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吉非替尼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0-04-07刘春燕罗小燕刘慧玲
刘春燕,罗小燕,刘慧玲
1.成都上锦南府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都 61173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都 610041)
肺癌死亡率居于各种肿瘤之首,我国肺癌患者以每年60万逐年增加,同时患者死亡率以4.5%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上肺癌晚期患者主张进行全身治疗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抑制患者病灶进一步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主要疾病类型,患者病情进展至中晚期需要接受铂类为主化疗,在改善患者病情相关症状基础上可以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患者治疗后副作用加重[3]。近期有研究者提出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抑制肿瘤病情进展,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因为化疗所致不良反应[4]。沙参麦冬汤具有清肺养胃、益气润燥、养阴顺津作用,且已被用于减轻化疗治疗肿瘤所致不良反应。本研究以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吉非替尼或者吉非替尼治疗,明确中医汤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治疗效果。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1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病情确诊依据相关中西医标准[5-6]诊断;②病情经由痰液、冲洗液,支气管镜检,影像学以及病理检查等证实;③肺癌病情进展至晚期;④年龄超过60岁;⑤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并发心脏、脑组织等身体重要脏器患病;②并发其他肿瘤;③合并血液、感染、循环系统疾病;④对研究所用治疗方式不耐受;⑤采用其他方式治疗。依据随机分组以及患者实际情况按照1∶1原则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均为58例,单一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治疗。联合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60~89岁,平均(72.84±5.49)岁;病程1~12年,平均(6.56±1.33)年;分型:周围型以及中央型分别19例和39例;腺癌以及鳞癌分别为38例以及20例;临床分期:Ⅲa期、Ⅲb期以及Ⅳ期分别为12例、19例以及27例。单一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60~91岁,平均(73.14±5.53)岁;病程1~11年,平均(6.79±1.28)年;分型:周围型以及中央型分别为15例和43例;腺癌以及鳞癌分别为32例以及26例;临床分期:Ⅲa期、Ⅲb期以及Ⅳ期分别为10例、22例以及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单一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患者以250 mg/次剂量每天口服吉非替尼(批准文号:J20140142,规格:0.25 g)1次。
2.2 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治疗,沙参麦冬汤中药主要有黄芪20 g,白术、枳壳、党参、炙甘草、北沙参、麦冬各15 g,仙鹤草、浙贝母、猫爪草、半夏各10 g,红豆杉2 g。所有中药浸泡30 min后采用小火煎30 min左右后在应用大火再煎40 min,最终转为小火后盛出服用,1日1次。气虚则添加太子参,偏阴者则需要加用百合以及天冬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作为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①免疫功能:患者在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包含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②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发热、便秘、腹泻、食欲不振、呕吐、皮肤瘙痒、便秘以及头痛等不良反应,在患者治疗后进行统计。③远期疗效:治疗后患者接受为期1年随访,随访终末期为2019年10月31日,统计患者半年以及1年复发率、生存率。
中医症状评分[7]:对患者病情相关症状如痰中带血、疲惫乏力、咳嗽、气短、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胸痛以及咯痰等中医症状按照严重程度分别计分0~3分。
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8]:参照患者病灶缩小百分比、相关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情况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将病灶体积萎缩100%,病情相关症状以及临床体征全部消失,且上述变化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归为完全缓解;病灶体积萎缩50%,病情相关症状以及临床体征部分消失,且上述变化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为部分缓解;病灶体积萎缩不及50%,或者增加不及25%为病情稳定,病灶体积增加大于25%归为病情进展,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以及部分缓解之和。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例(%)]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见表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高于单一组(77.5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痰中带血、疲惫乏力、咳嗽、气短、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胸痛以及咯痰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上述中医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单一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P<0.05),NK细胞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CD8+指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4。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单一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5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见表5。联合组以及单一组患者半年复发率以及存活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与10.34%,100%与93.10%;P>0.05),联合组患者1年复发率以及存活率显著优于单一组(13.79%与31.03%,96.55%与81.03%;P<0.05)。
表5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例(%)]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为肺部恶性病变主要类型,其发病可能与肺部慢性疾病、吸烟、肺脏感染、环境污染以及遗传等原因有关。中国传统医学未见肺癌具体病名,依据患者相关症状可将其纳入虚劳、肺积、积聚以及肺胀等范畴,《景岳全书·虚损》中“劳嗽,声哑,声不能出或喘息气促,此肺胀败也,必死”中描述症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症状相似。中医上认为,肺癌发病主要在肺腑,但是其与心、肾、肝以及脾等脏腑关系密切,肺癌分属本虚标实之症,其中本为机体五脏受损,病理之标为热、痰以及瘀[9]。临床上对其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免疫治疗、化疗等方式,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已经不能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患者主要采用放化疗方式治疗,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对放疗以及化疗治疗不耐受,且治疗不良反应较重[10]。中医上秉持肺腑较易受到风邪侵袭,所以肺阴损耗,肺气不足,而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则会加重患者机体气血损耗,阴伤损失加重。中西结合治疗主要通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11]。
联合组患者带血、疲惫乏力、咳嗽、气短、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胸痛以及咯痰等中医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一组,提示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吉非替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沙参麦冬汤为源自《温病条辨》可以发挥祛燥养胃、清肺生津作用经典汤方,其原方主要由生甘草、沙参、冬桑叶、麦冬、天花粉、生扁豆以及玉竹等组成,主治温燥所致热邪肺阴之症[12]。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主要以益正驱邪为主,同时又有健脾滋阴、宁气化痰、祛壅消积之功。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药成分有黄芪、白术、枳壳、党参、炙甘草、北沙参、麦冬、仙鹤草、浙贝母、猫爪草、半夏、红豆杉,其中黄芪和北沙参为君药,可以一同发挥滋阴补气、充津润肺,充宗气顺呼吸之效;白术宁气利水、益脾减燥,党参补中宁气,麦冬滋阴补津,红豆杉祛毒消痞,上述四药为臣药,合用有益补气血与阴气、消热祛瘤,其与君药共效气阴滋补,抑瘤消痞之效;而半夏以及浙贝母可行化结祛痰之效,枳壳顺气,炙甘草温诸药之效,仙鹤草止血敛气,猫爪草消肿祛结;各药一同发挥滋阴消痞、化瘀养气之功[13-14]。沙参麦冬汤加减方有抑制炎症、促进免疫功能,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改善免疫功能作用,其中沙参有效成分可以促进细胞增殖,调控免疫防御,改善机体免疫细胞水平;麦冬有效成分麦冬多糖有增加抗体分泌,减轻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作用[15-16]。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同时联合组患者1年复发率以及存活率显著优于单一组,可能是患者相关症状缓解,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治疗耐受性提高,所以治疗效果较好。放化疗后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重要原因[17],本研究中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加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并不会增加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吉非替尼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疾病相关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