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翻译在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译介中的应用
2020-04-06李坚严辰松
李坚 严辰松
【摘 要】本文分析在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译介中应用深度翻译的必要性,阐述深度翻译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合深度翻译手段在典籍翻译中的应用,将深度翻译与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一般介绍性文本相结合,运用深度翻译手段进行试译。
【关键词】深度翻译 非遗 传统技艺 译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5-0155-03
深度翻译旨在通过注释等手段在译文中增补文化信息,更好地呈现原文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广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文化魅力。译介这类非遗的介绍性文字宜采用深度翻译方法,将译文置于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这对于保留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文化特色,向特定英语读者生动地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实用价值。
一、在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译介中应用深度翻译的必要性
广西传统技艺造诣精深,且类别多样,涵盖布艺、竹编、造纸、制茶、制陶、食品、建筑等,是广西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优秀的生活智慧的集中体现。以翻译为媒介,向英语读者讲好广西传统技艺的文化故事,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传承,更能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质量和效力。然而,通过考察政府官网、博物馆等媒介,以及查阅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相关译本可以发现,目前的翻译存在文化诠释程度不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考虑两种文化、语言的差异,对于饱含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句采取直译,且不添加任何文化背景介绍作为补充,给没有中国文化基础的英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和障碍;二是出于各种原因,直接省译,造成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和语言色彩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流失,未能向英语读者深入诠释文化内涵。
为了更加生动全面地在英语世界展现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应用深度翻译,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文化和思想,努力消弭可能在译文中造成的缺憾,以满足特定英语读者想要体验“异域风情”的阅读心理。
二、深度翻譯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概念最早由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提出,指的是以评注或附注方式将译文置于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的翻译,是促进译入语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源语文化的翻译方法。深度翻译在形式上可具体化为脚注、尾注、夹注、双行小注、文内隐注以及序、跋、献词、后记、附录、术语表、致谢等。自提出以来,该概念的含义已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一般认为,只要译文比原文提供更多的信息,就属于深度翻译,甚至包括在译文中添加图片。
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对深度翻译的研究和实践都集中在典籍翻译领域。大多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典籍文本的深度翻译现象,总结深度翻译的类型和功能,或评述该方法在国内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与此同时,这一翻译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典籍翻译实践。张佩瑶教授的《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对深度翻译手段的运用最具代表性:《选集》总计有328条注释(不包括引言部分的18条),其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为译文正文提供了详尽的解释、背景材料及研究资料,既能帮助西方读者深入理解原文,也能帮助懂英文的中国读者以不同视角重新认识传统译论,或作进一步研究。
在广西民族文化译介方面,深度翻译应用较少,相关研究也屈指可数。王治国认为,壮族《布洛陀史诗》英译本是成功运用深度翻译方法介绍壮族文化的范例,提出译本中的注释不仅能帮助译文读者真正理解译文,还有可能让部分读者感受到原史诗中关于布洛陀文化、壮族文化、种族认同、文化冲突以及人物原型等更深刻的内涵。孙玮以贺大卫翻译的壮族经典《招魂》为例,分析了深度翻译在其英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他认为深度翻译策略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展现、解释壮民族文化活动,凸显原诗价值,而且能更好地促进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壮族文化,进而了解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以往学者和译者几乎都是以典籍为例探讨或运用深度翻译方法,这一方法在其他领域还较少涉及。
三、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深度翻译应用实例
笔者认为,深度翻译在广西民族文化的译介中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在翻译极富文化内涵的广西传统技艺类介绍性文本时,就可以采用深度翻译手段,以便将英语读者带入原文的文化和语境之中,激发读者对这些传统技艺的好奇心。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介绍性文本的目的是向英语世界介绍、传播广西独有的传统技艺文化,让英语读者可以不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制约,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涵。翻译此类文本,译者不仅应考虑其传播效果,还须考虑受众的文化期待与心理需求。因此,运用深度翻译手段加深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诠释,满足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具有可行性。以下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例1:
“墨师文”
笔者试译:
A set of ingenious signs marked in ink by craftsmen on a bamboo strip(also known as “Masters Ruler”(Jianggan) in Chinese) or on dressed lumber to indicate length,size,position,etc.
“笔墨”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而“墨师文”是侗族建筑工匠使用的一套独有的建筑施工符号,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精妙之所在。“掌墨师”用墨汁在竹尺(“匠杆”)或加工的木材上标注这些符号,表明长度、尺码和位置等信息。工匠们不用图纸,而是依靠这些符号进行施工。“墨师文”代代传承,自成一家,只有传承人才能熟练掌握和操作,其艺术性和文化性有必要译介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技艺的精妙。如只是直译或音译“墨师文”的字面意思,就无法传递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最关键的信息。现在的译文有望通过注释将有关技艺明白晓畅地传达给英语读者,很好地传递侗族木构建筑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例2:
壮锦历史极为悠久,壮族先民在汉代织出的“斑布”就是其前身。“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这是由于壮族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笔者试译:
Enjoying a long history in Chinese culture,Zhuang Brocade develops from “Banbu Cloth”(Streaky Cloth),a kind of cotton fabric woven with dyed yarns by ancestors of the Zhuang people as early as the Han Dynasty(206 BCE-220 CE).As the Zhuang people adore Phoenix as an auspicious symbol,“nine out of ten Zhuang brocades feature a decorative Phoenix pattern,which looks like the Phoenix coming out of the brocade.”
