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思考
2020-04-06孙建军裴雷柯青李阳
孙建军 裴雷 柯青 李阳
摘 要:“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是大多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文科理念提出后,“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坚持与社会融合共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不断融入数智逻辑,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兼顾;勇于突破专业疆界,促进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的结合。面向新环境,“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坚持思维、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在坚守和传承的基础上历久弥新,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数智环境;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创新
Abstract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offered in the disciplin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fter the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was put forward, this course should innov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upholding the integration and co-creation with the society to promote the dialogue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ng the logic of data intelligence continuously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breaking the professional boundaries bravely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So in this new environment,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needs to fuse thinking,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insistently, keep up with the new era on the basis of persistence and inheritance,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ha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data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new liberal arts; talent development; teaching innovation
1 應势而生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
20世纪7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在美国政府部门[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有关部门出于适应全球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对外交流合作等需要,将“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随后又将“科技情报”等5个类似方向的大学本科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个专业[2]。自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成为拥有多个学科背景的交叉领域。在此背景下,国内图书情报院系纷纷应势掀起一股更名为信息管理系或者学院的风潮,原来的情报学概论、情报学基础等专业课程逐渐被“信息资源管理”类课程所取代,成为国内诸多高校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同时也得到一些商业管理背景院系的青睐,将其列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一员。
200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核心课程之一。一年后,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从事课程一线教学的老师齐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大纲研讨会,共同制定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为“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引方向。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将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在随后十多年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模块基本上以信息为中心,围绕着信息的概念、信息源、信息采集、信息组织和检索以及信息服务等相关内容教学。
直到近年来大数据研究、应用和发展的兴起,“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再次面临了改革的迫切性。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和社会、技术、人文结合紧密的领域,也在不断的和新环境、新形势进行有机的整合[3-4]。从内部环境来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人才需求、专业定位都在与时俱进;从外部环境来看,还面临着数据科学、智能科学等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渗透和扩张。尤其是在新文科的理念提出后,为面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新一轮挑战,如何让这个课程在坚守和传承教学理念基础上历久弥新尤为必要。
2 新文科对“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提出新要求
2.1 新文科与“信息资源管理”课程
新文科是近几年来讨论比较多的新思维、新导向,它主要起源于新工科的提出与推动。新文科建设本质上就是对传统文科进行重组,突破专业壁垒和学科局限,促进多学科互动,拥抱新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入到文科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之中,变革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4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将启动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研究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术发展。”2020年11月,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见,无论是思维理念、行动计划,还是具体的课程建设上,新文科都对新时代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前,在整个学科体系下,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并在新兴技术环境下逐渐演变成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尤其是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主要的教育研究机构都已经关注到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潜在人才需求,纷纷设立相应的学科院系和课程体系。“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本身也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涵盖内容广泛。目前,相关教学内容正在从传统的信息内容管理扩大到了数字化时代应运而生的大数据资源管理范畴[5],整个教学课程体系进入了创新改革的新阶段。当前提出的新文科理念和要求,在政策导向上为“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动力;而“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几十年的探索本质上也是新文科的路子,并与早期规划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方向遥相呼应,理应做到“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因此,“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如何主动回应新文科行动,把握数智新环境发展机遇,承担新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任,将新文科理念落实到“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施和课程内容建设之中,促进课程品质和转化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
2.2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变革
