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工作实践分析
2020-04-07岳娜娜
岳娜娜
引言: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提出了各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落实到初中地理课程上,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在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目前地理教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开展现状是仍以传统的课堂讲述方式为主。作为“副科”大部分学校存在典型的知识漫灌、习题补充的授课形式。这明显违背了初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初衷。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地理教学过程,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为了更好的改变现有的地理教学现状,接下来本文将会从学科渗透、活动设计、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提出整改措施。
二、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渗透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一门探究并对学生讲解地理学的学科。这是一种比较片面化的看法。从教材内容上来说,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但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又具有教育学的性质。因此,地理教学是隶属于教育学,教师应该遵循教育规律与原则,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
在设计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人类文化中那些最有价值、最基本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对爱国主义、环境意识以及生活地理相关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深度整理,发掘出里面的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强化案例的震撼效果以便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进行深化。
教师要注意将一般化的教材加工转化成具体可供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摒弃以前的宽泛、模棱两可的指挥性语言,转化为指向性强、可具体落实的指令。另外,要遵循学习规律设计教学进度。教师可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的品德。
最后,教学期间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深层次思考等多方面观察做出日常学习评价。其中要注意关注个别差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选拔功能,力争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学习地理的乐趣。
三、构建活动性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地理是与生活联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增加地理学科中活动性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真正的将地理学习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过程中其实是存在很多种教学方法的。但是鉴于教室容量、学生人数、教师水平、学校要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会选择其中最简单的讲授式或者穿插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但是时间一长会发现教学效果不佳,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这时,活动式教学的好处就呈现出来了。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所以,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例如自然地理里的地球运动。这是比较抽象、空间感很强的一节课,如果单纯的靠PPT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将三维球体运动理解为二维的图片定点运动,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科普效果。在这样的制约下,我们就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运动。我们可以组织两位学生以自己的头部来模拟太阳和地球,呈现一下地球运动的过程。在这个活动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是经历了一个观察现象、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产生探究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验证假设、评价交流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有学生亲自观察、实验所得,由抽想到具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来说更深刻,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随着研学旅行的普及推广,地理教学也可以构建自己的学科课程,像济南的泉水文化、黄河文化、殷商文化、工业文化都可以进行加工,在征得家长同意下,带着学生亲身参与一场行走中的地理研学文化,对于学生更好的热爱济南、理解济南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教师素质建设
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加强教师队伍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
(1)创造教师终身学习的环境。只有教师队伍掌握了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有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学校也应该积极为教师的理论学习创造条件。
(2)加强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应该通过省、市的教研活动,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撰写教学后记,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查找缺点与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结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学地理教学在这种变革下充满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推动地理学科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