译文在充分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几处蕴含中国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注释,巧妙地融入背景知识的介绍。首先,“斑布”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内涵:古代色织布,利用各种色纱经纬相间,织成不同形式的条子或格子的棉布,又称“五色布”。翻译时,如果只考虑语言符号的对应,简单地把“斑布”翻译为Banbu Cloth,英语读者只知道这是一种布,斑布的特点和壮族先民织锦的工艺却无从得知。同时,译文还加注补充了“汉代”的起止时间,让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英语读者能够意识到壮锦历史的久远。除此之外,壮族先民以凤为图腾,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祭祀凤图腾的仪式;在壮族传统观念中,至尊的鸟是凤凰鸟。“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指的是壮族人民喜欢在壮锦中织出凤凰图案作为装饰,而且他们织锦手艺高超,凤凰图案活灵活现。如将句子中的“凤”直译为phoenix,不作任何背景知识补充,就很难让英语读者对“壮锦”和“凤凰”的关系产生文化联想,因此在译文中添加了凤凰作为壮锦装饰图案的事实,并将所增补的信息与原文明确表述的信息融为一体。
例3:
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取钦江两岸红土泥,经淘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而成。坭兴陶历史上主要集中于钦州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
筆者试译:
With the scientific name of Purple Clay Pottery,Nixing Pottery,is mainly made of purplish red cinnabar clay that only exists in Qinzhou(Guangxi,China). After washing,screening and kneading,the clay is formed into various shapes,and craftsmen engrave patterns onto the smooth surface,before firing and polishing to make the finished product. In ancient times,Nixing Pottery,was mainly sold on the Yuliao Alley in the south of Qinzhou,so this alley was named “Pipe Alley.”(Legend has it that a pottery craftsman named Hu Laoliu could make beautiful pottery tobacco pipes and he passed on his skills to others,which is the origin of Nixing Pottery.)
广西钦州坭兴陶器风格独特,其烧制技艺精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泥选用的是当地独有的紫红朱泥,因此译文将“独有”的背景信息补充出来,点明坭兴陶与众不同之处。因为原句前文并未提及钦州的具体地理信息,所以在译文中加注补充,主动向英语读者亮明身份。此外,很多中文读者都不了解“烟斗巷”背后的文化知识,英语读者就更不了解了,而且这个巷子名与坭兴陶的历史起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必要通过深度翻译的手段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使坭兴陶背后的文化也能“走出去”。
以上例子选自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一般介绍性文本,均采取深度翻译的加注手段,在保证原文信息不缺省的基础上,将文化背景知识添入译文,以使英语读者产生文化联想,激发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可见,深度翻译在这类文本中具有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介绍性文本不同于典籍,不宜大篇幅使用注释,否则会影响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得不偿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译者翻译时应学会把握深度翻译的“度”,充分考虑语境、读者需求、文本目的等因素,适当取舍注释的内容,既能在译文中保留重要的文化特色,也能保证读者阅读译文时的通晓顺畅。此外,像这类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的介绍,如能辅之以图片或视频,则传播的效果将更佳。
本文结合深度翻译手段在典籍翻译中的应用,将深度翻译与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一般介绍性文本相结合,通过运用深度翻译手段进行试译。此类文本中富有文化特色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等)、传说典故、历史等背景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容易陷入文化缺失、文化诠释程度不深的窘境,深度翻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Appiah K.Thick Translation[J].Callaloo,1993(4).
[2]曹明伦.当令易晓,勿失厥义——谈隐性深度翻译的实用性[J].中国翻译,2014(3).
[3]丘振声.壮族凤图腾考[J].社会科学家,1996(2).
[4]阮红波.民族文化特色词的深度翻译探幽[J].河池学院学报,2018(1).
[5]孙玮.贺大卫《招魂》英译本深度翻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6]王雪明,杨子.典籍英译中深度翻译的类型与功能——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为例[J].中国翻译,2012(3).
[7]王治国.《布洛陀史诗》对外传播的文化阐释与深度翻译[J].民族翻译,2015(1).
[8]张佩瑶.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9]周领顺,强卉.“厚译”究竟有多厚?——西方翻译理论批评与反思之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6).
【作者简介】李 坚(1994— ),女,广西苍梧人,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严辰松(1952— ),男,江苏丹徒人,博士,广西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实践研究。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