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师

赏识教育的实质是对生命和爱的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做到尊重、理解和关爱。赏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肯定学生,要注重人文化理念的灌输。赏识教育中,教师要打破刻板的教育理念和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进行体育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下文就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论述。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方式分析

可通过科学备课巧妙融入赏识教育;通过对教育时机的把握,利用赏识教育将教育形式多样化,提升赏识教育的效果,将赏识教育的价值最大化体现,优化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1.科学备课中融入赏识教育

通过对教学场景的细化设计,将科学备课巧妙融入赏识教育渗透至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场景中,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体。比如在准备热身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表扬热身动作标准的学生,并鼓励其给剩余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多加沟通,真正走进学生,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保持对学生的尊重,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保持自信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并组织组与组之间进行集体讨论,在组内伙伴练习体育动作时彼此保护、鼓励,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体育学习[1]。

在备课时融入赏识教育要求教师用心发现学生的优点,最大化体现赏识教育的价值。

2.把握教育时机融入赏识教育

教师合理掌控教学节奏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课堂观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态度、能力进行观察,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对运动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乐于助人的学生也要进行表扬,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教师对学生行为、态度、能力的合理指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为了将赏识教育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留意学生的言谈举止。比如有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对其进行鼓励表扬,有学生犯了错主动认错并加以改正可以对其进行鼓励表扬,有学生与他人产生矛盾时主动道歉可以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利用这种赏识教育使学生形成关心关爱其他学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日后的学生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这也是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3.多样化教育形式,优化学习环境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支持、赞同学生,可以通过鼓励、嘉奖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得学生可以将自己本身的潜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有深远的影响。赏识教育的方式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差异进行不同的指导,要相信学生、认同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项目时,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采取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肯定,可通过语言或动作进行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更愿意尝试,也更加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2]。

二、赏识教育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只对“好学生”进行鼓励而没有对“差学生”进行鼓励,注意要一视同仁,以相同的眼光对待所有的学生。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意对学生不能一味地鼓励而不进行批评,在学生犯错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

1.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有机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及时适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如果只对学生进行称赞而不批评,会使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赏识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具有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和勇气,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犯错时,及时适当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相同的眼光看待学生

因为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会存在个体发育程度不同的差异,致使个别学生当前阶段运动能力较差,这些学生一般对体育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并且对体育学习存在抵触心理[3]。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通过赏识教育使这些学生对体育学习重拾兴趣,变得更加积极自信,对体育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实现从差到优的转变。

三、总结

赏识教育是当下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赏识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有机结合,要避免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情况,以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与鼓励,使学生保持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