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记录:幼儿工作坊活动的多元呈现

2020-04-06高琴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幼儿成长

高琴

摘要:微记录更强调蹲下身来看孩子,用心观察幼儿工作、生活中的细微处,记录幼儿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平常故事。幼儿工作坊活动的记录形式多样,教师可以用视频、便签记录,幼儿可以用画面呈现,家长可以用文字描述。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和师幼、家长的记录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记录;幼儿工作坊;幼儿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B-0064-03

一、微记录:关注微故事

幼儿的成长是以小步子递进的方式进行的,这种递进可以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过程中得到积累、丰富、提升,也可以在与操作材料不断选择、调整、试错的互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然而,无论是单个孩子的独自探索,还是多个孩子的联合行动,他们的成长点往往最终落在可能被忽视的细微处。回顾我们的日常记录,潜在意识里好像只有引发了幼儿强烈冲突、巨大转变的事件才是值得记录的。我们总是在寻找“超特别”的事件,往往对“微故事”的关注和敏感度不够。微记录更强调蹲下身来看孩子,用心观察幼儿工作、生活中的细微处,记录幼儿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平常故事。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和师幼、家长的记录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帮助。

在南京市江宁区学林东路幼儿园,每个班级教室都设置了专门的幼儿工作坊空间,面积约20平方米。不大的空间里设置了操作台、材料区、展示区、讨论区、记录墙等区域,充分满足了幼儿对生活的观察探究、操作创造、讨论交流、展示分享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尝试用微记录的方式定格幼儿不同的工作场景,以便回放幼儿的工作状态,解读、分析幼儿的工作内容,捕捉幼儿工作的精彩片段,展示幼儿的工作画面。

二、微记录的多种形式

(一)视频定格记录

視频录制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观察手段,一般都会整场录制,对录制的目的和人物没有指向性要求,有时仅作为一项材料进行收集。我们用微视频定格记录的方法,及时记录幼儿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视频定格记录的好处是可以反复播放或回放,帮助教师深度观察、分析,引导幼儿共同观摩,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回忆与评价。

如:扎染坊中,大班的几个幼儿在进行扎染活动,这种活动很少见,孩子们很感兴趣。我们用微视频的方式定格从捆、扎、染、洗、晾到最后装饰这一过程中幼儿操作的每个环节和步骤,观察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以及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聚焦幼儿“遇到困惑—共同商量—解决问题—合作继续”的过程,捕捉幼儿在工作中每个过程的推进,更好地帮助教师解读幼儿工作中的行为。

(二)便签快速记录

记录是教师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活动中教师需要关注、指导儿童,没有完整的时间去记录,也不可能每次活动都拍摄视频。便签记录的方式解决了随机记录的难题。幼儿开始活动前,教师准备好不同颜色、用于记录不同层面观察内容的记录用便签纸,并对工作坊中的不同区域和学生角色进行编号。幼儿活动时,教师在观察、指导的同时,随手在记录纸上记录儿童的行为、语言、动作和发现。

如:童老师在介绍了“棉花糖”活动项目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想去的工作坊。童老师先来到“糖果屋”,这时A、B、C、D四名幼儿已经来了。

A:“老师,今天我们想做棉花糖,可以吗?”

童老师:“可以啊!”

A:“那我们去洗手吧!”A带头在前,B、C、D跟随其后去洗手了。洗手之后,A拿出棉花糖机与材料盒,B、C、D拿来圈棉花糖的吸管。

A:“老师,请帮我们插上插头吧。”

糖果屋中,棉花糖的制作正式开始了。

A往棉花糖机中加入白糖。

B用吸管指着墙上张贴的棉花糖制作流程图和C在讨论着。

B一个个图片指着说道:“你看,这个要第一个插插头,然后加糖,这个是开开关,然后是转转转,然后用棒子转转转。”

C:“是的,你看这儿有A上次做棉花糖的照片。”随着C的指引,B、C、D都来到邻着的一面墙前。

A:“是的,我有好几张照片呢。”

D:“你看,这里还有我呢,这是我和赵老师做棉花糖的时候。”

A:“我要开机喽,D你看,我开机了,我要让他转一会儿。”

