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美交融”: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然追求

2020-04-06陆徐艳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情境音乐

陆徐艳

【摘要】音乐可以直击听者的心灵深处,形成情感共鸣。小学音乐课堂要在追求情感与审美融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破解教学中的困境。通过创设情境、以乐怡情,激发儿童情感共鸣;丰富活动、以情审美,提高儿童审美品质;聆听思考、以听促思,丰富儿童审美体验等方式,实现情美交融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情美交融 音乐 情境 审美体验

音乐教育是最能够直触心灵的教育,拥有滋润心灵的力量。在倾听音乐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受到其中所表现情感的感染和影响,即所谓的“动情”。换言之,音乐在情感的共鸣中,可以直击人的心灵。

因为音乐的这一特点,笔者以为,应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将“听、视、唱、动”融合,通过音乐的熏陶,以情与景的交融来调动孩子的感官,让音乐课堂呈现出“情美交融”的特点。

一、尴尬的现状:“情美”课堂的现实阻碍

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充斥着快餐式的流行音乐和应付考试的教学“套路”,比如每堂音乐课都是先进行基本练习(节奏或练声),教师范唱后,就学唱歌谱、朗读歌词,最后填唱歌词;再比如有时候,教师在欣赏一首歌之前,对背景材料或作者生平经历的介绍比较笼统,如果学生想深入地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这首歌(乐)曲时的意图,其学习的愿望往往不能得到满足。这些老套、枯燥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变得死气沉沉,限制了音乐课堂的活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破局的可能:“情美”课堂的有效途径

我们都知道,音乐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是以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依托的,教师要以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作为判断依据,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中,笔者对于“情美交融”的课堂目标有了日渐清晰的认知,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实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在入情寻美中,走向“情美”课堂的更深处。

1.创设情境,以乐怡情,激发儿童情感共鸣。

情境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同时结合前期教学的经验,笔者将情境的创设作为“情美”课堂的主要路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课程标准、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让“乐”与“情”“美”交融,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唤醒学生的内心,让音乐教学更有趣、更有效。

在教学六年级欣赏课《欢乐颂》时,正好学生的语文课本中有与贝多芬相关的《月光曲》一文。教学中,笔者利用课文创设情境,将孩子们带到200多年前的欧洲,让他们和贝多芬一起走进盲姑娘的小屋,同时播放《欢乐颂》并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引导他们随着音乐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孩子们很快进入状态,尽情地享受着经典音乐作品的无穷魅力。

再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教材中的《小花猫和小老鼠》律动时,笔者创设了猫捉老鼠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小花猫捉老鼠的情形,进行创作表演。通过思考、讨论,孩子们在表演时身子轻轻律动,连声音也是随着身体的起伏忽强忽弱,非常好地表現了小花猫捉老鼠的情形。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表演呢?孩子们说:“小花猫捉老鼠的时候,走路可轻了,要是把地板踩得咚咚响,老鼠早就逃光了,小花猫就会捉不到老鼠的。”在他们熟悉了整个动作之后,我播放了《小花猫和小老鼠》的音乐伴奏,孩子们立刻扮演了小花猫和小老鼠,随着音乐的节奏、速度、音高等,有了活泼、适当的肢体动作,也产生了情感共鸣。

2. 丰富活动,以情审美,提高儿童审美品质。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只有得到学生情感体验共鸣的音乐课堂,才能丰富学生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

在欣赏乐曲《第六田园交响曲》时,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从乐器的音色去感受描绘的场景。第一次听《田园》,学生们感受到了活跃在田园间的欢乐气氛,似乎贝多芬在谱曲时是看到了田园的美丽风光,是对这些美丽事物的赞美与歌颂;再一次聆听乐曲,分段欣赏,学生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欢乐,还有一种无法比拟的感觉,似乎自己也是其中的一草一木,随乐曲摆动,随乐曲歌唱;第三次听,随着《田园》乐音的跌宕起伏,学生们又对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倍感同情。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在听中学会审美,精神得到愉悦。

3. 聆听思考,以听促思,丰富儿童审美体验。

音乐美学认为,音乐艺术是善于表现情感的,我们在倾听音乐的时候,很容易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的感染和影响。对于音乐体验来说,不识乐谱的“谱盲”并非就是“音盲”,所以,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具有鉴别能力的听觉,培养学生拥有合格的“音乐的耳朵”。说到底,“情美”音乐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对音乐的热爱,要对歌曲有理解力,并通过自己的感受,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创编校园情景剧《农场趣事》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商量音乐的编排问题,有学生建议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前半段用在节目的开头,通过感受其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充分体验音乐本身的空灵与美妙,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正是学生活学活用的生动体现,他们通过听来理解、表达对“情”对“美”的感受。

音乐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位学生成为音乐家,但是我们应该关注到音乐的人文价值,“情美交融”的课堂将会引领学生向着美好人生而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小集团城南校区)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情境音乐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音乐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