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壁碳纳米管不锈钢网片电极去除水溶液中罗丹明B研究
2020-04-06朱汉权杨鲜琳李淑娟陈日耀刘耀兴
朱汉权,杨鲜琳,李淑娟,陈日耀,4,刘耀兴,4
(1.福建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浙江工业大学 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14;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4.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7)
染料废水因具有毒性、诱变性和致癌性,引起广泛关注。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1]、臭氧氧化[2]、生物氧化[3]等。物理吸附存在吸附剂再生及二次污染等问题;臭氧氧化存在对不溶于水的染料脱色效果差,COD去除率偏低等缺点;生物法存在中间产物有害、微生物不易存活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寻找更为高效的处理方法。
电化学法具有效率高、副产物少、反应易控等优点。在处理过程中,电极性能具有关键作用[4]。碳纳米管(CNTs)具有良好导电性、较大比表面积以及极高表面活性[5],在电子应用[6]、储氢材料[7]、催化材料[8]等领域大量应用。不锈钢网片(SSN)具有耐酸碱、耐高温、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因此本研究拟结合碳纳米管和不锈钢网片的优点,考察沉积单壁碳纳米管的不锈钢网片电极(SWCNTs@SSN)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N,N-二甲基甲酰胺(DMF)、罗丹明B均为分析纯;单壁碳纳米管(SWCNTs,比表面积大于380 m2/g,长度5~30 μm,孔径1~2 nm;不锈钢网片(SSN)。
pHS-3E雷磁pH计;85-2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QJ3005H高精度直流稳压电源;TU-181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OC-L CPH总有机碳测定仪。
1.2 电极的制备
1.2.1 SSN预处理 将SSN裁剪成6.5 cm×4.5 cm 尺寸,依次置于0.5 mol/L硝酸、丙酮中去除表面氧化物和油污,在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振荡清洗20 min后晾干备用。
1.2.2 SWCNTs的氧化处理 称取0.5 g SWCNTs于锥形瓶(硝酸∶硫酸=1∶3)中,在130 ℃电热板上回流加热氧化60 min,用超纯水多次清洗,至上清液为中性,得到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SWCNTs-COOH),置于干燥箱中烘至恒重,密封备用[9]。
1.2.3 电极制备 称取上述处理后的SWCNTs于200 mL DMF溶液中,超声分散24 h,得到SWCNTs-DMF悬浮液[10]。以两片SSN分别作为阴、阳极,平行插入悬浮液中,施加40 V直流电压,沉积5~20 s。携带负电荷官能团的SWCNTs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移动,并在表面沉积。沉积完成后,置于120 ℃干燥箱中,去除有机溶剂,得到SWCNTs@SSN。
1.3 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见图1。阴阳极均采用SWCNTs@SSN作为电极,极距为3 cm;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保持溶液均匀性,防止浓差极化;直流稳压电源提供恒定电压,并记录电流、电压。在0,5,10,20,30,45,60,90,120 min时取1 mL的水样进行吸光度测试,并计算罗丹明B去除率(%)、单位能耗。
图1 实验装置图
式中Ct——t时刻罗丹明B浓度,mg/L;
C0——罗丹明B初始浓度,mg/L;
Ut——t时刻应用电压,V;
It——t时刻电流,A;
V——溶液体积,mL;
W——t时刻能耗,kW·h/g。
2 结果与讨论
2.1 SWCNTs@SSN对罗丹明B的静态吸附
在溶液pH 8.0,罗丹明B浓度为200 mg/L条件下搅拌120 min,测定吸附后溶液中罗丹明B浓度,考察SWCNTs@SSN[m=(1.42 ±0.05)mg]对罗丹明B的静态吸附作用,结果见表1。
表1 SWCNTs@SSN对罗丹明B的静态吸附作用
由表1可知,120 min后,罗丹明B浓度从200 mg/L降至192.4 mg/L,表明SWCNTs@SSN对罗丹明B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吸附效果较低,吸附量仅为5.35 mg/mg(3.80%)。
2.2 电解质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在阴阳极为SWCNTs@SSN[m=(1.39±0.03)mg],极距3.0 cm,溶液pH 4.0,电压3 V,初始罗丹明B浓度200 mg/L的条件下,分别以5.0 g/L硫酸钠,5.0 g/L氯化钠作为电解质,考察电解质种类对罗丹明B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电解质种类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经过90 min,以氯化钠为电解质时,罗丹明B去除率为95%;而以硫酸钠为电解质时,罗丹明B去除率仅为18%。这是因为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在阳极上氧化生成氯气,部分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根极强的氧化性起到氧化作用去除部分罗丹明B,所以氯化钠作为电解质的去除效果优于硫酸钠。
2Cl--2e-⟹Cl2↑
Cl2+H2O⟹HCl+HClO
因此,后续实验选用氯化钠作为电解质。
