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课程中探究方案的优化设计
2020-04-07
引言:探究教学的方案层出不穷,但如何更加有效的应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则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提高,优化探究方案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调整,并综合当下各种多元丰富的教学模式将其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完善探究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针对初中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挖掘与评价,综合考量学生所适用的教学方法,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此外,结合现代教学指标所提倡的核心素养层面,教师还应当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
一、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
1.创设情境 不难发现,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由于初中学生对于物理的接触较短,因而教师仍然需要帮助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更加明了清晰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1]。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中《静电现象》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此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选取有关的电影片段进行剪辑播放,进而使得学生在通过影视资料观看的过程中,对其产生兴趣,如此一来,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静电现象进行探究思考,进而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探究其中的原理。
2.设计问题 探究性学习特点之一则是对于思维的扩张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新性,甚至于逻辑性思维等等,那么问题的设置则尤为关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可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将问题的设计更具开放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中《光的反射》这一部分的学习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假设你现在在一片森林中,阳光很充裕,但部分树叶遮挡住了部分光芒,你能想象出光在树叶上的折射路径是什么? 生活中你还能总结出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其是以怎样的路径进行反射的?”等等。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对光的反射更具效果的进行探究学习。
3.小组合作 事实上,探究学习本就是一项需要多人合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在设置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探究合作,通过学生相互间进行实验、思考与讨论交流,使得学生的思路得以更为广泛,提升了个人探究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得探究学习发挥出更大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功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将学生进行实践讨论,比如,“小A 平时上楼梯从1 楼上到5 楼需要1.5 分钟,但由于着急上楼有一天小A 则飞快地跑上了楼梯,并且仅仅用了40 秒,那么两者之间的功率有什么变化吗?”。在这一部分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可不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进行实践实验、比如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制作模拟工具等等,使得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探究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生活是应用物理的主要物质,也是物理的具体形态的展示,因而对于物理学习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可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而进行教材内容的探究,进而掌握其基础原理以及具体应用[2]。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中的放大镜进行观察,或者,研究分析身边最明显的资源——眼镜的成像原理是怎样的,对于眼睛视力正常的学生,亦可以观察家里老人使用的老花镜,以及常见的照相机、望远镜等等,都可以左右有效的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再比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学习《速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校园运动会中的录像视频,比如,在观察跑步比赛时,路程的设置都是一致的,但每个运动员的运动速度都不相同,因而则产生了快慢之差;或者还可以让学生观察钟表或是手表中的三个指针,即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每个指针所走的速度是怎样的等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化探究方案的方式方法具有很多种,即便是任何一种形式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加以调整与改善,也就是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指引教学方案的主要影响,因此,无论是怎样调整教学方案,都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除基本的教学模式改善之外,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还应当结合生活,通过各个方面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此外,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方式,还应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进而在学习效率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