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发展特征探析

2020-04-06黄艳

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以人为本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和政府制定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文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变迁发展是一个新政策不断产生、发展和替代旧政策,逐步走向完善、成熟和基本定型的过程。其发展演进的总特征是:从强调对人“思想改造”到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向以人为本;由重视课程设置转向注重整体建构,逐步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由模仿借鉴转向科学设计,坚持走中国自主探索道路;政策制定由频繁变动走向相对稳定,趋向成熟定型;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牢牢把握政策制定的领导权、主动权,同时注重吸纳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参与,民主性、科学性不断增强。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发展特征;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0)02-0075-0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大量政策文件,引导和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探索中前进,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校思政课政策70年来的变迁发展是一个新政策不断产生、发展和替代旧政策,由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成熟和基本定型的过程。梳理总结70年来高校思政课政策发展历程,探寻其演变特征和发展轨迹,对于坚持和完善高校思政课制度,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由思想改造到全面发展,政策价值取向走向以人为本

政策是执政者利益意志、治理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回顾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嬗变轨迹,其背后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调整对高校课程教学提出的不同任务要求,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相关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以改造思想作为直接目的,强化政治本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思政课作为“改造旧社会和建设新社会的强有力的工具”,承担着巩固新生政权、“肃清旧思想”、“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的重要任务,被视为“改造思想的武器”[1](P7-8)。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决定对所有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改造思想,就是革除反动思想,“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抛弃原来反动的或错误的阶级对立等这些一般的同时也是最根本的东西”[2],树立无产阶级思想。“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高校思政课建设逐步走上正轨,“明确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改造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1](P33),但受到反右和“大跃进”“左”倾思潮的严重影响,政策设计的政治本位取向不断被强化。随后,思政课逐渐演变为以进行反右派斗争、反对修正主义、阶级斗争为中心内容的政治化教育。中宣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1964年10月联合颁布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高校思政课必须积极参加这场斗争,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1](P50)。“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教育战线提出“两个估计”的错误判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撇开党委闹革命,高校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思政课被严重异化,遭受严重挫折。

(二)服务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突出社会本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学生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刻苦学习业务,是政治思想好的重要表现”,“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1](P79),要求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于1980年7月颁布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提出,高校马列主义课的任务是“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1](P86)。国家教委在1995年10月颁布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进行了明确,首次提出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同时针对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上新出現的一些负面现象,强调要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1](P158)。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在这一时期更加突出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三)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时期,国家在高校思政课政策制定中凸显教育的主体价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3]。次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1](P203-20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思政课建设,先后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4];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至此,高校思政课政策的价值取向更加丰富饱满,实现了政治属性、社会属性与育人属性的有机统一。

70年来,高校思政课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革命的接班人”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要任务从强调对人的“思想改造”“肃清反动思想”“建立革命的人生观”转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定位从突出“革命任务”“防止修正主义”“阶级斗争”,逐步转向“做人的工作”“立德树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注重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二、由课程设置到整体建构,逐步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1](P215)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是围绕新课程方案展开,课程设置始终是其政策设计的核心内容。

(一)探索制定新中国课程设置方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迅速实现对旧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把高校思政课作为恢复和建立新中国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并立即着手进行课程设置。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提出大学一至四年级均必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文、法、教育(或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1](P2)。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将华北区的课程设置方案推广到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全国性高校思政课设置方案。1956年9月,高教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规定高校一至四年级分别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门课程[1](P27)。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工作都是从零开始,政策制定的首要任务是创设课程,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还来不及深入考虑。随着课程方案制定的推进,上述相关方面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如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在进行课程调整的同时,已开始注意到教学任务、教材、教学方法和师资等方面建设[1](P41),但还不够深入系统。

