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
2020-04-07◎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利用洪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们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快速抓住情感。将自己的情感快速融入文章学习,确保学习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缺乏朗读时间 现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没有现成较为成熟的学习方式,自制能力也较为低下。通常情况下,教师不会在课后布置朗读作业,这样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对此,教师通常会使用课上时间来为学生们就行朗读训练,但是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学生还没有读几遍教师就喊停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熟读课文,更不用说边读边想。这样一种朗读训练的方式不能够充分确保学生的朗读时间,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效果。对此,就需要教师重视起来,增加学生们的朗读训练时间。
2.朗读的形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学生课堂开展朗读训练时,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程内容的讲解。针对于朗读训练内容课堂缺乏趣味性和丰富性,这就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厌倦心理。教材内容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会浪费朗读的时间。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赶教学进度而针对性地让朗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朗读,没有注重其他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越来越差[1]。
3.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评价 很多学校的教师所呈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不足,有些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也会导致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们在朗读完成以后需要教师及时指出他们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缺点,但是很多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学生对自己的缺点没有及时改正,不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评价笼统,没有针对性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也就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也不能帮助学生构建朗读自信心。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措施
1.加强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且在快要下课时容易注意力分散。也就表明,他们只有在课堂中间一段时间的注意力是最为集中的。对此,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一段时间,为学生们创建高效的课堂。例如,我们在学习《詹天佑》和《钱学森》这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文章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也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编写,将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象展示出来,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传统的课堂,教师只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内容较为单一。对此,教师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需要重视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为学生们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为朗读配乐,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课文比较精美,简短,学生们只有通过细细品味之后才能体会文章深刻内涵。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对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们做好朗读的示范,让学生自己体会,模仿练习,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时为学生们准备伴奏,让学生将朗读节奏与音乐相结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感受西湖的美轮美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体会中华文化,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朗读能力。
3.适当增加朗读的时间 要想真正意义上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就需要教师从根本出发,延长学生的朗读训练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朗读练习。学生们在实际朗读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仔细观察学生,不能让他们自由朗读。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推进课堂朗读教学。例如,我们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可以让学生们在朗读中感受植树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明白植树的重要意义和好处。在朗读完成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试着概括课文内容,加强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加强师生互动,为朗读配乐,增加朗读时间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