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术的影响
2020-04-01居跃雪
居跃雪
【摘 要】 作为一项集技术与战术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形式,篮球运动受到了众多高中生的青睐,但是篮球运动本身技战术发展建立在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基础上。离开了强健的体魄,篮球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发展。本文在对高中生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术影响的表现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身体素质训练策略。
【关键词】高中篮球;身体素质;篮球技术;训练策略
篮球是一项深受国人青睐的体育运动,尤其是高中生群体中广泛普及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篮球运动集竞技性、娱乐性、技术性等为一体,在激烈对抗中展现身体的爆发力和柔韧性。其中扣篮、跳投等关键篮球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上,离开了强健的体魄,各种篮球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施展,进而会对学生的篮球素质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一、高中生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术影响的表现
篮球本身是一项讲究身体长时间激烈对抗的体育运动,会在比赛中消耗大量体力,所以对参与篮球比赛的高中生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高中生本身具有强健的体魄以及极高的身体素质与耐力,那么可以使他们在参与篮球比赛或训练活动中不会感觉到疲惫,并且整场篮球比赛中时刻保持极高的专注度与强烈的激情,这样更容易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篮球技术。反之,如果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那么在参与篮球比赛或训练活动中非常容易感觉到疲惫感,进而会对其篮球技术发挥带来不利影响。比如,篮球进攻技术讲究爆发力、柔韧性与耐力等素质的支持,如交叉步突破需要腿部肌肉的支持,如果高中生腿部爆发力不足,那么就无法通过交叉步快速突破防守人,进而会对篮球交叉步突破过人技术发挥带来不利影响。又如,篮球防守技术讲究注意力集中与身体对抗,保证可以快速阻拦进攻者的同时,找寻时机抢断篮球传球线路,这时候如果身体素质不高,那么就无法一边阻挡进攻者进攻一边仔细观察场上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篮球进攻技术或篮球防守技术,都依赖于高中生自身具有比较高的身体素质。
二、高中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具体对策
1.身体耐力训练对策
耐力是衡量高中生身体素质情况的一个关键指标,其会对高中生的篮球技术水平产生极大影响。如果高中生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耐力,那么他们在参与篮球比赛或篮球训练实践中不容易感觉到疲累感或疲倦感,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篮球进攻技术或防守技术。因此,在日常的高中篮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有计划地去指导和训练高中生,保证可以不断提升他们身体的耐力能力。比如,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台阶跑、蛙跳、半蹲跑、爬坡跑、立卧撑、土滩或沙滩跑等等,借助这些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促进高中生耐力素质发展,提升他们本身耐力水平。如此一来,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篮球比赛过程中可以时刻保持激情,同时也可以借助耐力素质来减轻学生的身体负重,让他们正常发挥乃至超额发挥自己掌握的篮球技术,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篮球技术水平。
2. 爆发力的训练对策
爆发力是训练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另一个关键指标。通过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爆發力,可以夯实他们篮球进攻技术基础,使他们可以在篮球比赛中更加流畅、迅速地完成交叉步过人或者跳投等篮球技术动作,大大降低了他们在篮球比赛活动中出现错误篮球技术动作的概率。比如,如果篮球比赛中高中生本身的爆发力不足,那么无法快速完成交叉步动作,这样会无法实现突破防守人的目标。因此,在高中篮球教学期间也要注意有计划地锻炼学生自身的身体爆发力。比如,在开展身体爆发力训练期间,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弹跳训练(跳绳、踢毽子等)、负荷跑、变速跑、冲刺跑等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活动,保证可以持续锻炼高中生的身体爆发力,使他们可以在参与篮球比赛实践过程中时刻保持激情和热情并顺利完成篮球进攻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使高中生有效发挥出自己的篮球技术,保证自身时刻处于主动比赛的地位,避免受到对手的影响或干扰。
3. 核心力量训练对策
核心力量也是对高中生篮球技术产生极大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大腿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群发展,这是学生能否顺利做出交叉步突破,转身突破等动作的重要身体素质基础。因此,在日常高中篮球教学中,也要注意有计划地强化核心力量训练,有效发展他们的肌肉群。比如,可以指导高中生通过持续性举起放下手持重物的方式来训练他们手臂肌肉群的核心力量;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肩部负重或平板支撑来对他们肩部的肌肉群核心力量进行训练;可以借助仰卧起坐来训练他们腰部肌肉的核心力量等等。通过有效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对提升他们自身身体素质与篮球技术水平都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身体素质是支撑高中生篮球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平时高中篮球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篮球教学目标与内容,有效地强化耐力、爆发力与核心力量等的专项训练,保证可以持续提高高中生的篮球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艾琳.浅谈身体素质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影响[J].语文课内外,2018,(8):208-209.
[2] 聂天焱,陈华.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J].活力,2019,(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