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

2020-04-03唐玲玲黄恒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全程我院产后

唐玲玲,黄恒

(深圳大学总医院产科,广东 深圳 518055)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临床治疗常见疾病,产妇在娩出胎儿后24 h内总出血量超过500 mL可判定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可能对产妇预后情况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尤为重要[1]。既往产妇分娩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护理,但长期研究发现,常规护理方案的应用对产妇产后出血无明显改善效果,近期有学者提出,全程陪护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分娩结局,降低其出血风险,应用价值显著[2]。此次研究笔者为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常规护理与全程陪护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的差异,共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近期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产妇年龄范围22-30岁,平均(26.05±3.1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8.25±1.17)周;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21-30岁,平均(26.17±3.05)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38.15±1.20)周。两组上述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年龄均≥18岁,意识清晰,对研究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产时检测及其他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陪护,具体护理方案包括:①告知产妇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疼痛情况及注意事项,指导产妇缓解疼痛方法,并密切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降低其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感觉。②第一产程时对胎儿心音及产妇宫缩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出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③第二产程时协助产妇进行合适体位的选择,并每隔15 min对胎心进行1次检测,对产妇宫缩现状进行充分观察,宫缩困难的产妇可适当使用缩宫素,另外还需适当予以产妇一些食物进行体力补充。④胎儿即将娩出后对产妇会阴扩张程度进行分析,针对扩张程度较低的产妇需可采用会阴切开术进行辅助生产。⑤生产后对产妇宫底高度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观察,针对出血量较多的产妇可进行药物止血处理,并在产妇分娩后做好保暖措施;帮助母婴接触,指导产妇进行正确喂奶操作,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情况发生过。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 h内出血情况及2-24 h出血情况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分析,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后2 h内出血率及2-24 h出血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对比[n(%)]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常见并发症,主要由宫缩无力、产道及会阴部损伤及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该症状的发生对产妇产后恢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出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安全[3],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合理制定干预方案尤为重要。

此次研究笔者为明确全程陪护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共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程陪护的应用明显降低了产妇产后24 h内出血风险。通过对其他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为:全程陪护干预方案的应用可通过与产妇的密切沟通交流缓解其负面心理情绪,避免产妇因焦虑情绪产生宫缩乏力及产程时间延长等现象,进而降低子宫出血风险;同时,全程陪护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产妇分娩情况进行了密切观察,针对产道及会阴部损伤的产妇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产后出血情况发生[4]。总之,针对自然分娩产妇,相较于常规护理,全程陪护的应用明显更加关注产妇分娩状态,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可及时发现,因此各项干预措施及处理方案也能更快地实施,产妇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降低。

综上,全程陪护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同时,对其分娩结局及分娩后自身恢复情况的改善效果较好,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全程我院产后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