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辅助疗效

2020-04-05姚金羽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姚金羽

【摘 要】目的:探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辅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予以观察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别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3h、6h、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佐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颇佳,有益于控制出血、改善预后、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辅助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24-01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发病率与病死率颇高的产科临床常见并发症。正常情况下,子宫收缩力会随产程进展而增强、时间延长、间隔缩短,最终为胎儿娩出提供助力[1]。但部分产妇会因宫缩乏力而致分娩异常,增大难产几率及死亡风险。临床治疗以按摩、用药等非创伤性手段为主,而不同药物在疗效发挥方面则不尽相同[2]。为明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佐治效果,现将我院60例患者分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6月到我院诊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63±2.71)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07±3.23)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顺产20例,剖宫产1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84±2.52)岁;孕周36~44周,平均孕周(37.88±3.34)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顺产19例,剖宫产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相对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于分娩结束后给予子宫按摩处理、缩宫素20U静脉滴注;观察产妇对药物的反应情况,若其用药20min后临床症状、体征仍未见好转则可重复用药[3];经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以控制出血;同时进行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療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给药途径视分娩方式而定,自然分娩产妇行宫体注射,剖宫产产妇直接行宫体肌注;用药15~30min后观察组患者反应情况,若药效不佳(症状、体征未见好转),可持续重复用药,药量最多不宜超过750μg。若以上治疗均无效,两组患者可通过宫腔纱条填塞止血。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情况。临床疗效评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级,显效:单次用药15min内,宫缩明显,收缩良好,且宫底高度轻微下降,产后24h内止血;有效:重复用药30min内,宫缩有所改善,出血量有所减少,产后24h内止血;无效:多次重复用药后,宫缩仍无改善,出血量未曾减少,宫底位置未有改变[4]。采用吸水垫及电子秤称重计算产后3h、6h、24h累计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x?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分别经临床有效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产后3h、6h、24h出血量分别为(361.12±156.43)mL、(182.34±46.72)mL、(151.24±46.41)mL;对照组以上时间点出血量分别为(441.32±176.79)mL、(266.68±68.25)mL、(196.15±55.42)mL。观察组产后3h、6h、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主选用药(缩宫素)及宫底按摩等柔和手段,但按摩易致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缩宫素作为止血药品为临床广为普及,通过刺激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以降低宫内血流量,但其药效作用于人体的半衰期短至2~4min,而一旦受体饱和后,即便加量也再难增效[5];且用量过大会增加水中毒风险,对患者预后康复较为不利。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前列腺素衍生物之一,通过钙离子媒介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以发挥子宫收缩作用;且该药半衰期很长(30~40min),进入人体20~30min后血药浓度便可达最高峰,故而能连续性收缩子宫平滑肌、压迫胎盘,以改善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快速止血。

本研究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相较于单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产后3h、6h、24h出血量更少(P<0.05)。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快速止血、改善预后、加速康复大有助益,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莉.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7, 15(04):56-57.

[2] 鲁琳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4):65-67.

[3] 何心贤.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124-125.

[4] 魏淑珍, 炳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05):58-59.b

[5] 俞泓, 周紫琼, 孙颖.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09):90-92.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