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层管理下基础薄弱班级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2020-04-07
初中教学由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面向的生源复杂,许多学校多有进行分层管理,分层管理下就出现了总体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所谓的实验班,和基础较薄弱的平衡班。现如今许多一线历史教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的实践多适用于生源较好的学校或是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而对于在一些教育基础较薄弱的乡镇农村地区、在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落实核心素养,则较少涉及。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历史教师,去年刚由一所生源较好的学校转入一所学生层次差别较大的学校,在对基础较薄弱班级落实新课标、实践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吸引“不主动”学生到课堂来
基础薄弱班级的学生相较于实验班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的主动性欠缺。许多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兴趣不足,对于历史学科始终停留在是一个“背诵”科目的印象。要改变这种印象,首先便要想办法吸引“不主动”学生到课堂来,而笔者认为,对于基础薄弱班级的学生,更应如此。要想办法从课堂一开始便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堂进行过程中也要想办法保持他们对于课堂的吸引力,这样课下才能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参与力。比如在教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时,以电影《大话西游》中啰嗦的唐僧片段作为导入,引入唐僧在中国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形象与历史中真实的人物的区别,由此导入新课;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鉴真东渡课本剧表演、玄奘西行地图填空等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总结时,可以设计本课知识点游戏比拼,引导学生回顾复习本课知识。这样的一课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课的开始一下“被抓住”,课中利用学生参与及时收回学生注意上的“涣散”,总结时又用他们兴趣的方式“迫使”学生一起复习。
二、用“最时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能大家会发现,在基础薄弱班级要提高学生兴趣,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考察学情,还要随时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要紧跟当下“流行”,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用学生觉得“最时髦”的方式来上课。而当下“最时髦的”、最能够给学生新鲜感的莫过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了。就拿刚刚举例的《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的教学设计,导入用到的《大话西游》的片段需要教师要有视频剪辑能力;课堂中的玄奘西行地图填空需要教师要有过硬的PPT 动画设计功底;总结时的游戏制作,如果要让学生更感兴趣,参与热情更高,那便要设计与当下流行契合度较高的游戏,比较简单的是运用“希沃”软件进行设计。
三、把握好每一课的“难度”和“容量”
为初中学习确立的基本线索不能太复杂,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还要使学生能够理解。[1]对于前提是“基础薄弱”的班级,把握好一堂课的“难度”和容量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与“量”,那可能会使你精心准备的关于这一节课的“兴趣点”功亏一篑。
1.充分利用书本插图及史料 历史学科讲究“史论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都是对于学生史料分析运用能力的要求。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过多的史料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史料实证能力,而且还会让学生对历史课堂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新课标下史料教学是必不可少,这时候精选典型史料就至关重要。新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便指出,运用史料教学要考虑到四点:一是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二是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三是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四是如何根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笔者认为,最经典最易于学生接受的史料便来自书本。
对于基础薄弱班级,如果能够充分发掘书本材料背后的内容,比之于运用课外大量材料更有助于帮助基础薄弱班级学生提高能力。例如,在教授《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可以充分运用书本“宋代海外贸易图”层层挖掘并与问题相结合:“宋代有哪些重要港口?”“宋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的国家?”“通过分析,宋代的海外贸易较前代有何发展?”“宋朝的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宋朝海外贸易为何会兴盛?”这样层层递进,对于基础薄弱班级学生来说,材料不会太多以至于无迹可寻,同时教师在教授时也好把握问题的递进,当学生在第3 个问题的掌握上有难度时,教师这时的教授就该适可而止,给予学生一个缓冲的空间。待学生充分掌握好基础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复习课时在适当加入重要的但难度较高的内容。
2.让“家国情怀”更有“亲和力”新课标下,中学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国情怀”的培养则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经途径。在基础薄弱班级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则需落到“实处”,戳到学生的“痛处”,让学生感同身受,以情感的激励方式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总结“美国独立战争”时,很多老师一般会战争的影响并结合相关美国战后发展的史料从而提升出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前提。但其实除了直接用美国的发展情况来说明,对于基础薄弱班级学生来说,也可以与鸦片战争中国的史实做对比,用学生熟悉的中国近代史来比较,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同时还能学生体会“国家强大”的重要性,甚至能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气。
以上是我对于基础薄弱班级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粗浅的教学探索。学科核心素养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