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初探
2020-04-07
为了达成高效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以及助于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双重效果,锻炼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需要完美体现物理的真理性和规律性,甚至于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后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
一、让生活实例走进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物理观念和应用素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四步。首先,因为物理的学科特点便是不易理解,此时如果依旧按照旧习惯来依靠背诵,是不行的。只有让物理进入生活,以生活实例为入口走近物理,才能达成目标。借助生活实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物理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会感觉物理不再遥远,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的实际应用能力[1]。
例如,在《速度和加速度》一课的相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融入物理教学:在求解汽车的行驶速度的问题中,可以仿照在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从出发开始计算时间以及行驶距离,当汽车的行驶速度达到高速公路限制的最高时速时,根据记录的行驶时间以及距离,便可以计算出汽车的加速度,由此计算出汽车在这段距离的速度变化情况。然后学生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来解答有关速度和加速度的题目。当学生看到生活实例成为考试题目时,会减少距离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水平,不仅能够让学生慢慢培养出物理观念与生活应用休戚相关的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后的实际应用能力,使物理跟生活结合。
二、举办物理知识的交流会,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交流素养
培养核心素养第二步便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因为身处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充满个性,认为自己具备自学能力。自认为能够理解学习目标的要求,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便可以达成目标。但是高中阶段的学习难度只靠自学是不行的[2]。所以,当学生在学习物理遇到困难无法独自解决之时,不仅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削弱,甚至自己的自尊也受到极大挫败。当这种情况出现,学生的学习科学探究精神便被打压。而通过交流会,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困惑。
例如,在《重力与重心》一课的相关内容中,因为不同学生对于物理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当学生对于重力公式的计算过程有不同的理解时,则在学习中的想法也不同。而在班级内部举行有关“重力与重心”的心得交流会,同学们可以在交流会开始前,整理自己有关部分的疑惑。交流会开始后,学生们可以轮流上台,说明自己的问题,然后有相同疑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不同之处进行讨论。交流会的结尾,学生可将自己讨论的结果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应用,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融会贯通。经过交流会的答疑之后,可以有效恢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交流后能帮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三、用思维导图来整体梳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
启发、探究之后,便到了第三步的思考创新。在高中阶段的期末,因为高考的重要性,教师一般会把教学的主要方向引导在物理试题的答题得分上面,但是这样的教学思路便禁锢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而“题海战术”又禁锢了创新精神。所以,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合梳理,这种办法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框架的规划以及内容的填充;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展开多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学习“牛顿三大定律”的相关内容时,在规定教学内容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以“牛顿三大定律”为中心自己梳理一份思维导图。第一,要构建思维导图框架,填写主要内容。然后,对框架的空白部分进行补充,将小细节梳理清楚。最后,需要联想、创新。补充与“牛顿三大定律”相关的知识点,使思维导图是一份完整的细节梳理。通过这份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牛顿三大定律”的不同和相关之处。所以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对所学进行梳理,一方面学生可以对物理有清晰的条理以及思路。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
四、设置物理小组完成具体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素养
通过前面三步,培养核心素养的最后一步便是实践。因为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素养。因为物理学科的科学态度只依赖书本或者是嘴上说说是不行的,形成最主要的办法还是通过物理实验来实践。但因为判断学生是否具备科学态度和责任素养的良好方法便是组织物理学习小组,所以教师一般会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进行物理实验,通过记录来查看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在“功率”一课的相关内容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行结合,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物理实验。教师规定实验内容,比如某一机械功率的设计、计算与记录。在实验进行前,学习小组内部同学进行投票选举小组长与记录员,小组长主要负责组员分工,和组织实验的完成;记录员要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实验结束后,班级内部可进行最优秀小组的评选,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组员之间的配合等角度来判定。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还可以奖励一些小奖品。
总而言之,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