2.3 氯化钠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在阴阳极为SWCNTs@SSN[m=(1.43±0.04)mg],极距3.0 cm,溶液pH 4.0,电压3 V,初始罗丹明B浓度200 mg/L的条件下,考察氯化钠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氯化钠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
图4 氯化钠浓度对能耗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罗丹明B去除率逐渐增高,当氯化钠浓度高于5 g/L时,去除率不再增高。经过120 min,罗丹明B去除率99%。这可能是因为,当氯化钠浓度低于5 g/L时,氯化钠浓度越大,染料废水电导率越高,导电性越强,同时更多氯离子迁移到阳极被氧化为氯气,与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提升去除效果。由图4可知,能耗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氯化钠浓度为5 g/L时,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较低的能耗。因此,后续实验选用氯化钠浓度为5 g/L。
2.4 溶液pH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在阴阳极为SWCNTs@SSN[m=(1.39±0.03)mg],极距3.0 cm,氯化钠5 g/L,电压3 V,初始罗丹明B浓度200 mg/L的条件下,考察溶液pH对罗丹明B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溶液pH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
图6 溶液pH对能耗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pH的增加,经过120 min,罗丹明B的去除率无明显变化,表明 pH对罗丹明B去除影响较小。
由图6可知,能耗随着pH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溶液pH为4 时,经120 min后去除罗丹明B所需能耗为0.011 4 kW·h/g,且具有最高的去除率(99%)。因此,后续实验选用溶液pH为4。
2.5 应用电压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在阴阳极为SWCNTs@SSN[m=(1.40±0.05)mg],极距3.0 cm,氯化钠5 g/L,溶液pH 4.0,初始罗丹明B浓度200 mg/L的条件下,考察应用电压对罗丹明B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7。
由图7可知,罗丹明B的去除率随电压的增加而升高,当电压高于3 V时,去除率无明显变化。经过120 min,去除率为97%。这主要是因为电场力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更多氯离子在电驱动力作用下到达电极表面被氧化,产生氯气与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
图7 应用电压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
图8 应用电压对能耗的影响
由图8可知,能耗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应用电压为3 V时,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较低的能耗。因此,后续实验选用电压为3 V。
2.6 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在阴阳极为SWCNTs@SSN[m=(1.40±0.05)mg],极距3.0 cm,氯化钠5 g/L,溶液pH 4.0,电压3 V的条件下,考察罗丹明B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9。
图9 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的影响
由图9可知,罗丹明B去除率随罗丹明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罗丹明B初始浓度高于200 mg/L 时,去除率无明显变化。经过120 min,去除率为98%,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浓度≤400 mg/L 的罗丹明溶液。
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图10为最优条件下,200 mg/L罗丹明B染料废水处理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图10 UV光谱图
由图10可知,初始模拟罗丹明B废水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大共轭基团吸收峰),处理后该峰消失。表明废水中大共轭发色基团的不饱和共轭键在次氯酸的作用下断裂,羰基键和苯氨基被破坏,罗丹明B可能被降解为其他无色有机物。
2.8 TOC去除
图11为200 mg/L罗丹明B染料废水TOC的变化。
图11 TOC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11可知,TOC随时间的推进而下降,经过120 min,TOC由3.036 mg/L降至0.28 mg/L,去除率达到91%,可知大部分罗丹明B已经被矿化为无机物。
3 结论
以SWCNTs@SSN电极电化学氧化去除水中罗丹明B,电解质为5 g/L氯化钠,溶液pH为4,应用电压为3 V时,经120 min后,对初始浓度为200 mg/L 罗丹明B去除率,TOC去除率及能耗分别为98%,91%和0.013 3 kW·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