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我国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思考

2020-04-01罗梅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融媒体时代创新发展

罗梅

摘 要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融媒体时代来临。我国传统媒体的出版方式和运营方式都受到很大挑战。学术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组成部分,也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我国传统学术期刊要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重塑编辑出版和运营新格局,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文章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传播的特征,并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融媒体时代我国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3-0062-0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兴媒体得到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的出版方式和运营方式都受到很大挑战。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融媒体时代来临。学术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组成部分,也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的接收习惯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内容制作和运营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传统学术期刊亟须认清环境和市场变化,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重塑编辑出版和运营新格局,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1 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1.1 基于受众需求的内容个性化和精细化生产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已经广泛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便捷性使得人们接触和选择媒介的成本降低,受众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增强。受众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在网络上查询、收集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并可以自主发布相关信息和内容。新媒体技术为受众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需求的机会,个性化需求成为融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主要特征。随着受众地位的变化,传统的以生产者为中心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受众的地位开始凸显。因此,融媒体时代,各大媒体要更加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转变内容生产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生产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1.2 基于互动性和开放性传播的生产流程再造

新兴媒体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多传播信息的渠道,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和消费者,也可以是内容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受众在信息中的传播地位得到提高。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用户的互动性增强,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或多向的传播,开放性成为融媒体时代媒介运营的新常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亟须转变用户思维,秉持用户至上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基于新用户特征进行生产流程再造,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媒介运营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强用户黏性。

1.3 基于资源整合的產业重组和融合

融媒体是指整合市场上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将这些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各自优势的不同媒体,在一个平台上把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传播不是简单的资源相加,而是要对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打通各要素之间的沟通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从技术、内容、渠道、平台、机制和机构上进行多方位整合和重组,进行全新流程的再造、全新传播运营平台的打造和运营机制、管理机制的重构,从媒体的横向相加走向媒体的纵深融合,最终实现产业重组和融合,促进各生产要素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2 融媒体时代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

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出版交流的使命,对促进科技和社会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我国学术期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两批学术期刊清理认定工作,共认证学术期刊6 449种,经粗略统计,其中,社科类学术期刊1 918种,科技类学术期刊4 531种[ 1 ]。在出版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遴选体系下,我国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体现了了我国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引领着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向。同时,我国学术期刊积极进行体制改革,探索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激发了学术期刊内部的活力,促进了我国学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当下,我国学术期刊种类日益齐全、期刊结构日趋合理、期刊品牌效益日益彰显和学术期刊出版体系逐步形成。

同时,面对期刊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期刊在在内容生产、发展机制、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上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线,寻求国际化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学术期刊在2017年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达到79.7万次,连续6年呈增长态势[ 2 ]。但是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区差异和学科之间的差异,在国际影响力发展上还不均衡。我国学术期刊亟须完善体制和经营机制,构建期刊合理评价体系,吸引高质量学术稿件,从而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学术期刊面临外部挑战,开始积极探索媒介融合转型发展之路。由于我国学术期刊媒介融合转型起步较晚,大多数学术期刊媒介融合转型方式较为单一。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与大型数据库学术出版平台合作,或者通过自建学术网站,进行数字化采编和运营,或者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和服务,媒介融合还停留在简单的形式上,创新性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特色化的品牌,与受众的连接性和互动性较弱,没有进行深入发挖掘,媒介融合进程缓慢,效果不明显。很多学术期刊由于自身规模小,受到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媒介融合转型上投入力度不足,无法支撑起媒介融合的转型和发展。我国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

3 融媒体时代我国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路径

当下,我国学术期刊亟须顺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媒介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助推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提升。

3.1 强化用户思维,充分满足用户的内容和服务要求

传统期刊生产传播流程几乎是封闭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学术期刊与用户的关系是割裂的,用户只是学术期刊内容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融媒体时代,随着用户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变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日益凸显,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内容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术期刊也要顺应这种变化,积极树立用户思维,改变传统的学术期刊单向的出版模式,把用户的需求和反馈纳入出版生产流程,积极发挥用户参与生产和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与读者和作者深度的联结关系,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信息的变化和行业前沿信息,为选题策划提供依据,为高品质内容的打造和精准化的内容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学术期刊必须打破传统的生产和传播机制,进行开放式生产和传播,可以积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从而最大化获取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和传播内容,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追踪读者的相关阅读信息,开展数据分析,并充分整合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为传统学术期刊的分众化、精细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学术刊物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读者和研究机构数据库,并进行免费直投,直达核心读者,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3]。

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进程中,可以针对当下用户群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移动碎片化阅读内容,满足用户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可以把相同主题的篇章进行汇总,进行整合传播;可以推出部分免费阅读内容和一定量的收费阅读内容,进行分众化差异营销,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3.2 多方整合内容相关资源,构建知识化服务集成平台

