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2020-04-02冯少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春和景明岳阳楼记岳阳楼

冯少清

《岳阳楼记》短小精悍,气势不凡,耐人寻味,是一篇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散文。这篇文章以立意和文笔取胜。王毕之说《岳阳楼记》、岳阳楼、苏子美的书石、邵竦的篆额“世谓之‘四绝”。

《岳阳楼记》的作者叙述事件,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就像画家描绘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样,有惊人的技巧。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境。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的岳阳楼,飞檐画栋,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这座建筑物,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登上岳阳楼可远眺洞庭湖全景,描绘洞庭湖的景色,作者只用“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二十二个字,但洞庭湖波澜壮阔,雄浑广大的气势,历历在目前。“衔”和“吞”两个绝妙的动词,一个说明了洞庭湖和远山的关系,一个说明了洞庭湖和长江的关系。由于用词准确,竟把死的地势环境写成了活的形象。这一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全神贯注地欣赏这人们所爱慕的风景名胜了。这时,我就因势利导,和他们一起接下去欣赏湖上两种不同的美景。随着作者的语言描绘,一幅阴惨悲壮的洞庭湖画面展现了:绵绵密雨,经久不息,阴风怒号,掀起巨澜狂涛。太阳、明星隐去了光辉,山岳藏起了踪影,商船因惧怕“樯倾楫摧”而匿迹,虎狼因临近暗幕而啸啼。这景是多么的沉重、悲壮,扣人心弦,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壮烈之美。

如果说在阴惨的变景中,学生得到了审美的感受,使他们的心情受到压抑,那么,接着而来的春和景明却使他们无比愉悦。洞庭湖“春和景明”一段,只用六十六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栩栩如生的洞庭春光和洞庭湖月色两幅图画。春日洞庭,万千美景,从何写起?作者没有面面俱到,泛泛叙述,只捕捉了几种能够表现洞庭的春光最具有特征的景物加以描绘,使描绘的洞庭湖春光远胜实在的洞庭湖而引人向往。如写白天洞庭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的景色,用“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八个字,“一”和“万”把蓝天倒映于绿水,碧水远接于青天,水天一色,漫无边际的开阔境界,鲜明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有用“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六句话,描绘出了一幅声、光、色交织成的恬静而优美的月光夜景:天空一片晴朗,明月照着水面,波光粼粼,如金龙戏水;静静的月色射进湖心,如美玉沉入水底。这自然界的美景多么令人陶醉啊!学生心灵中一种轻松、恬静、开朗、欢愉的美感油然而生。

然后从景中体验“迁客骚人”生发的情。本篇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景交融,情寓景中。为了引导学生对“情”的深入理解,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讨:“为什么同在一个岳阳楼上观景,‘迁客骚人却會产生‘感极而悲和‘喜洋洋两种不同的感情?”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理解了在阴惨之变景下,“迁客骚人”“忧谗畏讥”,考虑的是自己的仕途遇险,受排挤,遭贬斥,背井离乡,旅途艰辛等种种苦况,所以“感激而悲”。“春和景明”之景,触动感染了他们,由此产生出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情感。

最后从作者所推崇的人生境界中升华崇高的美的理想。对上面的“情”作更深一层的体验,学生就会发现“迁客骚人”的情虽然因景而不同,但其基调是一致的。这就是:悲因个人失意而悲;喜,因个人宠辱暂忘而喜,都没有跳出个人遭际而触动情的狭小圈子。故不被作者所肯定。那些“以物喜”,或“以己悲”的人,都不过是在关心个人的得失而已。那么人生的态度应该怎样呢?鼓励学生继续探讨。应该象“古仁人之心”,不因环境的好坏,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而应忧在一切人之先,乐在一切人之后。这就是作者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到此,我不失时机的启发学生: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以历史唯物主的观点作具体分析,既不任意提高,也不一概否定。作者无论是“忧其民”,“忧其君”,还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从当时的历史情况和道德准则作为出发点的。另一方面,又必须让学生懂得,作者所提出的思想准则和所追求的思想境界,不仅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就是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应该使学生懂得,凡是以个人利害得失为转移,这在一个封建时代文人眼里也是可鄙的。我们的思想不能不如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我们应该以共产主义道德严格要求自己。经过讨论,学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振兴中华,奋发进取的人生理想得到升华,达到了预期的审美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春和景明岳阳楼记岳阳楼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孙高华
春和景明 鸟语花香
拥有一种“超能力”
且待春和款款行
诗“画”岳阳楼
观五朝岳阳楼
倒春寒
基于语料库的《岳阳楼记》英译本译者风格分析
《岳阳楼记》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