在新文科理念下,应积极撬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理念的变革,基于过去“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与社会融合共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信息管理学科尤其是图书情报学科培养的人才主要对口于科研机构、信息中心、图书馆等部门,很少能面向市场经济和实际应用需要。囿于时代的局限性,早期相关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丰富的实践土壤,只有在涉及到信息组织和检索实务等内容时,才从实践角度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动手练习的机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日趋成熟。然而,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植根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中,国外很多高校教师都有在业界兼职或者曾有过从业经历的背景,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师在实践工作方面是比较缺乏经验的,对于现实状况的理解大多是从各种文献报道中获悉,尤其在大数据相关实践中更是缺乏领域经验。因此,针对“信息资源管理”这类课程,应在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既注重对经典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传递、积累和延展,更注重利用这些理论体系分析信息资源开发、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政策、数据治理、数据价值转化等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应用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融入数智逻辑: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兼顾。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至今,很多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化的发展正在走向网联化、数据化、智能化,以知识、大数据乃至智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信息资源管理开发范式逐渐火热起来。在此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如何秉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思维,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与设计,是一个关键问题,而其核心就体现在对过去“信息类”教学和现代“数据类”教学的融合与延伸问题上。目前来看,在教学内容上,应尝试增加大数据和智能化环境下的网络信息资源质量控制、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驱动的洞察与发现、数据服务及用户画像等新主题,保障教学内容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接轨;在教学模式上,利用网联化和数智化的内在驱动力、领域关联力、场景搭建力等,利用好学情数据、教学数据、行为数据、评价数据等,采取兴趣与项目双驱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法,变单一教学目标为多元化教学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在面授课堂上采用教师讲授、探究式学习、专家报告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知识共享、数据开放等方向的红利,积极利用诸如MOOC平台、社科研究数据平台、数字人文项目等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素材,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兴趣导向。这些举措都可以有效的促进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增进师生思考与交流的兴趣性、主动性与积极性。
(3)突破专业疆界:促进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的结合。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需求,也是新文科的基本要求。“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一直是一门开放的课程,虽然不同院系设置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导向和重心存在差异,但始终都离不开对信息活动和数据活动的解读和揭示,而这其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学科知识的借鉴交流问题。因此,在新文科导向下,如何促进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叠加和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扩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应顺应时代潮流,聚焦于數据和信息的核心概念,在打造本土理论体系、方法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拓展到安全、金融、咨询、医疗、政务、传媒、用户体验等多个领域和方向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支持。如以图情档阵地为例,一方面需要避免同质重复的探索之路,相关课程建设既然依托图情档学科的教学体系,就需要厘清与其它学科相关课程的界限和关系,凸显特色,探索如何为本专业课程打上“信息烙印”的路子;另一方面,特别注重突破专业疆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兼顾“技术”和“人文”的特色,培养文理交叉的社会新型人才。
3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南京大学为例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建设正处在一个思维方式持续变革、技术不断革新以及人才培养日趋优化的时代。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教学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行,以下是相关课程建设发展的实践。
3.1 课程的基本简介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将“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一直作为专业准入课程和核心平台课程,自1998年开设以来,课程定位上从面向本院的学科平台课程扩展到全校通识课,课程建设上经历了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推出远程网络课程直至当前正在开展的翻转课堂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课程)的多维度、多模式的发展路线。在2020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二十余年的“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以下教学理念:反映信息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回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立足信息资源环境的新驱动以及培养适应信息资源环境的新能力。
3.2 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是一门涵盖面十分宽泛、包含了多个学科门类下的相关知识融合的课程,其学习的对象是刚进入专业知识学习的低年级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教学对象,无疑使得这门课程的知识模块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承担的角色和使命是使学习者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深刻认识到新环境下信息资源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使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这门课程的知识模块设计正是在课程使命和角色指导下,基于DIKW金字塔层次体系构建从数据到智慧的完整的内容体系。DIKW模型认为是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四个要素贯穿整个信息生态链[6],而如何理解新环境下各个形态的生长点,实现动能的转换尤为重要。传统的专业知识学学习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信息,即主要以文献资源为载体的信息环节作为源驱动力来进行教学指引。这种逻辑思维既忽视了信息生长的土壤即数据,又没有重视信息的延伸和发展。在DIKW视角下,我们将该课程的核心素养和核心目标定位在智慧层面,同时设置信息用户、信息交流等方向聚焦于知识层面,设置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等方向主要对应于信息层面,设置信息采集、信息资源分布等方向落实在数据层面,以此基于DIKW信息生态链诠释“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紧扣着DIKM模型中蕴含的动能转变和生长点的变化,提供了不少具有特色的知识模块。如在研究对象上,拓展了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引入大数据与智慧数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让学生能够接触学术前沿,了解数智环境与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碰撞带来的种种思维和应用场景的变化。