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爆发”——理解义和团运动的一个视角
2020-04-05赵加军金飞
赵加军 金飞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新教材,新视角,原因与结果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5-0048-06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课标”)没有提到义和团运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旧教材”)也仅仅以课文小字内容形式呈现。但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和教育部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新教材”)中,义和团运动均占据了较大篇幅。如何落实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本文拟就新教材“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课,从新旧教材对比着手,以求更好地理解统编新教材的新表述和新导向。
一、统编新教材对义和团运动的新表述
新旧教材在标题设置、正文安排、教学辅助环节设计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新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义和团运动有新的表述。
1.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原因和爆发地
新教材在导言中明确提到:“在某种意义上,义和团运动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并在教材正文中提到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显然,新教材注重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时段角度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前后贯通的角度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前因后果。新教材的表述也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而旧教材仅仅认为义和团爆发于甲午战后。
新教材认为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和直隶一带。而旧教材引入了一首民间歌谣“义和团,起山东”,认为义和团仅起源于山东。教材的变化是与学术研究新成果相一致的,如林华国教授指出,从起义的地点来看,“冠县十八村在行政上虽属山东省管辖;但在地理位置上是孤悬于直隶地域内的一块飞地;同时还要看到,起义队伍活动的地区除冠县十八村外”,还包括直隶的一些村庄,统计发现“直隶东南部义和拳斗争的总规模并不亚于山东”,因而他认为,“直隶省和山东省一样,都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①
2.关于清朝统治者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
通过梳理新教材,可以总结出清朝统治者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过程:剿灭—安抚—剿灭,政府态度的转变影响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衰。义和团原本是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清政府奉行剿灭的政策。后来由于西方偏袒维新派并阻挠慈禧的废帝立储计划,“导致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杀转向招抚和利用”,实际上,义和团是“慈禧及后党集团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可以利用的一张牌”。②在统治者的默许下,义和团运动迅速壮大。新教材还提到清朝统治者如何利用义和团:“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进而认为这种做法“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联军攻陷北京后,为避免列强归罪于慈禧,面对义和团法术的失灵,清政府在仓皇逃离之际痛下杀手,下令绞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最终,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3.关于义和团的迷信色彩与战斗口号
新教材没有回避义和团的历史局限性,明确提到义和团带有迷信色彩:“相信刀枪不入、降神附体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教材的表述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何义和团迅速走向衰亡,诚如张鸣教授所言,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术除了能适当鼓舞人心外,在战时“几乎是一无用处”。教材的表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那时的中国人会对一种原本子虚乌有的事情如此的虔信,而且是举国若狂的虔信,其实是不能简单地用中国人愚昧、落后和迷信来解释的……‘刀枪不入的神话之所以如此流行,当然前提是中国老百姓毕竟是有相信神话的传统”。①甲午战后的社会状况更是加剧了社会的绝望情绪。无法解决的现实状况,只能通过这种“神话”来排解。
新教材还介绍了义和团比较落后的战斗方式和战斗口号:“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新教材对“灭洋”口号的积极性进行了阐述,认为“‘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实际上表达了底层民众的呼声”。同时也提醒学生注意,“灭洋”也体现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口号也存在局限性,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抱有幻想,为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埋下了伏笔。
4.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新教材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在争取民族独立、粉碎列强分裂企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课后知识拓展栏目中,还有“侵略者眼中的中国与中国人”一题,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中摘錄了数百字,呈现了外人看中国的视角:“我们不仅要时时自我反省,有时也要看看侵略者是怎么看我们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当时在一份报告中写下的这段话,就发人深省: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后,遂成停顿不进之象。……而且数世纪以来,未有外敌严重压迫,以致养成一种不能战争之民族。……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这种编排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对于推动民族觉醒的历史贡献。而旧教材仅仅介绍了义和团运动的发起与廊坊阻击战,至于后来发展得怎么样、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什么意义则并没有介绍,不利于学生对义和团运动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材的变化是与学术研究新成果相一致的,如王先明教授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近代民族抗争运动的历史起点,推动了民族觉醒,还“以其愚昧的壮烈和失败的惨烈,成为近代中国民众的民族抗争运动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历史转折”。从民族意识转向的角度看,义和团运动应当属于“现代化运动”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不能认同“将义和团与现代化简单对立的观点”。②
二、用原因与结果的新视角
讲授义和团运动
