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06魏国建
【摘 要】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论述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针对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中面临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提出全方位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优化“双师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不同职称系列之间聘任和互认的有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提升教师实践技能等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类专业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21-03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经过5~10年时间,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聘用考核制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待遇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吸引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目标中则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会计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主要的办学专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900所高职院校开办有会计类专业,占全国高职院校比例的60%以上。很多高職院校会计专业办学粗制滥造,培养出的学生既没掌握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又缺乏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会计类专业岗位就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毕业生求职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而招聘单位方面又很难招聘到德才兼备、实践技能强的会计人才。这说明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少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说,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仍然是摆在高职会计类专业教育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培养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服务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公办高等职业学院。该学院的发展定位于第三产业,与会计行业属性一致。会计专业是其主要办学专业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计专业的办学规模位居广西高职院校前列,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和较好的社会声誉。选择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满足调查研究的典型性特点。本文试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高职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高职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明确
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实践经验的教师。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很多年,各高职院校也按照教育部门的政策进行了“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探索,但是对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知存在差异。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早在2012年就制定并实施了“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当时推行的是“双证”型双师,即教师取得教师系列职称,又具有行业职称比如会计师、审计师或经济师,即可认定为学院的“双师型”教师。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知还停留在“双证”阶段。会计技能并不是一本证书就可以认定的,随着人工智能对传统财务行业的冲击,会计人员正面临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如果不深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将很难跟上会计发展的步伐。
(二)“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存在认知误区,许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缺乏明确的选聘标准。各个地方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聘任标准各不相同,不成体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制定了本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在2018年之前一直施行的是本校制定的认定标准,与本地区其他同类院校制定的政策不尽一致,因此各个学校之间无法直接横向比较师资的强弱。这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西于2018年制定了《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结束了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统一的局面,从政府层面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提供了可行的管理制度。其二,学院缺乏对“双师型”教师持续跟踪的规章制度。教师一旦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就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一评定终身,缺少淘汰机制。会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或职业,经常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调整。教师唯有不断加强后续学习才能将最新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有待健全
各个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度,导致“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在各个方面并无实质性区别。其一,“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还没有建立与绩效工资挂钩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很多教师没有动力去评聘“双师型”教师,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二,学院没有明确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的晋升通道,“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出来,难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三,学院缺乏对教师考取含金量高的证书的激励机制。教师通过考试获取证书虽然不能直接提高实践技能,但是可以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特别是行业内公认的含金量极高的证书足以证明其个人超强的业务能力,例如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评估师等,但是目前获得行业或职业证书的教师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二、高职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路径
针对高职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积极探寻高职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路径,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全方位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2018年广西制定了《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标准中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较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种复合型专业人才,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基础理论,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次应掌握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后应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会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最新会计准则,才能全面提高业务能力。总之,只有深刻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才能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更具针对性。
(二)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根据国家发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并结合广西出台的《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制定本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首先,分析会计类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统计“双师型”教师总人数,并按照“初中高”层级分解“双师型”教师,形成初级“双师型”教师、中级“双师型”教师和高级“双师型”教师的三级“双师型”教师结构。其次,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设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达到既定的目标,只有建设目标数量化和具体化,才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速度。按照相关政策最近期目标就是,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至少要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50%。最后,高职院校要成立由学校领导、系部领导和专业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师发展中心。该中心专门负责“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会同学校人事部门招聘符合“双师型”认定标准的会计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教师发展中心要引入培训机制,从内部教师中培养“双师型”教师。内部与外部双管齐下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快速速成长。
(三)优化“双师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可以极大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优化“双师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才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首先,高职院校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其次,高职院校要优化“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使“雙师型”教师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增强对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自信心。最后,学校要结合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评优方案,对学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部门和教师人员给予充分肯定,在评优评先时予以优先考虑。
(四)建立不同职称系列之间聘任和互认的有效机制
建立一套职称系列评聘机制,实现不同职称系列之间的互认。例如,会计系列初、中、高级职称可以直接转评和任职教师系列职称的助理讲师、讲师和副教授,不需要科研业绩成果或者适当减少科研业绩成果。具备实践经验、具有会计行业中高级职称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往往专业实践技能娴熟,操作经验丰富。学校引进这类人才,只需培训教学技能,定期考核教学水平,就能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会计实践技能有效服务于学校的实践教学。应设立不同职称系列的互认有效机制,缓解教师科研工作量,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日常教学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促进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高。
(五)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提升教师实践技能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最欠缺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实践技能。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走入企业一线“实打实”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全脱产到企业挂职学习,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提升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深度合作。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本校具有会计师职称、注册会计师资格、税务师资格的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成立会计代理记账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税务咨询公司,让本校教师和学生全方位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来,有效服务于社会。这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还可以拓展学生顶岗实习渠道。通过挂职锻炼,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22页)
总之,教师永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德高尚、技艺精湛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会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院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积极稳步推进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才能最终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翟小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5).
[2]刘家瑛,陈一平.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11).
[3]孙革新,张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北方经贸,2013(1).
[4]王纪平,余谦.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6).
【基金项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立项教改课题“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柳州市高职院校的研究”(2020B06)
【作者简介】魏国建(1981— ),男,山东莱芜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会理论与实践。
(责编 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