图书情报学科对信息资源的关注起源于科技情报、科研信息领域,在大数据环境下,课程在该方向上积极引入数据新理念,关注科技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再如,在信息技术主题单元,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复杂多样、快速持续,对传统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方法都提出新的挑战。传统的数据来源单一、结构化、量级轻,一般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和并行数据仓库进行管理,这类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技术已无法满足大数据处理分析的基本需求,促使相关课程在设计信息技术知识单元时要积极应对。课程实践经验是突出强调信息技术的主流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主流性体现在主要给学生讲授符合时代潮流的、业界普遍使用的信息技术,而不是追求覆盖整个信息技术体系,帮助学生将学习重点和精力放在主要的信息技术上。前沿性强调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是当下热点技术的反映,如针对网络数据的爬虫技术和可视化分析技术,针对知识数据的知识关联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等。实用性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是要面向应用,用技术来解决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等。
3.3 课程的教学路径探索
(1)品味与趣味的结合:增强亲和元素。“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是一门导论类课程,课程自身具有综合性、偏理论、概念多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单纯的依靠概念灌输或者理论辨析是难以理解这门课程的精髓。为此,课程在向学生讲授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的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来提升课程教与学的品味与趣味。面向新环境,课程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知识的术语表达、现象解读、案例剖析、方法实操等进行亲和化改造,促进专业课知识的通俗化、浅显化、生活化等。
(2)现象与理论的结合:夯实理论素养。理论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才能具有思维上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才能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我们处在数智时代,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性使得很多周围的信息活动或实践背后蕴含着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为了更好引导学生强化理论意识、提高理论素养,课程很多的内容模块的讲解都是从日常现象(或事件)入手,由浅入深的逐步触及可能的知识理论。
(3)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洞悉理論本质。如果说从现象分析入手,能引导学生触及表象后面蕴藏的理论,那么基于理论的案例教学法则是深化学生对理论本质的理解,做到触类旁通。现象和案例围绕着理论为核心,一前一后、相辅相成,成为本课程教学基础理论模块的特色路径。在“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教学中,用贴近实际、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案例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本质的理解,将抽象的理论对应具体的案例,使其中蕴含的知识原理更容易理解与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方法与实操的结合:攻克技术壁垒。本课程具有文理结合的特点,一些技术或者方法的掌握也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大学生对新工具、新方法的接受能力已经远超过去网络资源不甚发达的时期,各种知识问答社区、技术论坛为学生掌握工具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各种新形态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层出不穷,如果仍着眼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工具运用,这只会导致事倍功半,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意识到在讲授方法主题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种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的原理、特征、应用场景及对方法的客观评价。课堂之外,则要求学生以实操为主,边做项目边学习,通过实战训练,真正掌握方法的应用。技术是驱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而一个具有优秀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人则要能熟练的判断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5)内容与场景的结合:融合知情意行。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活动,这也决定了相关的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将自身感悟融入到相关的知识学习中,面向场景的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场景化教学通过教学活动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创设一种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如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产品设计模块,就强调以用户场景为中心,以服务用户场景需求为目的。课程积极采用“内容—场景”模式,加大向场景的应用支持(如文旅融合场景、应急场景等),增强针对性,促进相关问题与实际工作和任务贴合,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6)目标与思考的结合:引领未来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指这门课传授给学生的既有的知识,“渔”则指运用知识思考的能力。学习“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的目的不能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见闻,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知识,而应该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将课程知识的学习设置于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由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组建相关的知识架构,学习隐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这正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观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在以后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时,也能够触类旁通,主动的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又不拘泥于理论本身,而是用开拓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具体的实践。
4 面向未来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思考
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变化的浪潮之中,而未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师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以及知识图谱因材施教等更多前沿技术和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扎根于信息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也需要面向未来创新课程教学,而其中一些关键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4.1 面向意义建构,重视教育教学中的思维突破
随着跨学科和大数据环境的推进,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正在经历一场巨变,并向着开放化、交叉化、全过程化、计算分析化等趋势转变,由此催生了更多的新命题、新任务。在这种思维驱动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建设也要紧跟時代的需求,面向更加全面、多维的课程意义建构,努力做到突破旧有的认识框架,形成学科新场景下的新思维模式。新文科导向的浮现为“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相关教育教学思维突破提供了一个契机,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资源观的改变。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和领域边界向前追溯到数据,向后则延伸到知识和智慧。信息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相应的我们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要向学生传导如何建立起新型信息资源观,强调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都纳入到信息资源观的范围,强调新环境下信息资源“大”和“智”的结合,实现信息链的动能转变。
