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分析

2020-04-03秦玉红于农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标本合格护理人员

秦玉红,于农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29)

免疫检验可为临床疾病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精准的数据支持,因临床检验特异性较高,其对检验精准性的要求较高,于免疫检验期间探究适配的检验手段及检验管理方式尤为重要[1]。为了确保免疫检验开展的有效性,明确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并于检验开展前开展针对性、预见性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医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检的500份检验标本为研究指标,以2018年9月为分界,分界线之前的250份为对照组,分界线之后的250份为研究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50份标本未进行质量控制,对其发生的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制定针对性对策干预,以便开展质量控制干预,主要探究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患者自身因素、送检环节及检验人员素质等指标,并于2018年9月开展质量控制,比对质量控制干预前后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对课题收集数据实施细化分析,将P<0.05设定统计学标准差。

2 结果

2.1 两组标本不合格比例分析 对照组250份标本中不合理45份,约占比18.0%,研究组250份标本中不合理4份,约占比1.60%,组间差显著(P<0.05)。

2.2 两组49份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 详见表1。

表1 两组49份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

3 讨论

课题数据反馈,对照组标本中不合理比例显著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主要涉及护理人员、患者自身因素、送检环节、检验人员素质等四个维度,与采血时间、采血技能、饮食情况、心理情况、用药情况、送检时间、转运情况、检验项目合理性及报告单填写规范等因素。临床需加强标本规范化采集及合理使用指导,提高护理人员的采血专业技能,加强护理人员对免疫检验不合理因素的了解,安排与适宜的时间进行标本的采集,正确使用止血带;于采血过程中坚持无菌操作,按照合理的采集流程进行操作[2];于采血之前加强患者健康宣教,要求了解患者空腹情况及药物使用情况,避免采集无用标本;要求标本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加强检验条件及检验室内的管理,确保于最佳的检验环境下进行操作,将待检标本放置于科学的环境下进行保存;要求实验室内的药物检测浓度符合联创实验的标准,并于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说明书进行操作[3];在了解无已知的风险下进行操作,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操作,要求使用的试剂在使用期限内,试剂严格按照配置要求进行配置。对检验结果进行专业性核对,确保检验标本信息化合理,并依据其条形码等技术进行信息反馈;联动多学科开展专业化管理,并建立良性循环模式,确保血液采集的有效性[4]。

综上,免疫检验标本临床影响主观因素较多,可通过开展质量控制管理方式,最大程度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开展高效、精准的免疫检验。

猜你喜欢

标本合格护理人员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