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冷泉亭景观变迁考析

2020-04-03

中国园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灵隐寺体量白居易

洪 泉

唐慧超

金荷仙

位于灵隐寺前的冷泉亭是杭州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风景建筑之一(图1),始建于唐元和年间①,至今已有1 200多年历史。这座山中小亭历经更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水中亭变为岸边亭,也完成了从风景建筑到人文景点的转变。这一转变极具代表性,反映了我国古代风景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风景营造中的审美嬗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冷泉亭的研究主要有对冷泉亭及其周边园林空间格局的研究[1],对南宋冷泉写仿现象的研究[2],对白居易《冷泉亭记》的解读和勘误[3-4],以及对冷泉亭楹联文化的研究[5-6]。而对冷泉亭演变历史的研究较少,不利于完整认识冷泉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历代文献和图像资料的分析解读,结合实地考察,回溯冷泉亭的变迁历程,并分析变迁背后的原因,希望通过这一具体案例加深对传统“风景建筑”文化属性和作为审美对象的认识,同时对当下历史景观的保护有所启发。

1 冷泉亭历史沿革与景观变迁

1.1 亭在水中——唐代初建

冷泉亭由唐元和年间杭州刺史元藇主持建造,位于灵隐寺前冷泉溪中。除冷泉亭外,在灵隐寺前东西向的山谷地带,还建有见山、虚白、观风、候仙4座亭子,它们合称“五亭”。唐长庆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经常出入灵隐的山林间,对冷泉亭情有独钟,于长庆三年(823年)八月十三日写下了著名的《冷泉亭记》,并勒石亭中,还题写“冷泉”二字悬于亭上。白居易虽不是冷泉亭的建造者,但通过这篇亭记将它隆重地推向世人,奠定了它成为一代名亭的基础。

在这篇亭记中,白居易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开篇即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通过逐级递进,将视线一路聚焦在灵隐寺前的冷泉亭,认为这里的山水形胜为东南第一,接着介绍亭子建造于“水中央”这一特殊的位置。就建筑而言,冷泉亭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②,并不以雄伟见长,但在五亭之中,白居易独爱冷泉亭,原因何在?从《冷泉亭记》推断至少有3个原因。其一,冷泉亭紧邻灵隐寺,位置显著,而且此地“撮奇得要,地搜胜概”,使得“物无遁形”,适合驻足观赏;其二,冷泉亭为水中亭,以“山树为盖,岩石为屏”,有“云从栋生,水与阶平”的景观体验;其三,在精神层面,诗人认为冷泉“粹冷柔滑”,可以除去“眼耳之尘,心舌之垢”,洗涤心灵尘埃。考察冷泉亭场地现状,其北为灵隐寺,南为飞来峰,南北两山之间空间狭长,冷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山谷间植被茂盛、大树参天,飞来峰朝向冷泉亭一面岩石裸露、怪石嶙峋。各种要素的叠加,使得冷泉亭落地于此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冷泉亭记》还交代了冷泉亭特殊的建设背景,前文提到的灵隐五亭并非一次建设完成,而是由历任官员分别建造的,冷泉亭则是最后建成的。白居易给予五亭高度评价,认为“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他作为“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转而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述而不作”可视为对风景资源的一种“软性”开发,揭示景物精要,赋予其品格,这正是白居易这样的文人名士所擅长的。明代《西湖游览志》的作者田汝成曾评价:“西湖巨丽,唐初未闻也。自相里君、韩仆射辈继作五亭,而灵竺之胜始显,白乐天搜奇索隐,江山风月,咸属品题,而佳境弥章。[7]”景物因人成胜概,经过白居易的品题和推广之后,冷泉亭逐渐成为西湖山林中一处重要的景点。

1.2 亭下思贤——北宋初期的传承

唐代以后,冷泉亭于吴越宝大元年(924年)经历了一次重建[8],建造情况无从考据,但从后来的描述可以推测,冷泉亭仍在水中。北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时视白居易为榜样,其行迹也多有相似[9]。他对灵隐一带的喜爱比白居易更甚,曾将冷泉亭作为临时办公场所。据南宋《梁溪漫志》记载:“东坡镇余杭……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则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分争辩讼,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以归。[10]”苏轼还在《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诗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冷泉亭的喜爱:

