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巧拟题 引乡土激情趣
2020-04-07黎惠芳
黎惠芳
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引导农村初中生把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乡村人情等乡土素材进行乡土作文教学,从语文教材的课文中、生活中寻找到能让学生有话可写,乐于表达的作文题目。
一、依托乡土文化氛围,诱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乐于拟题
自然的乡村风光、传统的节日民俗、亲切的邻里交往……这些乡村风光乡村生活所营造的氛围就是 “乡土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是任何课堂也无法提供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接地气的乡土素材,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拟题中,让学生乐于拟题,易于表达,乐于表达。
围绕一个写作内容或一个主题,给出特定的要求让学生拟题,如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让学生当堂思考后进行拟题,老师收集所有标题,筛选部分作文题目。全班同学投票选出一个最佳作文题目,或选出2—3个特色的作文题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落选作文题目和当选作文题目,让当选题目的学生谈拟题和写作思路。在拟题——投票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体验到课堂的快乐。最后进行写作的作文题目,在学生中引起共鸣,诱发写作欲望。例如在让学生围绕“乡邻情”进行自主拟题写作,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陪伴自己长大的老邻居,曾经帮助自己的左邻右舍,乡邻的人情美,温暖着学生的内心。学生拟题讨论,体验生活的真善美,得到学生认可的题目如下:《邻里深情》、《我的左邻右舍》、《远亲不如近邻》等题目。
二、以激发乡情为出发点来拟题
把农村常见的现象、特有的风景,标志性建筑融入题目中,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倍感亲切熟悉。利用这样的题目引导学生以小见大地反映家乡变化,点燃学生内心的的乡情之火,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如《谁不说我的家乡好》、《村头大榕树下》、《祠堂的故事》、《悠悠民俗风,淳淳乡土情》等能激发乡情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挖掘家乡的亮点,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绪,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写作过程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学生感受农村人与人之间的真挚请感,发现家乡的发展、进步,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以家乡为荣。
三、引教材的课文题目拟题
我们语文教材的课文题目也是作者多番思考,精心选择而来的。学生学习课文后,熟悉内容,对课文的写作技巧也有一定的了解,仿照教材的课文题目拟题,许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写作特色,并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如借鉴七年级上册的《济南的冬天》,设计学生写家乡的季节景色的作文题:《( )的____》,要求括号里填家乡或地方名称,横线上填表示季节或时间的词语。学生补充后,有以下作文题目:《北江大堤的黄昏》《茂名的夏天》、《肇庆的冬天》、《荷花世界的夏天》等作文题目。《济南的冬天》的开头,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例如某学生《肇庆的冬天》,开头:肇庆的冬天是不像北方那样下雪的。结尾:这就是肇庆的冬天。从该学生习作的开头结尾都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济南的冬天》的开头结尾的写法,虽然模仿显得生硬、文笔显得稚嫩,但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在一次次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文字体系。
四、借网络影视媒体节目名称拟题
网络、微信、影视融入百姓生活,学生热衷关注红遍网络和荧屏的节目。网络影视媒体节目的标题和节目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突出节目特色,节目标题也有助于广泛传播。学生不但知道节目标题,对节目内容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在作文中选材和立意。
如借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佛山美食节目《寻味顺德》,设计学生写家乡或旅游地特色食物的题目:《舌尖上的________》和《寻味________》,要求学生补充题目,填家乡名称或旅游地名。学生补充后,有以下作文题目:《舌尖上的三水》、《舌尖上的黄塘》《舌尖上的广宁》、《寻味贵州》、《寻味海南》......《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几乎所有学生都看过,节目内容对学生写作中的选材和立意有启发意义。许多学生在写作中不再单纯介绍食物制作过程,而选择与食物相关的故事情景,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使食物带上故事色彩和人情味,深化中心。某学生《舌尖上的三水》,选取三水臭屁醋为素材,不但介绍臭屁醋,还写自己小妹妹出生,家里吃臭屁醋的情景,表达对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某学生的《舌尖上的黄塘》,选取河鲜作为素材,描绘渔民早出晚归的捕鱼情景,赞美渔民的勤劳,表达珍惜食物来之不易的感受。
《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人把题目比作文章的眉眼,透过作文题目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在作文教学中,借东风巧拟题,引乡土激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