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谈
2020-04-07邓静
邓 静
批判性思维,通俗地讲,就是利用一些有效的思维工具,剔除一些无用的、虚假的、混淆视听的事物,留下一些有用的、真实的、是非分明的事物。批判性思维,是高阶思维的一种,在任何涉及思维的学科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求真之举,还是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求知欲望;无论是学生在解答题目时的分析之举,还是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的开发思想,都属于批判性思维的范畴。而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解释化学概念也好,分析实验现象也罢,推论实验结果亦然,无不需要良好的批判意识、批判技能与批判精神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中学化学教师要从“培养批判意识、训练批判技能以及孕育批判精神”三个方面,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批判机会,培养批判意识
缺乏批判意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第一道障碍。唯有引领学生跨过了这道障碍,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意识呢?窃以为,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立足教学活动,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各种批判机会,以此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属性、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以及用途等。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为什么菜刀都是铁制的,而不是铅制的?为什么电线都是铜制的,而不是银制的?为什么灯泡中是钨丝,而不是锡丝?为什么在铁制的水龙头上面,还要镀上一层铬?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引领学生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道平缓阶梯,也是引领学生培养批判意识的一次绝佳机会。
事实上,教师除了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质疑为学生创作批判机会,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意识。
二、搭建批判平台,训练批判技能
批判技能,同样,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学生有再强的批判意识,倘若没有良好的批判技能,那么,批判也就会变得“举步维艰”,甚至“寸步难行”。
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托异彩纷呈的教学活动,潜心为学生搭建一些批判平台。立足于这些批判平台,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卓有成效地训练学生的批判技能。
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这部分内容为例,围绕“让学生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项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首先从密封的容器中取出一块固体氢氧化钠,并放入一个表面皿中。然后,他们细致入微地观察固体氢氧化钠的表面特征(白色固体)。紧接着,他们将这块固体的氢氧化钠放入试管中溶解,并感知、观察其温度的变化(表面吸水、溶解)。最后,让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
显然,上述实验,既是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一条蹊径,也是教师引领学生训练批判技能的一方平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而这些能力,正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评价批判过程,孕育批判精神
学生良好的批判思维能力,还源自于他们敢于质疑、善于分析、勇于探索的批判精神。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质疑声”不绝入耳,而教师却置之不理时,学生质疑的热情也就会锐减;当学生的“分析热”此起彼伏,而教师却置若罔闻时,学生分析的热情也会降温;当学生的“探索欲”持续高涨,而教师却视而不见时,学生探索的欲望也会衰减。因此,为了孕育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分析和勇于探索的批判精神,教师必须要及时有效地评价课堂中学生的批判过程。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质疑声”就犹如蛙声一片。“既然物质的量,是专门用于计算粒子数目的物理量,那么,‘1mol’表示的粒子数目是多少呢?”“物质世界既包括宏观物质,也包括微观粒子。宏观物质是由无数个微观粒子组成的。既然我们可以用摩尔质量表示微观粒子,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摩尔质量表现宏观物质呢?”“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粒子数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中,有些问题是笔者提前预设到的,而有些问题则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尽管如此,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笔者都“视若珍宝”,将其视为引领学生探究真知、孕育批判精神的切入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笔者不仅通过启迪、点拨、引导,让他们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通过评价对于学生的质疑欣慰予以肯定、予以表扬。而这,也是对学生质疑精神的一种肯定,是孕育学生质疑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
当然,在评价学生的质疑过程时,教师也不能只夸“优点”,不说“不足”,而应该在肯定学生批判精神的前提下,指出学生在批判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批判思维能力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创造批判机会、搭建批判平台以及评价批判过程”等策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训练学生的批判能力以及孕育学生的批判精神。如此以来,中学化学课堂就会成为孕育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