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门立雪”到“坟地立人”
2020-04-01徐迅雷
徐迅雷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季节,“神兽归笼”也有一段时间了。在教育领域,有不少“故事”,也有不幸“事故”。
最不应该发生的悲剧是,武汉一名初三学生,在学校玩扑克,老师喊来他母亲,母亲当众扇他耳光,孩子转身跳楼自杀身亡。
浙江台州椒江则有个“故事”让人哭笑不得:一老爹把读小学的儿子带到坟地罚站,因为儿子做作业不积极;结果老子一转身,儿子坟地失踪了……(9月25日《杭州日报》报道)
说是孩子作业没及时完成,当爹的那个气呀,觉得我教育不了你,那就让老祖宗来管管!于是在傍晚时分,把孩子带到太公坟前罚站,让他反思;还把孩子鞋子脱掉,而自己堵住下山的路。其间他去距离坟地十几米的地方接了个电话,回头儿子就不见了!他担心孩子掉进山坑或者躲到山里,马上报了警。4位民警上山,边喊边找,找了40多分钟都没发现踪迹。最后前来支援的巡特警,在城里发现了赤脚走下山的孩子。
这位老爹很能搞,他报警时说自己儿子在“太公家里”走失,民警赶来发现那山腰上并无房宿,原来他说的“太公家”其实是太公的坟地。警察也真是不容易,动用了那么多公共资源,夜间上坟山,我们必须赞一个;而这个老爹真该在太公坟前罚站,网友说:“爷爷气得都要起来教训自己儿子了!”
过去有“程门立雪”——宋代的杨时、游酢,下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程颐闭目休息,杨时、游酢站立等待,直到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这是尊师,这是重学。而今却是“坟地立人”——孩子在坟地罚站,弄不好还要孩子跪在坟头,这真是对荒唐教育的绝妙讽刺。
都说“被理解的青春不叛逆”“知识可传授,心灵须感受”“等一朵花儿绽放需要耐心”,但现在不理解、不感受、无耐心已然成了一些家长的常态。而“应试教育”在日常已呈现为“应作教育”“应作学习”,这个“作”,是没完没了的作业,更是没完没了的“作孽”。老师布置太多作业,而作业到了家长那里都变成了“圣经”,都要“一刀切”逼孩子完成。
一些学校的不当教育,导致一些家长的教育不当。焦虑的家长们,在“怒火中烧”之際,恐怖的惩罚方式就层出不穷。2018年,在重庆,一位11岁的小男生不爱做作业,老师就喊来他妈;妈妈质问,孩子顶嘴,结果老妈在公交车上当众扒光孩子衣服,自己头也不回下了车。孩子只剩下一条裤头、一双袜子,不知所措,一路站到终点,还迷了路,最后也是民警出动来帮忙,找来衣服给穿上……
人跟人的差异本身就很大,怎么能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只走高考一条路?有识之士说得好:“一定要相信孩子的成长能力,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的耐心就是爱。”耐心一点,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可现在好多家长对孩子太期待、太用力、太急功近利,从而把孩子的求学生涯变成一场灾难。这种不当的应试教育、“应作学习”,最显而易见的恶果,就是给孩子带来无边的紧张压力,压力导致反抗,心中形成巴甫洛夫式反射,学习兴趣最终丧失殆尽,心理上更加厌学,甚至终生厌学。
有真正的乐趣,才有真正的求知。教育的大道,就是让孩子活泼地生长、自由地成长。“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永远是一个自由的人。”这是美国《联邦党人文集》作者之一的詹姆斯·麦迪逊的名言,家长们一定要记取!
童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