图1 冷泉亭位置示意图(底图引自www.mapbox.com)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屦随僧蔬。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苏轼思念前贤,也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表达对冷泉亭的重视,并在白居易所题的“冷泉”后续书“亭”字[11],成为一时佳话。

此外,考察当时关于冷泉亭的诗作,常常是借冷泉亭表达对白居易的思念,如北宋梅询在《冷泉亭诗》结尾处写到“不见白使君,烟萝为谁语”。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的冷泉亭成为当时文士思贤怀古的场所,开始成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点。

1.3 加亭与去亭——北宋晚期的2次建设与争议

北宋政和初年,张阁任杭州知州时也常在冷泉亭停留,曾“暇日宴客池上,徜徉不忍去”,并提议将冷泉水面扩大。僧人如璧在《新广冷泉亭记》[12]中对此事做了记载,交代了增广水面的缘由,认为在白居易之后300年间“士大夫有识者犹以池量狭陋,未足以尽冷泉之美”,实为憾事。张阁的扩池提议得到寺庙长老云公的支持,并付诸实施,于是“拆屋斫池,伐石为堤”,使得冷泉池“东西三倍其初,南北半之”,池面扩大后使得“累世未尽之奇一日呈露”。

扩池之后,张阁还命僧人惠云在冷泉亭前加建一座小亭,出现了两亭并置的情况,然而这一行为却遭到后任郡守毛友的批评。毛友(1084—1165)于靖康元年(1126年)任临安(今杭州)知府,他在《冷泉亭诗并序》[13]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昔人以为冷泉未极其妙,因加小亭其上,然冷然水光滃然山翠以故去者过半。予以谓不必加工,但去其尤赘者斯善也。如明镜中而加绘画,非不美好,所以为清明者逝矣,拂拭菑翳,旧观复还。”其诗云:

面山取势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眼界已通无碍物,胸中陡觉有真空。

试寻橹响惊时变,却听猿啼与旧同。万事须臾成怀里,我来阅世一初终。

毛友将“亭外安亭”这一行为比作明镜中加绘画,反而使冷泉之水遭到蒙蔽,于是将小亭拆除,使得“旧观复还”,恢复原先“一池一亭”的格局。细心理解毛友的观点,其实是对白居易思想的延续,在两山之间并不宽裕的山谷地带人工构筑已经足够,水面刚刚得到扩展,再加亭则显多余。张阁和毛友两任郡守一建一拆的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他们审美意识的差异。

然而“不幸”的是这段经历却在明代及以后的一些文献中被误传为毛友拆去的是冷泉亭③,或者讹为毛友将冷泉亭从水中移至岸边④,这一误解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有必要在此澄清。除了毛友本人的记录可以证明他拆的并不是冷泉亭,我们查阅与这一事件间隔更近的南宋《咸淳临安志》,其中“冷泉亭”条记曰:“政和中,惠云又于前作小亭,郡守毛友命去之。[13]”同样表明毛友拆去的是加建的小亭。

1.4 冷泉写仿——南宋皇家造园的源泉

南宋绍兴年间,人们对冷泉溪进行疏浚,并在冷泉亭附近建石闸,蓄涧水。当池水暴涨时,就会开闸泄水,这时溪水奔涌,水花飞溅,景象颇为壮观,人称“冷泉放闸”,久而久之成为灵隐寺边一道独特风景。杨万里的诗句“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描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象。此外,灵隐冷泉一带还是公认的避暑胜地,夏季城市的炎热与此处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

南宋时临安(今杭州)为都城所在,从帝王到王公贵族都热衷于营造园林。帝王们希望不用出城即可欣赏西湖美景,因此就在园林中模仿西湖山水。据记载,在大内后苑和德寿宫均有对冷泉景物的写仿[2]。周必大在《淳熙玉堂杂记》中也对德寿宫中仿建飞来峰和冷泉的景象有过记载,称灵隐寺冷泉亭为“临安绝景”,但是“去城既远,难于频幸”,于是“即宫中凿大池,续竹筒数里,引西湖水注之。其上叠石为山,象飞来峰,宛然天成”。宋高宗在德寿宫中“垒石觅泉,像飞来香林之胜,架堂其上曰冷泉”[14]。周必大还作《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云:“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描写的就是德寿宫冷泉亭(堂)。近年来,德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一写仿现象的存在,从复原的德寿宫平面图(图2)中可以看出冷泉堂与飞来峰之间的关系。这些写仿行为表明了当时人们对冷泉景物的喜爱,成为造园者心目中理想的景观原型。

