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让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顾客笔者活动

◎ 华 敏

一、反思课堂教学行为能否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现代教学要求课堂应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架,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现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血肉和教学过程的灵魂。例如,在教授Unit 7 Shopping这一单元中的综合技能(听、说能力)这一模块时,笔者没有直接让学生听录音填表,而是通过展示一些贫困地区学生学习状况的图片,让学生亲身感受贫困地区学生恶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通过听材料,对比双方购买学具及生活用品的频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

二、反思课堂教学活动能否真正实现“沟通”和“合作”

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以Unit 7 Shopping为例,购物是所有学生都体验过的一种活动,对于如何购买东西,每位学生都有亲身感受,因此在教授这一单元时,笔者自己扮演顾客,让学生扮演他们不是很熟悉的角色——营业员,学生对这一角色有新鲜感,而这一角色对学生也具挑战性。同时,学生对教师扮演的顾客会买什么东西,在买东西的过程中会设置什么障碍也充满了好奇心,此时的课堂好比是一个大卖场,所有学生都尽其所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小组成员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默契,点子多的学生想办法吸引顾客,英语好的学生精心准备与顾客间的交流,会表演的学生现场向顾客演示所销售东西的与众不同,以吸引顾客的眼球,学生淋漓尽致的表演让笔者惊讶,他们认真的态度让笔者折服,这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在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掌握了购买东西时顾客与营业员的对话(如何表达东西的精美、如何讨价还价、如何推荐商品等)。

三、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如此才能找出改进策略。例如,在教授Unit 7 Shopping 单元中的there be...句型时,笔者设计了猜谜游戏,A:“What’s in your...?”B:“Is/Are there...in your...?”A:“Yes,there is/are.No,there isn’t/aren’t.There is/are...in my...”原本想活跃气氛,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操练句型,但笔者却发现有些学生偏离了主题,只顾着猜东西,而忽略了句型的使用,表面上看起来活动热热闹闹,尽管笔者把他们往本课中的重点上引,但学生依然兴奋地沉浸在同学的表演中,临近下课时,笔者让学生总结现在进行时的构成、用法及特征时,有些学生依然是一片茫然。这节课虽然上得热热闹闹,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却没能很好地完成。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如果将这一活动稍加改变,改为由一位学生先说出含有现在进行时的句子,再让另一位学生来表演,这样每位学生必须思考如何用现在进行时来造句,同时也必须认真听别人的句子,以做出准确的动作,这样学生既参与了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保障了活动的有效性。

四、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智慧”的碰撞

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更应该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和几分自信。例如,在教授Unit 7 Shopping 单元中的Study Skills(How to remember words)这节课时,笔者本打算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运用归类法来记忆单词,但有的学生却没按照笔者预想的思路走,而是提出了联想法记忆单词(supermarket—vegetable,toy,school things,clothes;snack,wine;Coke;salesman;saleswoman;cashier,and so on),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灵感,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分享这份喜悦,同时也是为自己的课添彩增辉。

五、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这一方面笔者做得最欠缺,有时为了完成本课时的任务而忽略了英语较差的学生(课堂上不提问,活动设计上不考虑学生的参与面,课堂上基本只提问举手的学生,归纳总结时总是提问好学生等)。笔者一直在探寻一种可以兼顾所有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至今还未找到,但笔者会一直努力。

六、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这些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这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这个问题可能是现今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究的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节课下来,每位学生收获多少,还有多少知识点没掌握或模糊不清,有多少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在学生无法准确回答出时,教师是自己讲以确保课时按时完成,还是积极引导学生思维,以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正确答案。

总而言之,反思能够促使笔者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让英语课堂更有效,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顾客笔者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