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
2020-04-02张君
张君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一区,河南 郑州)
0 引言
随着国家老龄人口的增加,脾胃病科患者中老年数量日渐增多,给临床护理带来挑战。老年患者由于其各项身体机能处于衰退期,敏感性及耐受性均较差,院内存在安全隐患较高[1]。从目前临床护理情况看,多采用常规护理,对于安全隐患防范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发生意外较多,给患者身心带来二次伤害,也影响医院的对外形象[2]。本文分析探讨脾胃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本院肝胆脾胃病科一区临床护理资料128例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12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64例患者,即基础组和安防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情况
1.2 方法
基础组患者被施以基础的常规护理方案,安防组患者则被施以常规护理联合预防安全隐患护理方案。
基础组:围绕患者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护理指导,主要措施为[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指导用药;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及呼吸情况;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及舒适。
安防组:围绕预防患者院内安全隐患展开护理。主要措施为:一是分析院方存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4]。①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首先是个别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练,导致护理操作或某些仪器使及不规范,并由此导致患者异常反应,甚至导致突发紧急状况等;其次是护理人员因工作责任心不到位,导致发生各种安全事件;第三是脾胃病科疾病种类繁多,大部分患者多需合并用药,从而增加了用药安全隐患。②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首先注重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定期组织其培训及学习;严格规范护理人员临床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护理人员需将正确的服药时间、方法等告知患者,严格检测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二是分析因患者病情因素而致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5]。①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老年患者由于其各项身体机能处于衰退期,敏感性及耐受性均较差,院内存在安全隐患较高。②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为防止患者坠床,增设床挡;为避免出现褥疮、呛咳、误吸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对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为避免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加强对患者陪护等。三是分析因患者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不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6]。①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住院治疗期间,由于个别老年患者缺乏亲人陪伴,再加之受疾病痛苦折磨,心理波动较大,常出现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医生治疗配合度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增加护理难度。②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护理人员主动联系患者家属,引导其参与日常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度,尽可能消除其心理包袱,提高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情况。主要指标有:用药因素、规范化操作因素、患者病情因素、患者心理因素。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安全隐患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指标数据,以P<0.05时,说明组间指标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情况
见表2提示,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均有所降低,且与基础组相比,安防组患者发生安全事故更少,且P<0.05,说明组间安全隐患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安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基础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情况对比[n(%)]
表3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n(%)]
3 讨论
从以上探讨可知,脾胃病科疾病在临床上具有治疗难度大、发病率高及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尤其是老年脾胃病科患者的护理更具特殊性,其护理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发生医疗纠纷。
本次分析探究中,将预防安全隐患护理应用于其中,通过充分分析各环节中存在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确保患者院内安全[7]。
综上所述,给予脾胃病科老年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再施以预防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院内安全性,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得到患者充分肯定,为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该护理方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