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2020-04-04娄薇薇
娄薇薇
宁海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浙江 宁海 315600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联合应用甲钴胺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进行了治疗,取得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DPN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2~67岁,平均58.63±7.52岁;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6.58±1.32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5年,平均2.73±0.84年。对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0~68岁,平均58.26±7.95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6.71±1.4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2.69±0.8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中有关DPN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中糖尿病的标准,并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气虚血瘀型的标准:主症为四肢疼痛、麻木,神疲倦怠,下肢显著;次症为少言气短,口咽干燥,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脉:舌质黯淡或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涩或沉细无力。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肌电图检查结果存在神经传导功能异常;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卒中、颈腰椎病变、金属中毒、营养障碍等其他病因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②伴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③在进行本研究1个月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者;④过敏体质或对治疗中任意用药过敏者;⑤无法按治疗方案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降糖、控制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每日口服甲钴胺片(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26)治疗,0.5mg/次,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治疗,药物组成:黄芪50g,生姜、透骨草、鸡血藤、桑枝各30g,白芍、桂枝、大枣、川芎各15g。诸药先用中药自动煎药机煎煮至300ml,混入温水至4000ml,保持药液温度在35~40℃,药液超过踝关节以上30cm,1次/天。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自拟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包括主症(肢体疼痛、麻木、神疲倦怠),按病情轻、中、重分别为2、4、6分;次症(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苔和脉象等,按病情轻、中、重分别为1、2、3分,总分0~36分,得分与临床症状成反比。②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包括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及感觉功能等方面,满分19分,分值与患者病情成反比。③神经传导速度:采用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侧肢体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
1.6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患者相应症状、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为患者相应症状、体征得到减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70%;无效为患者相应症状、体征未见缓解,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证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分析处理分别应用SPSS 21.0软件中的χ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采用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28.38±3.58 28.64±3.46例数60 60治疗后14.51±2.35▲△18.63±2.67▲
2.3 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0 60治疗前11.83±2.38 12.24±2.14治疗后6.59±1.40▲△8.26±1.65▲
2.4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前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MNCV SNCV观察组对照组腓总神经32.83±3.67 42.33±4.26▲△33.15±3.56 37.14±4.0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正中神经40.55±4.27 46.89±4.70▲△40.26±4.14 43.17±4.43▲腓总神经36.28±3.59 43.28±3.85▲△35.91±3.44 39.24±3.67▲正中神经33.61±3.28 41.48±4.05▲△33.97±3.15 36.80±3.73▲
3 讨论
DP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高达60%~90%,以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远端疼痛麻木为突出特点。DPN发病机制可能与代谢紊乱、神经因子减少、血管障碍、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难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药物的副作用也导致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祖国医学认为,DPN属于“消渴”“痹证”范畴,《类证治裁》中载“诸气血凝滞者,久而成痹”,《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患者可见手足麻木,四肢凉如冰。本病病因为因虚致实,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恶性循环,导致阴阳两虚,且血瘀贯穿疾病始终。笔者认为素体阳虚或病久阴损及阳者,则血脉运行不畅,阳气难以到达四末,使得四肢血脉瘀滞,经脉难以有所养。治疗上应当采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为原则。
中药足浴是中医学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以经络传导学、藏象气血及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具体中医辨证采用具有相关药理作用药物煎煮取汁后泡脚,药液温度较高,增强了皮肤、穴位及反射区的吸收能力,经过经络传导,发挥有效的药理效应。在应用西药甲钴胺的同时,采用中药足浴,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系统血液供应。本研究对DPN患者采用自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进行治疗,方中君药为黄芪,补益固表;白芍与桂枝共为臣药,白芍养血活络,桂枝温经通脉,共同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祛除血痹;生姜、大枣养血和营,调理脾胃;川芎行气活血,燥湿止痛;鸡血藤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桑枝通经络,祛风湿;透骨草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全方共奏益气滋阴、活血通络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提示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治疗DPN患者,其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提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可以显著提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综上所述,气虚血瘀型DPN患者联合应用甲钴胺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显著改善,且中药足浴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容易被患者接受和长期使用,是DPN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