当下,我国学术期刊要改变传统的内容运营方式,加强互联网思维,聚焦传统内容资源优势,在传统内容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提升内容服务和运营能力,提升学术出版内容的传播力和服务力。通过对内容相关资源的整合,我国学术期刊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内容、人力、机构、渠道、管理、运营进行重新整合,打造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学术标准、开放共享、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化、学科化和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平台,为受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出版服务。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立了“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制定了国内首套“学术期刊文献结构化标准”,拥有自主研发的同行评议与投稿系统、期刊数字化生产与管理系统、期刊网络发布平台,实现了从投审稿到编辑加工、数字化生产和发布的学术期刊全流程数字化出版[4]。

在平台内容打造上,我国学术期刊要积极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多方面整合内容资源,不断挖掘和延伸内容的价值,整合相关要素和资源,创新内容服务方式,实现学术出版内容价值的再造和增值。我国学术期刊要充分利用融媒体信息传播特征,创新学术内容的表现和呈现方式,将學术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动态化、形象化、互动化地呈现给受众,增强学术出版内容的可读性和互动性,从而提升学术出版内容的传播效力,实现其深层次和长效的传播。针对学术出版内容的多学科、多层次特点,学术期刊要致力于对内容的拓展、延伸和挖掘,并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析、重组和再传播。比如,我国学术期刊可以针对相关学科专题进行学术出版内容的集合出版,进行归类化分析和拓展延伸阅读服务,提供相关知识链接、数据统计分析、专家解读等内容,增强相关学科专题知识的系统化,提升学术出版内容的附加值,强化受众的认知,增强受众对学术期刊的黏性。在技术上,知识化服务集成平台要考虑到当下受众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渠道,实现公众号、App、网页等多个端口的接入,最大限度地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用户管理上,该集成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受众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完成对受众使用行为的追踪、记录和分析,并生产自动化、系统化的内容推荐体系,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知识服务。

3.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融媒体人才队伍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编辑作为学术期刊内容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必须适应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传播理念和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人才的要求由单一的编辑人才向复合型编辑人才转变。融媒体时代对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和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学术期刊亟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融媒体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学术出版人才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传统的编辑人才队伍还是占主导地位,而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比较短缺。融媒体时代要求编辑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能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策划、制作、整合、分发和传播相应学术出版内容;必须具有互联网传播思维,具有海量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方式,要具备新媒体管理和运营能力。我国学术期刊要提高对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加强人才队伍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强化融媒体人才在学术出版各个流程和环节中的作用,创新管理形式和人才发展环境,优化融媒体人才考核机制,通过制度机制创新搭建良好的人才成长平台,有效激发编辑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精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要结合当下融媒体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学术出版人才现状,不断引进和培育各类亟需的融媒体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促使人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复合型人才转变,打造一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人才队伍,为我国学术出版融合发展不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不断推动我国学术出版的深入融合发展。

3.4 聚集优质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我国学术期刊数量众多,但是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这使得我国学术期刊资源分散,整体呈现散、弱、小的现状。而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统计显示,国际学术四大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Elsevier,WileyBlackwell,Taylor & Francis)期刊出版量占全球STM期刊总量的14.38%,总共有6 038种[5]。我国学术出版相比国外学术出版集约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学术期刊资源的整合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当下,我国学术期刊发展整体水平不一,各自存在不同的学科、资源和地域优势等,由于独立、分散运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影响传播力。在融媒体时代,我国学术期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多方位聚集整合相关优质资源,以多种方式加强资源的聚合和连接,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学术期刊在资源、内容、渠道、经营、平台上的融合,加快学术期刊集群化、协同化发展。比如,上海大学期刊社以《社会》为核心,在全国社会学期刊中建立了“全国社会学专业期刊联盟”,推动了同类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出版数字化、经营集约化、评价标准化、传播国际化、互动社区化发展[4]。再比如,中国地学期刊网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期刊集群华平台,目前已收录256种地学期刊,成为国内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部分刊物实现了网上投稿、审稿、退改办公手段现代化,并为刊物在内容查重、查新等方面奠定基础,同时,其使用效果显著,实现了期刊的网络化年点击率超过700万次,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效应。学术期刊通过资源的聚集和整合,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期刊集群品牌,强化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学术出版创新,促进学术期刊的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媒体融合深入发展。

4 结语

在数字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化、数字化、融媒体化已经成为学术期刊传播的新常态。当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媒体时代,我国学术期刊要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新媒体传播规律,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统筹规划,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道路,积极与新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融合,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统筹优化期刊内外资源,以出版融合高效深入推动期刊转型发展,构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强国建设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集约化、数字化是科技期刊转型优化升级的两翼[J].出版发行研究,2018(12):157.

[2]卫中.我们需要怎样的“一流学术期刊”[EB/OL].(2019-09-20)[2020-11-06].http://news. 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725.shtm.

[3]邵华明.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徑[J].新闻世界,2018(10):39-41.

[4]吴尚之,李军,李忠,等.探寻新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之路[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0-09.

[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概要[EB/OL].(2018-01-30)[2020-11-06].https://www.sohu.com/ a/219727191_675868.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融媒体时代创新发展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