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可喜不只是想多得到一件锦袍

2020-04-01蒋勋功

杂文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皇太后奏章生母

蒋勋功

尚可喜,清代藩王,本为明广鹿岛守将。崇祯七年,渡海降清,授总兵官,太宗崇德间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顺治间改封“平南王”。

一个传闻很多,争议很大的人物。

且不去评价这个人如何。而因为他发生的,且流传至今的一个故事,却耐人情味。

顺治六年,身经百战的尚可喜,凭借建立和巩固清王朝立下的汗马功劳,获封“平南王”。皇上赐金印金册。而皇太后还特别恩赐一件熏貂领花绸锦袍。什么意思呢?平南王优秀,但离不开尚母的养育之劳。

皇太后出于好心,考虑问题周到。

好事啊!子荣母贵。

殊不知,就是这件锦袍差点送出大问题来了。

皇太后就没有想到这尚可喜会有两个母亲,他为二房所生,大房所养。这一件锦袍给谁呢?就算尚可喜精明,这事也左右为难,是烫手山竽。

果然,这两位母亲听到风声找上门来。

生母说:“我亲生的儿子,这锦袍得归我。”

养母说:“我养大的儿子,这锦袍不归我归谁?”

谁也不甘示弱,吵得乌烟瘴气。

尚可喜谁也不敢得罪,思前想后,觉得一件锦袍既然分不开,还不如一退了之,谁也别得。于是草拟奏章,据实上奏,说自己有两位母亲,生母、养母对皇太后恩赐的锦袍“争执不下”,都想要,又不好给谁,无奈之际只好送还。这时有幕僚看了,以为两位母亲为一件锦袍“争执不下”,说出去成何体统?遂建议将“争执不下”改为“礼让不迭”。尚可喜对这样改很认可。

改动的奏章就这样报了上去。

皇太后看过奏章后,大发感慨:“两位母亲如此贤德,难怪尚可喜能出人头地。”随之又赐了一件同样的锦袍。

这事原本怪不得皇太后,好心赐锦袍,哪里知道这尚可喜有两个母亲?一件不够,礼让不迭,互相谦让,多么感人的场景,多么寬广的胸襟,既然互相推,莫不如再加一件,简单啊!一人一件,皇恩浩荡,皆大欢喜。

结局是如此美好,传为千古美谈。

这事做得漂亮,真没说的。

皇太后赐的锦袍很贵重,名气远远大于实物。一件变两件,凭空多得一件。

尚可喜当然高兴。但他的出发点并不只是为了多得一件锦袍,尽管这锦袍很珍贵,很荣耀,很体面,很有价值。他为两位母亲平息纷争,各有所得高兴。都拥有了一模一样的锦袍,没有理由再争执。他也为家丑变美谈高兴。两位母亲为一件锦袍“争执不下”,说出去,尤其要是让皇太后知道,面子往哪搁?没教养,没胸怀。丑啊!丢人啊!“争”改“让”。天壤之别,颠覆了过来。母亲的形象一下高大无比,不感动不行,不佩服不行。他更为自己得到权威认可高兴。你看,自己这么优秀,是因为母亲的贤德。追根溯源,想不优秀还不行啊!皇上看准了!真是优秀!这同时为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一举多得,全在一念之间。一句话,一辈子。

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有时就在一念之间,一句话之间。

尚可喜得到了他所想得到的,名誉、尊严、影响、口碑。

当然,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如果,皇太后得知真相,相信会后悔的。

本来,尚可喜的两位母亲为一件锦袍争也是人之常情,不值得大惊小怪。很正常,都有理。生母可以要,养母可以得。

但是这种事如果是发生在普通百姓身上可以,发生在一般人身上可以,而发生在尚可喜母亲身上万万不可。

为什么?是因为尚可喜的身份。

那时,他事业如日中天,形象高大。而他的两位母亲竟然会去争一件锦袍。外人会怎么看?这是怎么回事。尚可喜的母亲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有其母,必有其子,尚可喜的形象会跟着受影响,威信大打折扣。要命的是,如果传到皇上那里,尚可喜真够喝一壶的,怎么解释?如何自圆其说?

换个角度,换出了境界,换好了形象。

就这样逆转,因为一句谎言,厉害吧?这谎撒得真有水平。

骗得皇太后心花怒放,团团转。

还好,这只是一件小小的锦袍,涉及到的也只是尚可喜个人的名誉,小儿科。假如撒的是另外的谎,更大的谎,涉及到全局性的、重要的、重大的事呢?

不敢想象后果和影响。

问题是这世界上如此撒谎的大有人在。

而撒谎的手段各有不同,无所不用其极,说得天花乱坠,天衣无缝,使你不得不信,不得不听。撒谎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掩盖事实真相就是另有所图。就是要让人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的确如此,如假包换。如果一旦相信,就会可能据此诱导作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这正是撒谎需要的效果。

撒谎巨大的欺骗性就这样使人轻易上当,防不胜防。

碰上这种事,最好多问个为什么。

假如皇太后多了解一下尚可喜母亲对所赐锦袍的情况,一下就会露馅。可惜她没有,只凭奏章就轻易相信,匆促作了决定。

有很多的人也如皇太后一样。只不过是有的不想问,有的不敢问,有的不去问。有的有自己的“小九九”,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也好,乐得送顺水人情,或者自己也可从中分一杯羹,各取所好。

撒谎能得逞,除开撒谎撒得有水平外,同样也有适合其生存的土壤。

撒谎是可耻的,轻易相信撒谎的是可悲的,而怂恿放纵撒谎的是可恨的。

一个人能做到自己不撒谎很不容易。而要做到不上撒谎者的当更不容易。

童玲/图

猜你喜欢

皇太后奏章生母
戳中皇帝的笑穴
生母认女剑指弟弟婚房:此情不堪哟此心可悯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生母
生母
钟章法作品
清宫藏乾隆皇帝为崇庆皇太后所作御笔书画题材、样式小考
请“皇太后”走下神坛
冗文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