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

2020-04-06李生财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贫困地区体育运动

【摘 要】本文论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发展面临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体育运动未引起足够重视、体育环境有待改善等困境,从明确体育运动的作用、改善体育环境、丰富体育运动内容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贫困地区 留守儿童 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022-02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因外出打工而交由祖辈及其他亲人管理并教育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在贫困地区较为常见。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壮大。以广西平果县为例,截止到2019年5月,该县3~12岁的留守儿童总数就超过2000人。留守儿童的特点是长期与父母分离,由祖辈负责照顾饮食起居。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往往比较大。为此,本文试以广西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探讨,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发展面临的体育运动边缘化严重、留守儿童体育运动未引起重视、体育运动基础设施较差、开展体育运动的条件无法得到保障等困境,从明确体育运动的作用、改善体育环境、丰富体育运动内容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儿童体育运动概述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既有利于器官免疫功能的增强和身体的发育,还能够起到培养信心、磨炼意志和陶冶性情的作用。随着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儿童自然可以拥有更加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为其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留守儿童来说,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无论是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均有导致应激反应的可能,适当参与体育活动,可使肌肉得到放松,紧张、应激等反应自然也会得到缓解,神经和体液被赋予的调节作用,对紧张有缓冲和释放的效果。另外,优化体育运动路径,为留守儿童提供强健体质的平台,可使其拥有应对紧张、应激状态的突出能力。第二,运动往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这也是其可用于消除焦虑的主要原因。若以社会学的视角为切入点,体育运动所涉及的要素较多,如对手较量、同伴交流等,面向留守儿童开展体育运动活动,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对自我概念产生准确认知,还可使自我评价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赋予留守儿童自控能力。

二、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发展困境

(一)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长期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儿童成为较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具体表现为:女孩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概率较男孩高;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较小学生高。综合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留守儿童群体中性格内向的儿童所占比例较非留守儿童大,自尊较低、自卑感严重等问题较为常见。其次,留守儿童的情绪波动更大,对待问题的态度,通常以求助、幻想和退避为主,一些留守儿童面对问题和矛盾容易出现盲目反抗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攻击型人格、畏缩型人格出现的主要原因。其中,攻击型人格的表现以冲动、自控力差为主,畏缩型人格的表现多为自卑、冷漠。最后,仅有少数留守儿童能够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而缺少社会支持等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

(二)体育运动未引起足够重视

将留守儿童视为教育对象,研究方向应转向“如何利用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心智加以完善,确保其拥有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应为留守儿童提供开展体育运动的平台。然而,现阶段贫困地区体育运动边缘化严重,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其他人群,对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均未引起足够重视。同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也比较差,开展体育运动的条件无法得到保障。

(三)体育环境有待改善

贫困地区体育环境建设工作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基础设施较差的问题,制约着体育运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往往只能开展部分体育运动项目,并且无法获得正确引导。长此以往,对体育运动兴趣缺失将成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体育运动发展困境随之形成。

三、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体育运动的作用,利用体育运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可以给人类感官带来直接刺激,这种刺激不仅表现在生理层面,还与心理层面有着密切联系,开展类型、特点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加深留守儿童对“合作”重要性的认知,通过竞技的方式使体能得到发展,达到增强自信的目的。因此,应明确体育运动的作用。首先,有关人员应认识到体育运动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留守儿童的特点和诉求,确保所开展体育运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加深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相关活动中。再次,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样体现在强化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可提高个人魅力,有利于建立自信心。最后,智力的发展与身体素质存在密切联系,开展体育运动,可使留守儿童拥有更加协调的肢体,从而为智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体育运动对意志品质的培养同样有积极作用。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更高,更快,更强”。定期开展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锻炼身心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例如,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在参与800米项目运动时,较易产生畏惧心理,但一旦坚持跑完全程,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又往往会使他们对自我的认可上升到全新高度,无論是情绪控制能力,还是身体控制能力,均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改善体育环境

体育运动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如不受时空、人员的限制,使留守儿童精神处于放松状态,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亲邻、隔代的陌生感有消除作用等。体育运动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体育环境的产生基础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强调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对活动空间进行创设,为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为此,改善体育环境,应多管齐下,首先,改善运动内容,融入跳绳、球类等趣味性浓厚的项目,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再联合家长将体育环境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使留守儿童拥有全方位软环境;其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加大设施、场地建设力度,发展硬环境;最后,贫困地区家庭可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体育运动。通过这些措施,以形成良好的体育环境为基础,针对留守儿童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问题,制定高效开展体育运动的策略,以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态度,为健康指数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丰富体育运动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长期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比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开展体育活动,通常可以消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使他们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重新树立自信。研究表明,要想使体育运动价值得到实现,关键是要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无论是体育游戏、民族活动,还是拓展训练、阳光教育,均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促进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应丰富体育运动的内容。首先,可适当增加儿童情感语言游戏,为儿童提供更多快乐。体育游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及感情沟通等方面,无论是创新游戏,还是动作反应游戏,均被赋予了以上价值,可使留守儿童拥有更健康的自我意识。其次,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可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如打手毽、跳竹杠等。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境状态,消除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最后,开展体育运动阳光教育。我国以全民健身为核心所制定的运动规划明确指出,体育是学生教育的重点,只有对体育运动进行有效落实,才能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为运动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阳光教育可根据留守儿童的需求,帮助他们夯实运动基础,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健康问题涵盖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适应社會的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应利用体育进行干预,以消除心理问题为前提,增强留守儿童体质,为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抗挫折能力等奠定基础。应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价值,促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体育运动,这样留守儿童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往往也会迎刃而解,这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郁超然.体育活动对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的价值研究[J].中国校医,2019(12).

[2]任亚东,李文才,赵雪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1).

[3]卢虎.体育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贫困县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

[4]徐云亮.教育公平视觉下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对比研究——以苏北五市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1179)

【作者简介】李生财(1985— ),男,硕士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贫困地区体育运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体育运动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