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察培训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担当作为

2020-04-03王艳敏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0年2期
关键词:担当治理体系教育培训

王艳敏

摘 要:检察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担当作为,主要体现在不断推进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根本在于增强检察人员的政治素质。教育培训是集中提升检察官政治水平、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政治智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课题的现实问题,提出必需把政治建设融入检察教育培训的全要素、全链条、全员;结合实际,探讨把政治建设的要求融入到任课教师、学员、课程、教材、教法、场景各个培训主体和教学环节中去的具体路径和做法。

关键词:治理体系 检察 教育培训 担当

“担”字原本写作儋,《说文解字》解释说:“儋,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何通荷,表“担荷”,指用肩膀担起东西。由此可见,“担”重在扛起、承担,首先是承担起与自己身份、责任相当的任务。对检察教育培训工作者而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体现在,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来思考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培训全链条,不断探索教育培训制度创新的路径,努力提升培训制度实施效能。

一、检察担当集中体现为推进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

制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破题之钥、奠基之石。

司法检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落实、执行司法检察制度的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体系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司法检察制度同步迈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思考研究如何以检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和检察职能的充分履行,自信、自觉、担当,以新时代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建设能力现代化。

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是具体的,需要落实到一件件检察产品之中。从供给侧的视角,通过打造优质的检察产品来体现担当与作为。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政法工作与检察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區,社会矛盾多发叠加、敏感而复杂。司法无小事,稍有不慎就造成“点火就着”,甚至演变成危及社会和谐、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的重大事故。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就体现为,如何在一件件具体的案件中, 守护人民群众可触可感可信的公平正义,递交一份份人民群众满意的历史答卷。

二、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根”在检察人员政治素质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力,其优越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就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效能。制度哲学有一个概念叫“制度空转”,看起来制度在努力地做功,但就是对现实社会产生不了影响,因为没有人在意它,没有人维护它,更没有人遵守它。现实中我们所熟知的司空见惯的“空转”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如一些人将制度记在本上、挂在墙上,却不执行、乱执行、执行不好,是“制度空转”;有些人只喊口号、不去落实,“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是“落实空转”;部分人遇到问题向上推、向上交,不去想办法、去解决,是“责任空转”;个别人碰到难题向下压、往下卸,不去帮着基层去克服、去解决,是“担当空转”;有一些人面对矛盾不敢触、不敢碰、向外推,不去直面、不去化解,是“作为空转”;也有这样的人,对于短期不见效的工作极力“回避”,工作往后拖,等一等、靠一靠、缓一缓,是“思想空转”。 [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度执行的重要作用,“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2]“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制度要起作用、发挥功能,都离不开作为制度实施主体的人的参与配合。如果在学文件、听报告和部署之后不当真,左耳进右耳出,即便把文件读得烂熟,写出来的体会文章“语惊四座”、“豪气干云”,因为没有入脑入心,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如何才能把检察制度规则变为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精心打造好每一件检察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造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就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政法队伍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我们讲政法队伍要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首先是政治过硬。”[3]“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张军检察长提出,要提升“整体司法能力”,从单纯的司法“工匠”转变为境界高、有担当有情怀的法治“大师”。而打造法治“大师”的根本在于提升检察人员的政治素质。张军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强调政治与业务要辩证统一,要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政治水平、政治觉悟、政治能力以及政治智慧,把政治素质列为新时代检察队伍三大素质建设首位。人的素质有多种,政治素质是基础性的,好比是导航仪,树木之根,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决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尽管党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但在不少地方仍旧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支持不够、指导不力。在思想认识上,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无关大局;在工作格局上,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考核体系;在人员配备上,把所谓“业务不过关”的人员或年龄较大的人员安排到政工部门。这样导致在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摆设,使得党员活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旅游休闲反而成为出发点落脚点喧宾夺主,导致形式和内容“两张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检察人员的履职,必须引起警醒,需要下大气力抓好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建设。

三、把政治建设融入检察教育培训体系全要素、全链条、全员

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给创新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任务与新课题。解答好这份卷子,回答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促进政治建设与检察教育培训深度融合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政治建设融入检察教育培训,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检察系统领导体制机制决定的,也是促进检察人员正確履职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教育课程理所应当是培训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上级院领导下级院,也只有通过政治和纪律的高度统一,才能切实保证和有效实现。检察人员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司法办案的政治、社会和法律效果。

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需要,贯彻张军检察长关于“政治就是业务,业务就是政治,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明确了“深度、力度、温度”的教学目标,提出把政治建设的要求贯彻到任课教师、学员、课程、教材、教法、场景、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并对思想政治理论培训进行了系列探索,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进行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加,严把政治关。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久,新开发的四门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均进行了集体备课,分管副院长亲自主持,院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对课程内容与形式严格把关。随后开发的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理念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课程,也都参加了集体备课。二是每个培训班次都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受训的全体学员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近几年内,全院教师开发了十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院规定每个班次都要安排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增强了学员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并用来指导工作实际。三是团队研发政治理论课程,凝聚教师集体智慧。2018年下半年,学院王卫东书记亲自带领,组成由十余名教师参加的研发团队,集体开发了新时代检察工作理念、形势与任务等课程。四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方面,从2017年开始,除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根据学员的需求,探索了双讲式教学,结构化研讨教学以及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即使是讲授式教学,也安排了研讨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尽可能充分调动学员积极参与的主体性。五是促进政治与业务相融合,避免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现象。针对检察工作实践中存在问题、针对学员思想实际困惑设计课程,改变以前政治与业务脱节现象,让学员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知行合一。六是突出“以学术讲政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上下功夫。注重政治性、学理性和实效性的统一,不只是讲政治上的大道理,而是分析透大道理背后的历史规律、理论真谛、辩证逻辑;在注重学理性分析时,又做到不淡化政治性,做到用鲜明的政治立场去材料梳证、理论演绎和逻辑推理;同时,避免坐而论道,而是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下面以2020年1月份刚刚举办的第7期检察机关党建培训班为例,来说明学院将政治建设融入教育培训的主要探索。这个班共计180余名学员,主要来自基层院。此次培训正值检察改革深入发展之际,检察机关基层党建工作迫在眉睫,如何以党建带动队建,进而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组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用导向,从五个方面环环相扣开展培训,把政治建设的要求渗透到方方面面。