其次,是应用逻辑的转变。理论和应用脱节一直是过去信息资源管理的诟病,为了强化实际应用,在新环境下强调“数据增值”和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是“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在“服务端”教学的重要任务。此外,“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还需要特别强调用户崛起时代用户至上的观念,强调从过去的信息拥有方向现在的信息用户方转变,注重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对用户的研究来创造价值、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效益。
最后,是人才培养导向的改变。高等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把学生打造成为知者(Knowers),也不在于把他们造就为行者(Doers),而在于更多地把他们造就为人,使他们在变幻不定的世界中能够深谋远虑,历经考验”[7]。同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不是要培养出一批只会背概念、记要点的应试型学生,而是要面向当下互联网时代、数智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需要面向新文科建设,紧跟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开放式的主动学习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时灌输式和被动学习局面,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4.2 促进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智慧融合,提升教学的人文向度
信息技术为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造成了一段时间内信息资源管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无不强调技术取向的知识观。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为信息资源的保存、组织、加工、分析和利用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以至于一度产生了技术至上的观念。这种观点无论是在图情档领域还是当今的互联网阵地都引起了学者的强烈批判。信息技术的效能和潜能诚然可贵,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技术早已不是单纯的“中立”,看似“价值无涉”的技术实则与人的本质密切相关,具有价值二元性[8]。因此,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考虑如何促使信息技术热度回归其合理的位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视野下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智慧融合,并特别关注提升教学的人文向度。
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们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扩展,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建立了新型的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又将人们从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不能因为信息技术驱动的迅猛发展而选择将其忽视。虽然翻转课堂、MOOC平台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用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教学不是隔着屏幕和网络进行冰冷的数字信息传输,而是一种有温度的活动。教学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主体,一方面,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并且依据这些规律因材施教,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成长。另一方面,重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加强职业认同和专业认同。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课堂不仅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前沿知识的课堂,还应是一个积极沟通、主动分享个人观点的课堂,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另外,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目标问题也是人文向度提升的重要方向。数字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而如何在数字时代认识到人类生存的规律是教学中致力关注的内容。如在一个更加互联的社会网络中,如何认识到社会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护个人或信息用户的隐私,这些都是关系人类生存的重要话题。我们还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研发过程也是在不断的推动人类脑认知功能的发展,增强人类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拓宽了人类应对各种问题的思路,各种新知识和新思维使得人们对一些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危机的预报和管控的精确程度在大幅的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以上种种,都离不开也很需要“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开掘和弘扬。
5 总结与展望
信息资源管理如今正处在变革和重塑的关键时期,现代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传统优势和承担的社会使命仍然没有改变。从相关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无论是思维上的突破,还是技术层面的革新,亦或人文精神的重铸,都需要我们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建设达到“建以致用”的目的。
实际上,“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牵带出的大背景是整个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问题。如何形成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思路,建构信息资源管理領域的话语权,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本土化、特色化和智慧化发展目标,这是未来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路径和方向。而通过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告知我们,未来的战略方向应该放在促进数据驱动、智能驱动等新命题体系兼容,建构信息链为基本定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整合框架与应用体系上。唯有如此,才能提升信息资源管理的话语体系,更好地支持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
参考文献:
[1] 肖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赖茂生.信息管理学科发展如何破解瓶颈悖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5):3-7.
[3] 韩丽华,魏明珠.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情报科学, 2019,37(8):158-162.
[4] 赵星,乔利利,杨洁.我国高教变革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影响[J].图书与情报,2019(6):18-24.
[5] 朝乐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2):26-42.
[6] 叶继元,陈铭,谢欢,等.数据与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探讨——兼及DIKW概念链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3):34-43.
[7] (英)罗纳德·巴尼特.蓝劲松,译.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8] 朱德全,吕鹏.大学教学的技术理性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18,39(8):73-80.
作者简介:孙建军,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裴雷,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政策、数据管理;柯青,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李阳,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急情报、信息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