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人地观念人类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对人地关系、人地之间的影响构成的一系列看法,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理念。在当今的时代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识。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从这些地理知识出发,将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带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地理与生态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在教学中树立起人地协调观。

一、人地协调观概述

人地协调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地关系。顾名思义,人地关系是指在人类活动发展过程中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关系随着生产力与生产水平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中,人地关系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地球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球环境。但是随着各种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对地球环境的改造过程中,成为人地关系中的主导力量。并且随着对自然界的开发,今天自然界中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变得越来越脆弱,生物种群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温室效应等众多极端自然现象在当今频繁地出现,使人类终于意识到,人地关系中人与地球环境之间应该维持一种协调的发展关系,保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保护物种多样性,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有效策略

1.提高对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人地协调理念的重视,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众所周知,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认同有深刻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引导者。因此,要提高培养人地协调观念的实效性,首要任务是提高培养人地协调观念的重要性,关键是提高教师对人地协调观念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培养能力,摒弃一切以分数为基础的旧教育观念,加强正确观念的引导,进而增强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和感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人地协调观念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渗透。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人地协调理念的影响。

2.努力营造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育环境

首先,要加强理论水平建设。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关于人地协调概念的理论缺乏支持。仅在某个单元中提到了此方面的观点,但是对此没有系统的介绍。如果我们在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增加有关人地协调概念的理论知识,并明确指出人地协调概念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素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样学生的能力才将会得到增强。其次,实践水平的构建对于地理学习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地理实践”和“现场考察”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场调查研究机会。例如,近年来对该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以及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直接学习材料,更多新颖的学习经验,并增强他们对地理学习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的热情。

3.充分收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体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收集生活中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实际体现,进而提高思想水平。例如,人类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这一章介绍了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的知识。曾几何时,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和扩大耕种规模,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并将其变成耕地。无限制地增加了牛羊的数量,严重破坏了天然牧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在超载的情况下,大片土地开始荒漠化,随后频繁发生极端自然灾害。幸运的是,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土地协调概念,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4.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人口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与土地观念。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技术在Internet上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从而使学生在研究中发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发展的规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人地协调观”不仅是当前地理教学开展的核心理念,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主线。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材呈现出更多的模块和活动,旨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感受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部分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没有对人地协调的观念进行充分落实,对于教材中的人地关系相关案例缺乏有效挖掘和利用,就会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有效培养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需强化“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从而使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促使学生得到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地观念人类
维生素的新观念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健康观念治疗
宿州“人地”挂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实证分析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神秘的玛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