第一,反复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把握政治建设核心要义。为了迎接班次的到来,在2019年底,项目组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张军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张军检察长在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以及新出台的《政法工作条例》《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把握党和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工作要求。

同时进行了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调研,比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领导、政治部负责党建工作的部门部进行了电话调研与沟通,对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有了总体把握。还对北京市一些检察院从事党建工作的领导进行了电话调研,了解到当前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与经验。

第二,深入把握学员需求,力求实现培训的专业化、精准化。为了准确把握学员的需求,我们设计了调研问卷,有针对性开展需求调研,共收到有效反馈127份,进行了分类整理,对学员需求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学员的需求有二个方面,在理论政策层面,主要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发展方向以及检察机关党建思路;在经验分享层面,主要想了解各个地方党建工作探索与创新,文化育检探索与实践等。

第三,坚持政治性、学理性和实效性“三统一”,科学设计教学计划与方案。在了解学员需求基础上,根据学员构成情况,开始着手设计教学计划。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新时代检察机关党建工作展开,授课形式包括专题讲授、经验交流、主题研讨、现场教学、破冰、论坛教学、双讲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即使是讲授式教学,也要求授课教师结合实际经验来授课,避免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为了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本次培训班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根据培训主题和需求调研结果,主要设计了三个单元的培训内容:第一单元,旨在使学员了解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以及检察机关面临的主要形势,提出的主要政策。课程主要包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第二单元,旨在使学员系统了解当前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及主要理论,提升党性修养,把握党建大局。课程主要包括:以政治建设统领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党建铸魂托举航空强国事业,到“明镜昭廉”反腐尚廉历史文化园进行现场教学等。第三单元,旨在使学员明确当前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借鉴经验,明确方向与路径。主要课程包括 “同频共振支部工作法”——办公厅党建工作创新经验介绍,新时代文化育检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采用多种现代培训模式,在身心愉悦中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本期班虽然仅有10天时间,但尽可能安排多种教学培训形式,首先是破冰与团队建设,打破了学员彼此之间心理的隔阂,为后来的研讨交流奠定基础。专题研讨,有助于学学相长,分享彼此经验,探讨共同面对的难题,加深友情。经验交流,主要是先进基层院介绍探索经验,起到典型示范的功效。现场教学,亲临现场体验。多种形式的教学,还有助于活跃班级氛围,张弛调节。

项目组提醒每一位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要留出半个小时时间与学员互动交流,为学员答疑解惑,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

第五,训后及时反思总结,为今后培训提供借鉴。培訓结束当天,项目组主持了学员交流总结座谈会,对部分学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查阅了学员考评表,及时了解到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意见建议。学员的建议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对业务部门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给予激励,提升党务工作者积极性,同时提高党建工作考核比重,切实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促使党建与业务有效提升。二是进一步实施好党务工作者素能提升工程。对党务工作者开展针对性更强的专业化分类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在培训模式上因人施教,重点加强党务工作者协调执行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分析研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三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轮岗交流等制度机制。绩效考核作为工作的指挥棒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一个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办法来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完善轮岗交流政策,在分类定岗的基础上,盘活检力资源,消除攀比心理,充实党务工作者人员数量,同时加强业务与综合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四是运用好从优激励措范。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现有的从优手段用好用足,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探索制定不同的奖励标准,以增强党务工作者对参与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

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很多学员发表感言。有位同学满怀深情地写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方知“中国之治”的伟大;“破冰”行动,消除了猜疑,融化了感情;政治建设统领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八个时代内涵务必牢记;文化育检,凝聚前进的力量;意识形态,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航空强国,注入自信的力量;机关党建引领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沟通有艺术,你有心,我有意,走直路,拐活弯;研讨交流,收获颇丰……。吾虽无“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之精神,但遵循“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之古训,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学员的收获是最大激励。对于学员的建议,进行了认真反思和总结,以便于在下一期班次中完善做法,积极探索出新时代检察机关党建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规律,真正能够提升检察机关党建水平和检察人员的政治素质,为促进检察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为实现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夯实保障。

注释:

[1]轩正:《坚决防止“空转现象”》,http://www.ykjt.cn/xwzx/2019-03/21/content-102953.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2月6日。

[2]习近平:《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 》,《浙江日报》2004年8月6日。

[3]习近平:《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9-01/16/content-535844.htm,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2月10日。

猜你喜欢

担当治理体系教育培训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