(二)逐步构建起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

课程是个综合性范畴,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方法)的统一,包括“教什么”(课程名称、教学任务、课程内容、教学大纲等)、“如何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技术等)、“何时教”(课时、学分、开课时序等)、“靠什么教”(教师、教材、参考书目、教学组织、学科建设等)等组成要素。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四门课程,并对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师队伍问题、领导体制问题等作出安排[1](P71-7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先后对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分别形成“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①。与此同时,注重政策设计的全面性、协同性,围绕加强师资队伍、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组织领导、教学机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建设,中宣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陆续出台具体文件政策,逐步构建起内容完善、运行有效、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以“05方案”为例,中宣部、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一个月后,又印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对课程建设作出整体性的具体安排。之后,中宣部、教育部等又陆续出台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加强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组织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和在职攻读学位等10余个配套落实文件,围绕“05方案”构建起相互协调、有效衔接、支撑有力的高校思政课政策体系,使之成为历次课程改革中最成熟、贯彻最彻底、实施效果最好的一版。

(三)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进行系统设计

在高校思政课政策走向系统化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改革开放前,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主要是针对课程建设的。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迅速发展,社会实践、校園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政等陆续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谋划被提上议事日程,党和政府逐步将思政课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予以统筹考虑、整体规划。教育部、共青团中央1980年4月联合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从整体上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设计,提出“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点之一”,“要切实改进和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P81)。198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整体部署。之后,党和政府又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年)等重要文件,强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坚持将思政课与日常思政教育同步谋划、统筹推进。尤其是在2016年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后,教育部制定《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又称“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6]。2019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纳入思政课建设体系,强调要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配合,形成协同效应[7]。

三、由模仿借鉴到科学设计,坚持走中国自主探索道路

在政策制定模式上,高校思政课建设先后经历了“学习模仿式”“经验演进式”和“科学设计式”,走过了从模仿借鉴,到“摸着石头过河”、累积经验,再到综合设计、科学创新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党和政府一方面坚持渐进式改革,另一方面又注重顶层设计、自主探索,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中国化、时代化。

(一)全面向苏联学习建设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们党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这项全新事业还缺乏经验,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向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全面学习之路。毛泽东指出,“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一切我们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8]。高校思政课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立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都充分借鉴了苏联做法,参考书目也多是翻译苏联教材,许多苏联专家还受聘到我国高校进行指导。例如,“马列主义基础”课的教本是“苏共党史简明教程”,“政治经济学”课的教材采用的是苏联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自编讲稿取材于苏联专家克列的讲稿[1](P33)。据统计,1950年至1957年间,中国人民大学聘请了近百位苏联专家,由苏联专家直接编写和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编写的讲义、教材共达101种[9]。1951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提出将当前的政治教学委员会(或大课委员会)改为各课目的教学研究指导组,作为基本教学组织[1](P9)。教学研究指导组随即在全国高校推开,并一直延续下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思政课教研室。这一基本教学组织的设置正是借鉴了苏联的教师组织“卡菲德拉”。

(二)从“学习苏联”转变为“以苏为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苏关系恶化,党和国家各项政策从“学习苏联”转变为“以苏为鉴”,高校思政课中国化正式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3月,毛泽东提出,“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10]1958年4月,教育部颁发《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提出今后开设的政治课“要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针”,“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停开“苏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两门课程,代之以“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门课程要立足中国形势和教育对象实际,编写出中国化讲义;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创新性地吸收老解放区的政治课教学经验[1](P33-34)。中宣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于1964年10月联合颁布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政治理论课要“把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把毛主席著作作为最基本的教材。”[1](P51)这一时期,苏联痕迹不断被清除,毛泽东思想成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显示出党中央强烈的“去苏联化”和“中国化”意志。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70年来,高校思政课政策制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建设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就提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及“社会发展史”三门课程,“应尽可能地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建设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防止教条主义的偏向。”[1](P9)1953年6月,高教部决定开设“中国革命史”课,指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五四以来的基本史实教育,特别是学习毛泽东的著作,使学生认识中国政治发展规律,提高思想和政治水平,为自觉地积极地参加祖国建设做好思想准备[1](P16)。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政课政策设计的中国化进程加速。198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系统规划高校思政课设置出台“85方案”。这一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已经彻底实现了中国化。党的十五大后,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对“两课”进行了全新设计。党的十六大后,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再次对高校思政课作出重大调整。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力量对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了多轮修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作出战略调整。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保持原有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全国重点马院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要求各高校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设定课程模块,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7]。