1.5 冷泉猿啸——元代的风景整合

元朝统治下的西湖园林发展受到抑制,但民间的风景游赏活动并未停止,从南宋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生发出更大范围的“钱塘十景”,而其中就有与冷泉亭相关的“冷泉猿啸”,这一景名的提出是将冷泉亭与飞来峰下呼猿洞等景观资源整合的结果。成为“钱塘十景”后,出现了许多以“冷泉猿啸”为名的诗文和图画(图3),在传播过程中使景观意向逐渐固化。在冷泉亭中听猿啸、赏飞来峰成为此地极具特色的活动。

图2 德寿宫平面示意图,红圈内为冷泉堂(底图引自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705/t20170527_4052227.shtml)

图3 明代书籍《海内奇观》中的《冷泉猿啸》图[15]

图4 (明)沈周《飞来峰图》,图中亭为冷泉亭,由北向南望[16]

此外,随着游赏活动的深入,当时的人们还对西湖景观进行多角度的挖掘和提炼,形成一些独特的景观集称。元末明初凌云翰曾作《雪湖八咏》[7],分别为:灵鹫雪峰、冷泉雪涧、巢居雪阁、南屏雪钟、西泠雪樵、断桥雪棹、苏堤雪柳、孤山雪梅。其中《冷泉雪涧》诗云:

下有流泉上有松,诸山罗列玉芙蓉。垆头又酿谁家酒,屐齿应嫌此处踪。

汲去煮茶随瓮抱,引来刳木入厨供。涧边亭子无人宿,空使猿号昨夜峰。

“涧边亭子”指的当是冷泉亭,据此推测在元末凌云翰所处的年代,冷泉亭很有可能已移至岸边。

1.6 移址扩亭——明代的数次重建

明中期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1427—1509)于成化辛卯年(1471年)第一次游杭州时以画记游,曾作《冷泉亭图》(已佚),同行的史鉴将行游所见记录在《西村十记》里:“冷泉涧如一玉带,抱峰背流至。灵隐寺前有亭翼然临之,名与泉同。涧底皆小石平布,圆洁如凫雁子。泉轧其上,纹如织縠,声如鸣佩,使人目骇耳聋。”庚子年(1480年)五月,沈周再次游杭州时又作《飞来峰图》(图4)。画面下方所画四角歇山亭当为冷泉亭,再结合前文“有亭翼然临之”的描述可确定明成化年间冷泉亭已经移至岸边。明嘉靖万历年间画家孙枝(1533—?)描绘的一组《西湖纪胜图》册中有一幅《灵隐寺》图(图5),画作前景中即为冷泉亭,与沈周《飞来峰图》正好一南一北取景,可结合来看。观察建筑形式可以发现,孙枝所绘冷泉亭已由单檐升为重檐,与今制十分接近。

图5 (明)孙枝《灵隐寺》图,由南向北望[17]

图6 (清)雍正朝《西湖志》中的《冷泉猿啸》图[23]

冷泉亭移至岸边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山洪,在当时的文献中多有记载。明代季婴的《西湖手镜》中记载弘治十二年(1499年)灵隐地区山洪暴发[18],岸摧闸废,水面隘塞,连灵隐寺也受到波及。明末高僧雪峤信(1571—1647)的《修灵隐冷泉亭疏》[19]记曰:“去年,大风忽发,洚水横流,损我若干奇秀。应以此情诉于天帝,偿我修补如故,奈何殃及儿孙耶!”据记载雪峤信29岁出家,此文当著于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后。由以上记录可知,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年间,灵隐一带曾暴发过数次较为严重的山洪,并对沿路的建筑造成破坏,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冷泉亭不可能再建回水中,只能建于岸边。