因为新课标明确提到,“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试图围绕“总爆发”这个点展开教学设计,借助原因与结果的视角讲授义和团运动,尝试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总爆发”的原因——“总爆发”的表现——“总爆发”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前后贯通的角度全面看待历史发展的逻辑。
环节一:“总爆发”的原因
1.民众生计艰难
材料1:(义和团)成员多系贫苦农民、佣工、赤贫无产者、黄河一带拉船为生者、渡口撑船者、排水为生者、赶脚驴者、木匠、修伞者、厨役、卖烧饼者、卖馍馍营生者、贩卖笔墨者、卖竹筷者、卖红烟者、卖水烟者、习染坊生意者、开铁铺者、开客店者、已革粮书、营勇、文生教读者,还有众多饥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①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学生很容易看出义和团团民多数是底层民众。他们之所以走上暴力抗争这条路,是因为他们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遭遇了严重威胁。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通,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商品涌入和经济转型对民众生计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使得民众的生活“比过去更糟糕,旧式手工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失业人口急剧增加”,再加上天灾人祸,使得“哀鸿遍野、民不聊生”。②
民众生计非常困难,他们发现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所以民众对帝国主义的愤怒情绪不断加剧,终于在1900年全面爆发,推动民众萌生出一种反对外来侵略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沟通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职业,支配了成千上万人。于是,当义和团由山东进入直隶,由乡村进入城市之后,便燃成燎原之火”。③
2.民教冲突
材料2:教士享有治外法权,故而无所顾忌,恣意妄为;而不法教民则倚仗教会的庇护,抗官欺民,横行乡里……每逢案发,(朝廷)辄贬革当地官员,屠杀反教群众,赔偿教会损失,并再三下令保护教会……以牺牲国家权益和尊严来换取“中外相安”。
——夏春涛:《教案史话》④
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明显,在一些人看来,“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佛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⑤据材料2也可看出,西方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充当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面对民教冲突,清政府也无法采取有力的措施妥善解决。此外,一些地方“资源紧张、民风强悍以及社会关系复杂”,⑥容易出现群体性事件,民教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底层民众奋力抗争,维护自身权益。
3.自然灾害
材料3:老百姓非常可怜。将近一年时间里滴雨未下。土地荒芜,根本无法开耕,庄稼也种不上,地太干太硬。其结果是,许多中国人无事可做,陷入了饥饿、不满和绝望状态,他们……愿意加入任何组织……现在终于开始下雨了,如果大雨持续不断,我认为我们就再也听不到“义和团”了。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
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⑦
上述材料出自美国驻华公使的一份函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自然环境因素,帮助学生从天灾的角度理解民众的绝望心态。
相比洪灾,旱灾会带给民众极大的心理压力——“旱灾连续的时间越长,这样的问题就越迫切:什么时候下雨?干旱什么时候结束?它会结束吗?”⑧“随着干旱的不断延续,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绝望,烦躁和焦虑的情绪很容易在最后演变为大恐慌。”①新教材的材料研读中有义和团运动揭帖,其中有“天无雨,地焦旱”,可见旱灾确是义和团运动的诱因之一。
4.统治者的错误引导
材料4:戊戌政变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废黜光绪的计划遭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这些守旧派本就坚决反对“西学”,现在更加痛恨“洋人”,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力量,便想依靠义和团的“民心”“民气”……慈禧相信义和团的各种“法术”真能刀枪不入、打败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洋人,于是决定用义和团来杀灭“洋人”,达到废立的目的。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②
阅读上述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慈禧纵容义和团围攻教堂,冲击洋教,客观上为八国联军侵华提供了借口。因此,清朝守旧派,尤其是最高统治者要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灾难承担一定责任,因而,“八国联军战争既是列强悍然侵略中国的战争,又是清廷中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出于个人和集团的私利、肆意玩火而招致战祸的一场战争。对于战争的爆发,慈禧等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③
環节二:“总爆发”的表现
1.义和团斗争范围:声势浩大、席卷全国
材料5:在数月之内,(义和团)斗争的烈火从北京、天津蔓延到整个华北、东北等周边地区,并跨过长江、燃至南方各省,形成燎原之势,将近代反洋教运动推向了最高潮。
——夏春涛:《教案史话》④
义和团运动甫一开始,便得到了全国民众的广泛响应:“京畿东南各属,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的1900年,维新志士唐才常策动了自立军起义,“但并未形成牵动全局的浪潮”,孙中山则组织了惠州起义,但起义的硝烟“升起在广东一隅,又消散在广东一隅……没有突破历史的临界点”,而义和团运动则“影响全国而震撼中外”。⑥
2.义和团斗争方式:用落后武器英勇抗争
材料6:指出愚昧并不是为了嘲笑愚昧。万千来自下层社会的人们汇聚在神道观念之下,手执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勇敢地对抗帝国主义的火炮快枪,在这个过程里,愚昧会升华为悲壮。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⑦
面对天灾人祸,下层民众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寻求出路:“旧的生产力只能找到中世纪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找到中世纪的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⑧这就是依靠落后武器以及迷信思想去抗争。华北地区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加速了义和团运动的传播:“义和团所降所请的神祇都是老百姓心目中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他们来自民间戏曲、小说,特别是《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人物……这些人物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⑨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义和团团民伤亡惨重,但他们一直在英勇抵抗。聂士成牺牲后,义和团还在坚持抵抗。一名俄国记者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走在前头的小孩子举着大旗,上面写着‘义和团三个大字……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⑩这并非是作无谓的牺牲,而是表明:中国不会灭亡!