经过70年的改革调整,高校思政课设置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较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四、由频繁变动到相对稳定,政策制度趋向成熟定型

恩格斯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11]70年来,高校思政课政策推陈出新,在不断调整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在螺旋式演进中走向成熟。

(一)创建初期的频繁调整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前,是高校思政课政策调整最为频繁的时期。这段时期,党和政府不断进行学习借鉴、尝试探索,对于思政课的课程名称、门数、学时、内容、方法等进行了多次调适,政策很不稳定,随意性也较大。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指示,规定在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列主义基础”课程[1](P13)。1953年6月,高教部印发通知,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1957年12月,高教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对中宣部呈送的“关于设立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报告”上的批示精神,决定停开原应开的四门政治课,在全国高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P31-32)。1961年4月,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设置方案,规定高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和“形势和任务”两个部分,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治学说)”“政治经济学”“哲学”四门。1964年10月,中组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又作出调整,在“形势与任务”课外,设置“中共党史”“哲學”“政治经济学”等三门课[1](P51)。在此期间,高校思政课的名称也经历多次调整,先后出现过“公共必修课”“政治课”“政治理论课”“共同必修课”“共同政治理论课”等不同说法。过度频繁的政策调整,导致广大高校无所适从,甚至一些政策由于条件不成熟难以有效执行,政策制定部门不得不通过“打补丁”的方式予以修正。例如,1953年2月,高教部印发《关于确定马列主义基础自1953年度起为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二年以上)二年级必修课程的通知》,但“鉴于专修科有不同类型,一律按前述规定执行,实有困难”,次年便不得不发文通知:“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五学年度起,停设‘马列主义基础,改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果没有以上师资或暂不能开课者,可不开设。”[1](P18)在教材选用上,由于“部分教材较短时间内不能编出”,教育部不得不两次发文,采取过渡办法,对有关课程或选用相近著作作为教材,或是暂缓开设[1](P40、46)。

政策作为刚性的制度文本,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策制定主体经验不足,加之相关条件匮乏,致使一些政策执行上遇到困难,打了折扣。

(二)在调整中走向成熟稳定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党中央着手恢复开设政治课。教育部办公厅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新中国成立28年来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该《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高校应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理、工、农、医专业和文科还应分别开设自然辩证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P71)。这一设计较好地延续了“文化大革命”前的课程设置方案,确保了政策的衔接性,高校思政课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恢复。教育部1980年7月颁布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对1978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案和马列主义课的地位、任务进行了重申,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要求。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党和政府决定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先后出台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从课程设置来讲,三个方案差别很大,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都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革命史”“思想道德修养”等主要内容展开课程设置,每一次方案的调整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系统谋划,兼顾了阶段性和延续性,使高校思政课程保持相对稳定并日臻完善。

(三)新时代进入标准建设阶段

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将高校思政课政策设计的重点由课程设置转向质量提升,不断明确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硬性规定,强化思政课基本教学环节和基本条件建设,注重抓基础、立标准,深化内涵建设,筑牢保障体系。2015年,教育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标准》设立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39项三级指标,对规范高校思政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教材、人才等六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评价标准,构建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12]。2017年,教育部党组将当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以质量年专项工作为抓手,在全国高校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13]。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版)》,2019年又颁布了新的版本。新《标准》从领导责任与组织管理、课程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等5个方面设立一级指标,下设17项二级指标、56项具体要求,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宣部、教育部自2016年起开展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选工作,分3批先后确定了37所全国重点马院。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就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16条明确要求[14]。现如今,高校思政课设置方案基本定型,“四梁八柱”的政策措施基本出台,高校思政课已经进入“全面精装修”的提质阶段。