此外,这一时期的冷泉池也明显缩小,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春游历杭州,记曰:“灵隐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胜,门景尤好。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亭在山门外,尝读乐天记有云……观此记,亭当在水中。今依涧而立,涧阔不丈余,无可置亭者,然则冷泉之景,比旧盖减十分之七矣。[20]”袁宏道对白居易所描绘的冷泉景象十分向往,但是眼前所见冷泉亭并不在水中,而且冷泉池宽已缩至一丈,与《冷泉亭记》所描绘的景象相距甚远。

除了位置变化,冷泉亭的体量也有变化。《雪堂集》的作者沈守正(1572—1623)在《重修冷泉亭疏》[21]中记录了一条重要信息:“唐时五亭错出于山、於木妙之间,制不宜大,大则失点缀之情。今四亭俱废,冷泉独揽其胜,小则不足以收烟月纳凉燠,亭仍今制是也。”考虑到灵隐五亭仅存冷泉,因此明代重建的冷泉亭体量较唐宋之时有所扩大,扩大的方式包括增加面阔和进深,以及变单檐亭为重檐亭。

明代的这些改变,并不影响人们对冷泉亭的喜爱。明末著名文人张岱曾于天启甲子年(1624年)在李茇位于灵隐的岣嵝山房读书,称“日晡,必步冷泉亭”,在《西湖梦寻·冷泉亭》[22]中有生动的回忆: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冷飔暗樾,遍体清凉。……夏月乘凉,移枕簟就亭中卧月。涧流淙淙,丝竹并作。……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

1.7 楹联问答——清代的冷泉文化

清代康熙南巡期间,曾将灵隐寺改名“云林寺”,并重修冷泉亭。乾隆南巡时亦到此游览、题诗。在雍正年间的《西湖志》、乾隆年间的《南巡盛典》等官办的方志典籍中均将“冷泉猿啸”作为重要的西湖名胜加以记载,并附图(图6)。

表1 冷泉亭楹联不完全统计表

围绕冷泉亭还衍生出一段颇具文字趣味的楹联佳话。清代冷泉亭楹联数量众多,且多与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一副楹联有直接关联。董其昌所题楹联为:泉自何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这一耐人寻味的发问,不仅点出了此地的两大特色景观——冷泉与飞来峰,而且引发了后人种种思考,并以答联的方式进行回应(表1)。冷泉亭楹联问答成为此地特色文化。

1.8 传承延续——冷泉亭现状

今冷泉亭建于冷泉池北驳岸之上,为四角重檐歇山亭(图7),实测台基长和宽均为10m,平面近正方形,三开间,共16柱,高约8m,体量宽敞,四周有坐槛。考察清末民初冷泉亭老照片(图8),今日建筑形制与彼时十分接近。亭内正间悬挂“冷泉亭”匾额,柱上悬挂多副楹联,包括上文所述董其昌的经典楹联:“泉自何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坐于亭中,可近观池鱼,中赏山间怪石,远望飞来峰顶。时至今日,冷泉亭仍是灵隐山路中游客主要的停留驻足点。

2 冷泉亭变迁中的权衡辨析

2.1 亭的选址权衡

风景建筑的选址极为重要。唐代初建时,水中立亭是冷泉亭重要的景观美学特征,与避暑、冷泉之名相呼应。白居易在《冷泉亭记》中的描述,更加深了亭在“水中央”的景观意向,并广为流传。因此,是否在水中成为后人点评冷泉亭的重要标准,而对亭移建岸边则多有惋惜之情。迫于山洪威胁,冷泉亭移至岸边实属无奈之举。在大量明代记载中显示,冷泉亭经历了多次被冲毁和重建,退居岸边是建筑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风景建筑落址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不仅要考虑景观需求,还要顺应环境的变化。

2.2 亭的体量权衡

图7 冷泉亭现状

图8 20世纪10年代的冷泉亭[24]

图9 冷泉池环境

图10 灵隐寺(左)与冷泉亭(右)

