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持久性的形成性的思考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持久性李清照串联

一、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的教学当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课本的知识点来授课,没有一些灵活的方式,恐怕学生在听课的过程当中就会犯困,自然而然对于该科目就没有学习的欲望,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听课,例如李清照的《武陵春》,在教学时需要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在讲到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漂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时,可以适当地再讲述李清照和丈夫的故事经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通过拓展和穿插故事的方式可以适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课件图文并茂。

2.通过时事热点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哪一门科目,都有枯燥的知识点,对于这些枯燥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减低,甚至是在课堂上睡觉,完全放弃学习。但是这些枯燥的知识点如果能与时事热点联系起来,就可以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课的欲望就高,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语文的作文写作,可以和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让学生积累素材。如当前比较火的视频博主李子柒,就可以和宣传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还有政治,也是可以和时政热点结合起来讲。再比如,历史科目,在讲到“一国两制”时,就可以结合香港问题来讲,讲述一些相关的新闻热点,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意义和作用。

3.利用好奇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动物出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地想添加此事物的属性的内在心理。表现为以下三点。(1)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2)喜欢探究未知事物的心理状态。(3)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所以,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物理知识中的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可以先断开,灯不亮的情景,然后问学生这是为什么?由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着再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有关串联的知识点。

二、如何使得学习兴趣持久性形成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环境也同样重要。在一个学校和班级当中,需要给学生提高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环境。而要实现此目标,就需要班主任加强管理,于学校来说,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爱学校、爱学习的态度,使得其学习兴趣得以持久性的形成。

2.家校合作,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乡镇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居多,家里的老人对于孩子的管教不到位,父母又不在身边,一旦孩子出现思想偏差时,就有可能带领学生走向下坡路,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家访或者实地家访等方式和学生父母沟通,多多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和反馈在校情况,让学生家长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得学生能安心在学校学习。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习兴趣持久性的形成

阅读是学习各科的开端,如果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多多阅读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可以使得各科知识串联,降低学习的难度,学习兴趣也可以持久性地形成。

三、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爱玩,且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可能在某些行为上也不是他们个人所能控制的,所以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求方法,并且思考多种途径,使得学习兴趣得以持久性的形成,让学生自觉学习、热爱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

猜你喜欢

持久性李清照串联
湖北省持久性有机物(POPs)产排特性分析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点绛唇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