3.义和团斗争对象:反对一切洋事洋物
材料7: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他们不认识帝国主义,却认识洋人洋物,于是,所有的外来之物都成了痛苦的原因。以排外主义反帝,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话、洋服。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①
联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所引发的后果,以及中国社会发展到那时的基本情况,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中国遭遇的民族危机持续加剧,民众受到的迫害不断加深,以致武装“灭洋”的口号代表了多数人的呼声,“‘灭洋作为一个口号引人注目地同时出现于中国南北,表现了民众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深化……这个口号已经超越了个人命运、家族命运、乡土命运”。②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③以致他们反对一切外来事物,客观上展现了义和团运动的某些非理性特征。
环节三:“总爆发”的影响
1.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材料8: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④
尽管很多义和团团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们的英勇抗争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客观上使列强分裂中国的企图彻底破灭。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也肯定了义和团的光辉地位,他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蕴藏的中华民族的无限生机,认为《辛丑条约》并不会让中华民族完全沉沦:“种种惩罚性的措施能有用处吗?在殉道者的血液中难道不是有一种象不死鸟一样的力量吗?……终有一天绳索将被切断,塞子将从瓶口飞出去。”赫德甚至大胆预测:“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⑤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有充分活力的,12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坚实走在了自己的道路上。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材料9:天主教势力演变为一股左右地区政治格局的势头被遏制……义和团极其激烈的反洋教方式,瞬间产生了强大的震慑力,击破了一些中国教民假借洋人以自固的心态,阻止了中华民族的分裂,阻止了社会走向两极对立。民族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洋人、外人不可恃的心理……义和团实际终结了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进行的宗教殖民主义活动。
——吴宝晓:《京畿义和团运动研究》⑥
鸦片战争以后,在“坚船利炮”的庇护下,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肆无忌惮的文化侵略。义和团运动之前,直隶地区有教民4万多人,“4万多天主教徒,在传教士的带领下,通过跨州县联合行动的方式,完全可以形成一股蚕食乡村社会的蝗虫一般的进攻性力量”。⑦义和团运动之后,民教矛盾日趋缓和,传教士的嚣张气焰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遏制,国人的心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寻求国家出路。
3.推动国人救国思想的转变
材料10:当清廷也像当年洪、杨那样提倡“子不语”的怪力乱神时(即其行为已类洪、杨),多数士人便不再以为清廷可救亡和振兴中国……(朝廷)在思想层面既不能维持中国“正学”,又不能接受新学,实不能救亡故亦不足恃……朝廷不可恃的结论自然导致反满革命的行为趋于“正当”,一些原来还希望清廷能实行改革的士人开始转向革命,章太炎就是个明显的例证。
——罗志田:《从异端走入正统的“子不语”:
庚子义和团事件表现出的历史转折》①
义和团的迷信色彩推动了其力量的发展壮大,同时,迷信色彩也加速了其衰亡:“由于参与者都能成为神,都具有平等的地位,由宗教产生权威领导运动的可能性在义和团运动中就变得不可企及了,这是义和团运动组织薄弱的一个原因。当八国联军用武力大肆镇压时,义和团运动便如一盘散沙,溃泻千里,很快就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②义和团的迷信色彩也使得反迷信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成为晚清时期反迷信思想的一大动力。当时的报刊舆论积极撰文反对义和团迷信,开展破解迷信的思想启蒙运动,“正是基于对义和团‘倡乱的反思,‘反迷信话语才得以形成前所未有的声势”,使得“‘反迷信话语盛行于20世纪初年”。③
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气值得肯定,但其愚昧性亦不容忽視,也为八国联军侵华和签订《辛丑条约》提供了借口,进而使中国在深渊中陷得更深。因为腐朽和无能,清政府的号召力急剧下降,最终民众对政府丧失信心,进而通过革命的方式寻求民族出路:“‘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革命代表了民主共和对封建专制的历史否定。”④
“原因与结果”的概念是认识历史的有效视角,“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⑤历史是一个前后贯通、相互联系的过程,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义和团运动既是中国社会不断沉沦的结果,又是中华民族奋勇自救的原因。正确客观地认识义和团运动是本课教学重要的题中之义。
【作者简介】赵加军,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特聘专家。
金飞,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