风景建筑的体量是营造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就冷泉亭而言,其体量与水面有直接关系。实测今日冷泉亭前池宽约19m,按古尺约为6丈,而且考察场地情况,似已达到场地允许的最大宽度。池的南岸即为飞来峰山脚,山石坚硬、坡面较陡,已无拓展余地(图9)。池北冷泉亭后紧接东西向步道,再往北则为灵隐寺界,也没有扩展的可能(图10)。因此,我们推测北宋政和年间扩池之后的宽度也为6丈,再根据《新光冷泉亭记》记载的“东西三倍其初,南北半之”的尺度关系,进一步推测唐代冷泉池宽为4丈。冷泉亭初建时的体量,根据白居易记载“高不倍寻,广不累丈”,即高约4.8m,宽接近6m(2丈)。则当时亭宽与池宽的比例约为1:2,确有“池量狭陋”之感(图11)。北宋政和年间池面扩大至6丈,为的是求得一个更为舒展的比例关系,此时的亭宽与池宽的比例约为1:3。另外,我们再对亭的形式做一定推测,常见木构方亭一般柱间距3m左右,而唐代初建时冷泉亭宽6m,因此它极有可能是一座三开间歇山亭,这也与历代绘画中的冷泉亭形象相吻合。

此外,冷泉亭的体量还受游览需求的影响。冷泉亭最初建造时并不是孤立的风景建筑,而是从属于“灵隐五亭”序列,因此体量不宜过大。而随着灵隐五亭中其他4座亭子的消失,冷泉亭原有体量则显得过小,因此在明代重建时,有意识地将亭子体量进行扩大,才有了现在的规模。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建亭时对建筑体量的确定考虑到了整体游览空间的需要,在更为宏观的视角下进行权衡的。

图11 冷泉亭变迁示意图

2.3 亭的存废权衡

冷泉亭作为一座风景建筑,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实属不易。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唐代灵隐五亭中唯有冷泉亭留存至今?使其留存下来的动力来自哪里?通过上文的梳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建筑与景点文化的强关联性。这种文化关联一旦失去建筑实物的依托,则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化积淀都失去了参照。冷泉亭链接了丰富的文化典故和人物故事,作为一种文化标志一直锚固在灵隐的山林之间,已经从物质的建筑跃升成为一种深厚的文化景观遗产。

在有了这种文化关联的必要性之后,延续一座建筑,还得付诸行动。在关于冷泉亭维修和重建的记载中,经常可以看到地方官员、灵隐寺僧、文人名士的“身影”,正是因为他们的大声疾呼和身体力行,才使得冷泉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破坏之后,仍挺立于冷泉溪畔,不曾湮灭。

3 结语

综上所述,冷泉亭自唐代初建以来,经由白居易的品题名扬天下,在北宋时历经扩池、加亭和去亭等一系列改易,南宋时成为皇家造园的写仿对象,元时与飞来峰呼猿洞整合形成著名的“冷泉猿啸”景观,明代历经多次重建,从水中亭变为岸边亭,建筑体量也有所扩大,清代则衍生出丰富的冷泉楹联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冷泉亭作为风景建筑在人和环境的作用下,其形式和位置被不断调整,以求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同时它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累积,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当我们谈论冷泉亭时,谈论的不仅是亭本身,而是以冷泉亭为中心的复合景观,它既包含风景建筑、山水环境,也包括各种与之相关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在对历史性风景建筑的考察中,应重视对其历史的追溯,探析变迁背后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历史性认识和建设经验,为景观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释:

① 相关记载中称冷泉亭为唐刺史元藇所建,但并未说明具体时间,据南宋《新安志》记载,元藇曾在元和年间任杭州刺史,因此推断冷泉亭建造时间应在元和年间。

② 《冷泉亭记》载:“(冷泉亭)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按唐代一尺约为30cm,八尺为一寻,十尺为一丈,可知冷泉亭体量。

③ 明嘉靖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三《委巷丛谈》中称“冷泉亭建于唐时,至宋时郡守毛友者乃拆去之,今所建又不知起于何时也。”并感慨“冷泉亭之景,白乐天极其褒颂,而毛君以为去之乃佳,好尚不同有如此”,实乃误解。

④ 清《西湖志》《西湖志纂》等称“宋郡守毛友以水中作亭如镜中加绘画,因拆去之,改建岸上”。均沿袭了《西湖游览志余》的说法,并认为毛友将冷泉亭移建至岸上。实乃误传。

猜你喜欢

灵隐寺体量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早春(节选)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年度增长37%,体量达1.2亿! 这家资深动保专业户是如何“玩转”市场的?
让自己强大
灵隐寺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