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方向探索
2020-04-07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我国教育教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高中物理学科为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目的从原有的物理学知识教学向学生物理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发生了转变。同时,在教学方法上,研究人员表示,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探究性学习进行转变,以便有效地实现学生的物理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合理培养,进而为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发展现状
1.教师观念传统,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物理知识与解题能力的培养工作上,导致其对于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这不利于物理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与合理落实,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合理提升与优化。
2.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模式问题上,相关调查显示,多数教师主要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机会相对较少,进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由于学生仅仅作为“观众”的角色对教学内容进行观看,往往难以有效实现学生学习与探索兴趣的合理培养与调动,从而不利于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此外,在实验教学环节中,部分教师将重点主要放在实验结果方面,而对于实验过程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少,进而造成了实验教学质量的降低,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
3.教学评价匮乏,影响了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数物理教师往往并未对教学工作展开全面且科学的评价工作,从而不利于其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合理调整。同时,由于教学评价工作的缺失,教师往往难以有效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不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与优化。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改进方法与应用策略
1.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加强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
为了推动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物理教师应积极做好教育思维与观念的有效转变,从而更好地对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便强化其对于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为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例如,在对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观念的合理转变,有利于保障相关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合理落实,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合理习得。
2.做好教学模式创新,推动实验教学的多元发展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物理教师应积极做好教学模式的合理创新与优化,以便推动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进而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合理调动。例如,在对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碰撞中能量守恒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并开展小组竞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与潜在物理学原理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进而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3.积极完善评价制度,促进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
在物理实验教学改进过程中,为了合理实现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师应积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而确保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进而为教学反思的顺利开展与落实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对人教版物理教材中“金属电阻率测量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评价制度的合理完善,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有效实现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确保评价工作的准确性,一方面,教师应有效做好传统评价方式的应用,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做好评价方式的合理创新,从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继而为教学质量的保障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体来看,作为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物理知识掌握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价值。就目前而言,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学校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从而不利于物理实验的有效开展,进而对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质量的提升与优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物理教师应积极做好改进策略的制定与应用,有效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以便为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强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