五、由权威主导到多元参与,民主性、科学性不断增强

政策制定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拟制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官方的政党组织、政府部门和非官方的利益团体、研究机构、媒体、个人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70年来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政策制定的领导者和法定权威。同时,党和政府又十分注重发挥相关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推进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

(一)党和政府始终是政策制定的主导者

党和政府强调高校思政课“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1](P213),始终坚持牢牢把握政策制定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党领导高校思政课政策制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通过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成为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或是直接影响政策的内容和走向;二是党和政府召开重要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审议课程建设方案,或直接颁布有关政策文件。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8月,毛泽东就曾批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关于新生短期班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教育的经验总结报告,要求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进行传播和仿效[1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马列主义教育作出重要指示。1964年3月,毛泽东针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法等问题指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16]当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联合颁布文件,提出改进课程和教材,必须坚决贯彻“少而精”,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学生的活思想,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对政治理论课考试进行了改革[1](P51-52)。1998年4月,江泽民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教育部党组的汇报,研究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和“两课”教学与改革问题,确定“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17]。2004年3月,胡锦涛就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宣部、教育部深入研究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问题,下功夫改善公共理論课教学情况。这一重要批示直接促成了“05方案”的产生[18]。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就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系统论述,为思政课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5]。随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在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思政课的三次大调整中,“85方案”是以中共中央名义颁布,“98方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05方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05版”思政课教材编写大纲和最终教材均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制定、发展和实施落地。

(二)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不断增强

美国公共政策研究专家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一主体,由两个或更多的组团形成竞争性提议,效果会更好[19]。70年来,党和政府主动吸纳更多力量参与高校思政课政策制定,重视理论指导,政策制定越来越民主化、科学化。

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充分倾听基层声音。例如,195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研讨会,102名教师参会讨论,共同拟定“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两门课程的重点,讨论修正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原则与方法的几项原则》。2004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暨高校思政课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报党中央,为后来出台中央16号文件和“05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2017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建设情况大调研,建立了由2 516所高校的3 000堂思政課、30 000多份学生问卷所组成的全样本数据库[13]。70年来,调查研究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入,采样方式越来越科学,调查研究已成为重要政策出台的必要环节。

二是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注重发挥专家资政作用。198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纽带和得力助手。1997年12月,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后改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受教育主管部门委托,进行思政课建设决策的前期研究;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推动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成果等进行审议鉴定[1](P178)。2004年1月,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立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各学术组织尤其是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讨论设计,主动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

三是推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1952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列主义研究生班,为高校培养政治理论师资[1](P11)。1984年4月,教育部批准在南开大学等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探索培养思政工作专门人才。1987年9月,国家教委颁布《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开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1](P222)。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无到有,学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学者积极投身课程教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份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措施建议,深刻影响了政策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32

[3]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2003-12-08(01).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6] 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05):54-60.

[7]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19-12-15].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3-264.

[9] 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3-104.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0.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12]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07-27)[2019-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13]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情况介绍[EB/OL].(2017-12-06)[2019-12-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1206/sfcl/201712/t20171206_320708.html.

[14]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2018-04-13)[2019-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45.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76.

[17] 张领.江泽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34.

[18] 莫岳云,陈敏.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的历史经验[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09(03):100-102.

[19] [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庞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13.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Develop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UANG Yan

Abstract: In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formulated and issued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policy documents to ru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past 70 years, the policy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new policy is constantly produced, developed and replaced the old policy, and gradually moves towards perfection, maturity and basic finalizatio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oncerning policy value orientation exists in emphasizing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to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putting people first. The policy construction lies in emphasizing curriculum setting to focus on overall construction, gradually forming a complete policy system. While in terms of policy design mode, these characteristics lie in imitating and drawing lessons to scientific design, and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hinas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lways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and initiative of policy-mak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experts, scholars and front-line teachers.

Key Words: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

(责任编辑  李震声)

收稿日期:2019-12-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指数研究”(17BKS162);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17YBA432)。

作者简介:黄艳(1981-),女,湖南湘乡人,法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长沙,41008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以人为本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