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探讨

2020-04-06唐伟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唐伟

【摘 要】本文认为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教育工作质量、满足教学改革需求、缓解高职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等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措施,并提出要严格控制证书的引入、加大证书考前培训力度。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高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035-03

“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即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X”则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凭证,二者并存,意味着育人与职业相互融合。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结合,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意义

(一)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各行业对复合型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职业水平与专业技能等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可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课程体系与机制,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培养出更多技能型与创新型人才,对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使教育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满足教学改革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为降低就业创业的门槛,已经取消一些职业资格认证事项,只保留了经济领域、教育领域、卫生领域与司法领域的准入制度及部分特殊职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国家还允许相关的行业协会与学会、企业组织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进行能力水平的评价。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教学方向受到影响,不利于学校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方案与机制。而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能够结合专业课程、证书制度进行教学改革,推动专业教学和证书培训相互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当前的教学改革需求。

(三)缓解高职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课程教学工作中,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证书,推动证书标准与课程教学相互对接。然而,由于专业教学与证书培训的课程资源、实训条件等不能同步,容易导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加、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学生课业负担增加等问题。高职院校采用“1+X”证书制度进行教学改革,可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综合能力的全面反映。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掌握职业工作领域中职业技能的重要标志。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有利于缓解专业教学与证书培训的课程资源、实训条件等不同步的问题,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二、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措施

(一)完善教学方案

高职院校应结合“1+X”证书制度的内容完善教学方案。首先,将专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互衔接,全面分析职业技能等級标准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及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将诸多人才培养要素整合在一起,构建“1+X”教学模式;其次,按照人才培养需求,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教学工作中,并且将相关标准转化为专业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或者是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将各种教学的核心内容融入人才培养中,完善相关的教学模式与机制,增强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计划

在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工作中,应重点创新相关的教学计划。首先,扩大人才培养范围,不仅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的提升,还需重点强调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的岗位工作技能与职业技能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观念意识,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其次,加大岗位知识与岗位技能的培养力度,要求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岗位的操作技能,完善教学指导方案;最后,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进行教学组织设计,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标准,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中的各项要求融入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职业技能,帮助其掌握具体的职业技能,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三)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应确保教学工作和岗位工作相适应。应根据岗位工作的具体特点,将课程和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衔接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首先,按照职业能力相关标准,构建与“1+X”证书制度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关岗位工作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将课程教学知识点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联系起来;其次,按照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设计教学模块,通过岗位概念教学法、技能教学法、职业技能标准证书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学习水平和效果;再次,根据岗位工作特点,有效开展教学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岗位工作的概念、原理、工作方法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与专业技能,使其所掌握的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要求相吻合;最后,按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为学生模拟较为真实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案例情境中全面掌握岗位工作知识,并学习“1+X”证书的知识,具备一定考取证书的能力。

(四)构建完善的教学机制

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按照“1+X”证书制度的具体要求,构建完善的教学机制。首先,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关认证制度,将知识与技能课程的知识点与学生能力相对应,并在学生获取学历证书后,免去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同时学校制定弹性学分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纳入学分制管理机制,提高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其次,创建完善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教育联合体系,高职院校与发证机关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全新的教育工作模式,将教学的职业功能与行业性凸显出来,统一课堂教学标准,设计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等级的证书教学体系,有机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基于“1+X”证书制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将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标准相互衔接,以免出现相互违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做好课堂教学组织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一体化设计,进行有机整合,统筹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出人工智能类型的课堂教学机制,为学生重建学习与培训流程,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涉及的新技术、工艺与规范等融入教学中,集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线培训活动,增强课堂的整体教学改革效果。

(六)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确保“1+X”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的评价机构合作,共同进行课堂教学的考核。首先,制定完善的課堂考核评价方案,所设计的考核内容应能全面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确保考核评价方式的灵活性,重点对学生典型工作的完成能力进行考查;其次,在考核方面重点强调专业基本条件的评价,在申请评价机构考核站点认证后,统筹专业课程、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将考核评价的结果当作课堂教学的依据。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教学改革保障措施

(一)严格控制证书的引入

高职院校在基于“1+X”证书制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证书的引入。由于我国尚未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如若高职院校没有做好证书的引入管理工作,很容易导致证书的含金量降低、认可度不高,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情况,建立良好的证书准入与退出机制,与学术委员会相互合作,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与相关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对于已经进入或者即将进入课堂的证书进行分析,精细化筛选出符合教学改革的证书,以免出现片面性与盲目性问题。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工作中,还需建立证书引入质量跟踪机制与反馈机制,全面反映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分析问题之后尽可能完善证书的引入机制,提升证书含金量,促进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大证书考前培训力度

高职院校中的特定专业会对应特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能是某一证书,也可能是多个证书,学校应明确哪些相关教学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哪些相关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参与培训活动完成,以此确保证书考前培训的效果。对此,可以委托专业的培训机构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培训任务,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和优势,提升培训效果。学校应做好培训的考核评价工作,分析培训是否存在问题,明确培训的学时能否达到要求,并了解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满足职业技能标准,以便于改善培训模式与增强整体的培训指导工作效果。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培训活动,学校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参加。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面临诸多困难,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确保教学质量。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将“1+X”证书制度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创新课堂教学机制与模式,遵循科学化的教学工作原则,编制较为完善的教育指导工作方案,保证教学与“1+X”证书制度相互衔接,增强教育指导工作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19(8).

[2]周仕来.高职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考[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

[3]刘国华.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4]刘艳芳,张德欣,郭斌.“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5]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

[6]张媛媛.当代社会背景下高职经济数学课堂改革的出路研究[J].考试周刊,2017(77).

[7]刘晓琼,罗树明.诊改视角下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8]黄晓娥.1+x证书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研究”(2019KY1523)

【作者简介】唐 伟(1980—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