史教学恰恰相反,背景与时间点记录详细,但对人物情况及历史内容描述较少。结合材料阅读,进行逻辑分析,有些文学作品富含深意,学生很难从文字中了解其深意,却可以用历史来解读,以雨果先生《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为例,其中蕴含的意思比较简单,而历史教材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材料阅读便是以这封信为引。通过历史学习,可以知道当时火烧圆明园的真实情景,通过教学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和民族强大的重要性。

当前历史教学中,基本都是以课本为主,为了应对考试在所难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配合课本拿出一些与之契合的事物。比如地图,配合材料阅读,为学生讲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在材料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对历史的地点、人物、事件都有明确的了解;然后使学生懂得对历史进行分析,想象若是学生自己站在历史之中,他们会怎么做;最后教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例如从地图讲解京杭大运河,在当时社会劳苦人民,却在历史上留下影响至今的成果。培养学生们从材料阅读中去学习文学历史的能力,不仅有益于历史学习,也有助于文学知识的掌握。

4.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当学生有兴趣,愿意探究,文史能力有一定积累后,便可以推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历史的深度学习要求学生批判地接受新思想与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机构中[2],从文史融合的阅读中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不是为了应试。这也需要教师尽一份力,在历史教材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相关事实、材料研读、知识拓展、课后活动进行布置,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后深度挖掘历史,在耳濡目染中,学生们便会记得这些知识,终身受用。

结论:如今现代化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某些与历史相关的内容有真有假,有实有虚。在新时期下,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历史基础,正视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文史材料阅读,丰富学生认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能力,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文史文学历史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新历史
文史春秋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