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彰显育人价值

2020-04-02曾琴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问题导向

曾琴

摘要:為了响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立德树人融入课堂势在必行。数学教学应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电话计费问题”教学应把握三个关系,坚持问题导向,揭示电话计费问题背后的数学学科思维、方法和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关键词:数学学科思维  育人价值  问题导向

一、基于价值判断的教学分析

(1)分类讨论、方程建模背后的学科思维、方法和价值是学科育人的重要资源。据了解,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教学行为与育人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明确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定位,理顺育人目标,肯定育人价值,充分开发数学学科的育人资源。例如,在“电话计费问题”教学时,教师应具备知识的整体观,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串,让学生在处理知识的时候产生思维冲突,加强理解,最后完整深刻地处理知识,即学生不仅是会做“电话计费”这种类型的题目,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分类讨论方法和方程建模思想,体现数学学科的广泛性和价值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感,从而转识成智,以文化人,彰显育人价值。

(2)问题导向让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建模探究“有路可循”。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三章最后一课的内容,探究难度较大,实用性较强。在此之前,在学生已学习了代数式、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后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材——电话计费问题,也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开放性。设置这一探究的目的不仅是解决这个具体问题,而且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建模解题”的过程,渗透建模思想。本节课中的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综合性问题时的重要策略,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学习,让学生在教师、同伴的追问中不断深入问题本质,获得方程模型建构和方法探究的路径,体验其背后所隐含的学科思维、创新精神和应用价值。

(3)设计思维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有成功感。能动学习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活动,而是通过活动深化学习,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1]在“电话计费问题”这节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指向性思维活动,设问“从探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从探究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学生在互相合作、小组讨论、彼此激励、共同反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找到合适的分段点,然后建立方程模型分类讨论,从而得出整体选择方案,而且可以获得更加普适的知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思考

(1)教学要处理好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显性知识,还要渗透隐性知识,让学生逐步去吸纳。也就是数学课堂不仅要关注概念、定义、定理、性质等显性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凝结在显性知识背后的数学思维、方法和价值等隐性知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最好的证明。记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遗忘,但方法技能却永远不会忘记。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用自己的大脑、情感、知觉器官去思考、体验,才会领悟其中的隐性知识,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喜悦,产生幸福感和成功感。

(2)教学要处理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教学时,我们有必要处理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教师直接提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还可以是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畅所欲言,培养语言沟通的能力,又通过彼此的交流合作,最终解决问题。

(3)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学生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只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自身在学习后比学习前有进步,收获成功。

罗增儒教授指出:“重视学生参与,组织合作学习,体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探究活动是综合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2]总的来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让他们独立思考,体验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渗透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的育人价值才是最终的目的地。

参考文献:

[1]王华.坚持问题导向,彰显育人价值——以“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8):20-23

[2]杨慧园.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8):30-32.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问题导向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试论中学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