(三)日记描绘记录

孩子喜欢听故事,也会去说故事,让孩子通过记录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既能培养孩子对工作的耐心,也能激活孩子对工作的热情。因此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工作日记的方式描述当次工作的内容和过程,并与同伴交流,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讨论。

幼儿有着独特的记录和评价方式:不同的表情记录了自己的工作心情;工作用到的材料不会写,就用盖章的方式来记录;连续的画面最适合记录自己的工作进程。教师在幼儿记录的画面中聆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想法,探讨还需要什么材料来支持幼儿的工作坊活动。

如:在大班“冲上云霄”坊活动结束后,有孩子用绘图来描述放“降落伞”时的情景:

“大家一起喊1、2、3,再一同放降落伞。”

“我和小伙伴把两只降落伞缠起来,一同放下去。”

“我一人拿两只降落伞同时放。”

(四)亲子分享记录

亲子分享记录,是指幼儿完成工作故事记录后,与家长分享,家长将孩子的讲述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方法。从家长记录的内容中,我们看到每一个故事都记录着孩子真实的工作现场,记录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在亲子互动中,幼儿将自己的工作故事与爸爸妈妈分享,家长自主卷入孩子的工作,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亲子情感的浸润中茁壮成长。

如家长分享片段《烤绿茶味饼干》:

老师和我们用电动搅拌器分别搅拌好黄油+糖、黄油+糖+可可粉、黄油+糖+可可粉+面粉。我们开始做小饼啦!严、张、许三人取小面团做成小饼,并压一压。许说:别抢,轮流来。开始,我们取的面团太少,老师提醒我们多取一些。今天做的是绿茶味的葡萄干饼,要压上葡萄干。我们拿起葡萄干,开心地压在小饼干上。然后,将小饼干放在锡纸上,再一起放在烤盘上。小饼干出炉啦!我们一起把做的小饼干全吃完了!

三、微记录的“3W”

(一)Who,即“由谁来记”和“记谁”

教师是主要记录人,在记录幼儿工作的同时,也关注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事件。幼儿用工作笔记记录工作时的心情、活动内容、发生的事件,个体行为或集体、小组行为表现都可以是被记录的内容。幼儿在记录中得到成长,同时也辅佐教师收集资料。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最有力的协助者,可以帮助孩子将图画记录转换为文字记录,也可以记录孩子那些与工作坊活动有关,“没有在幼儿园表现、教师看不见”的行为,帮助教师更客观、全面地了解、评估工作坊活动。

(二)What,即“记什么”

教师和幼儿记录工作坊的工作内容、工作变化、工作中发生的趣事和同伴间的故事,关注的内容有:语言发展、兴趣方向、困难疑惑、矛盾纠纷,材料的提供、工作进展、心情描绘、困难帮助,工作坊环境、材料的变化,交往活动、共同合作、操作步骤等。家长记录幼儿在家工作的片段,对孩子的兴趣引导和帮助。

(三)Where,即“記录后安置在哪里”

1.以绘画和文字记录下来的资料,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收集和呈现:(1)张贴在专门设置的工作坊互动墙饰中。幼儿可以通过互相观看调整和修改自己的工作方法,体验到同伴的工作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工作。(2)收入文件夹陈列在班级中。家长可以随意翻阅,了解工作坊的进展与动态,适时地为工作坊提供帮助,注入新的血液。(2)收集在幼儿成长档案中。通过记录幼儿某一个阶段的成长经历,欣赏一学期的工作内容,让工作坊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2.以视频和照片方式记录下来的资料,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呈现:(1)布置成照片墙,或压在工作坊工作台板下。(2)通过手机、电脑展示。(3)发布到班级QQ群、微信群中。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Micro-recording puts more emphasis on squatting down to see children, carefully observing the subtleties of childrens work and life, and recording the usual stories presen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ere are various forms of recording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workshops. Teachers can use videos and notes to record, children can use pictures to describe, and parents can use words to describe. Teachers discover childrens needs in time through on-site observation and records of teachers, children and parents, and provide help for childrens growth.

Key words: micro-recording; early childhood workshop; early childhood growth

猜你喜欢

幼儿成长
让快乐与发展成为幼儿成长主线
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运用快乐体操助推幼儿快乐成长
浅析幼儿园剪纸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浅谈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结构活动促进幼儿成长探究
“祖辈帮帮团”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实践
论自信心的培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B
爱满天下,撑起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