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系列融媒体产品与线上演出,提升舞台艺术价值传播力

2020-04-01赵卓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直播短视频

赵卓

摘 要 2020年,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集中发力,打造了一批图文、短视频、H5融媒体产品。紧随其后从4月11日起,国家大剧院每周六以“直播态”将线上系列演出定时放送,线上系列演出在传播上采用了国家艺术机构自媒体与官方媒体、社会大众平台三者紧密结合,突破了空间、时间及剧场的限制,是“艺术+科技”推广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古典音乐频道提供的线上系列产品,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呈现出一种标准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从一直坚守的单一内容推荐机制发展成结合多类型产品的“组合拳”。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可以观察到古典音乐频道的线上音乐服务由衍生性产品到功能性产品,从模式化内容到定制性内容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融媒体产品;H5;短视频;线上系列演出;直播;导赏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3-0091-03

融媒体时代,舞台艺术的传播方式从单一剧场艺术向多种表达形式转变,随着传媒介质的移动化、可视化、社 交化的发展潮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为一体的融媒 体产品应运而生。2020年,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以下简称“古典音乐频道”)集中发力,打造了一批图文、短视频、H5融媒体产品。紧随其后从4月11日起,国家大剧院每周六以“直播态”将线上系列演出定时放送,线上系列演出在传播上采用了国家艺术机构自媒体与官方媒体、社会大众平台三者紧密结合,突破了空间、时间及剧场的限制,是“艺术+科技”推广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古典音乐频道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对高雅艺术进行线上普及和推广,四场“春天在线”音乐会全网在线点击量1.6亿次。随着疫情积极向好,“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回归乐队、回归剧场,从5月9日首场开始演奏管弦乐队作品,17场音乐会全网在线点击量突破5.19亿次。7月底国家大剧院复工复产,“华彩秋韵”系列演出以8月8日首场8K+5G高清直播方式拉开序幕,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已播出35场,全网点击量超过10.6亿次。从“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再到“华彩秋韵”和“冬日之约”,从室内乐作品到观众喜闻乐见的合唱作品再到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古典音乐频道在疫情防控下为舞台艺术价值的破壁传播不断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产品和传播思路。

1 H5融媒体产品“视频化”成为创新技术首选,为战疫贡献“音乐的力量”

1.1 H5融媒体产品“视频化”并叠加多 种表现形式,成创新技术首选

虽然疫情让剧院行业遭受重创,但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剧院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使命并 没有改变[ 1 ]。疫情期间,古典音乐频道陆续推出“国家大剧院院藏剧目云展播”“艺术微课堂”“音乐的力量”“艺术放映厅”等融媒体产品持续为时代发声,为抗疫助力。其中H5类融媒体产品的“视频化”成为古典音乐频道此次疫情期间融媒体产品的技术首选,为战疫贡献“音乐的力量”。对于古典音乐频道而言,在创作H5类融媒体产品时除了要考虑以上创新要素和创新趋势,更是要具备融媒体思维,做好内容创新,尝试用传播力最强的技术、新的形式抓住用户,扩大媒体影响力,重塑媒体品牌。在技术上H5内嵌短视频已经非常便捷,且还可以在长、短视频的基础上叠加其他类型的表现形式。

1.2 从“云展播”到“艺术放映厅”,H5融媒体产品为战疫贡献“音乐的力量”

2月28日开始,古典音乐频道推出院 藏剧目“云展播”,其中包括经典歌剧《卡门 》《托斯卡》《阿依达》《骆驼祥子》《天路》《弄臣》等20部经典院藏剧目免费在线看。3月11日,国家大剧院旗下唱片公司NCPA Classics联合五大国内外唱片公司,共同发布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线上公益系列作品“音乐的力量”。同时,为了让观众在疫情期间也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舞台演出纪录,国家大剧院典音乐频道还特别推出“艺术放映厅——舞台艺术影像线上公益展播”活动,汇集10部大师巨作,以电影级的视听感受集中呈现剧院12年艺术生产创作中的经典剧目、精良制作、精彩时刻。

古典音乐频道利用了H5最大的跨平台优势,无需过多适配工作,用户无需下载,只需打开一个网址就能访问了。特别是古典音乐频道依托央视网的融媒小编制作工具,以可视化的页面设计、无需加载的视频观看体验以及快速的H5制作周期,为国家大剧院在疫情期间线上视频的曝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聚合载体。

2 坚守高水准NCPA短视频制作,用文艺作品审视媒体责任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作为国家大剧院重要的自媒体平台,在疫情期间策划推出了“线上观演·艺术相伴”系列线上艺术产品。其中,将往期演出的精彩实况进行深度包装并重新加工播放的策划类短视频专题“艺起加油”;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钢琴家殷承宗、小提琴家吕思清等艺术大咖拍摄并制作《周海宏:特殊时期,让我们用音乐来武装自己》《钢琴演奏家殷承宗以一曲子<黄河>,为中华儿女加油》《从指挥台到钢琴席,郑明勋一首<梦幻曲>,献给最爱的人》《指挥家张艺以音乐致敬战 斗在抗疫前线的青年医务工作者》《破茧化蝶,小提琴家吕思清用梁祝为中国加油》《周泉:武汉,我们等你春暖花开》《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响“生命之音”》原创短视频7期。艺术家用 音乐,用温情的寄语,为战疫发声,共克时艰。

在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艺术家主动响应古典音乐频道号召,依托古典音乐频道微信公众号、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创作发布抗疫MV短视频,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作品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展现了大剧院开幕运营12年来高水准的艺术生产能力,也体现了国家大剧院坚守高水准NCPA视频制作的金字招牌,用文艺作品审视媒体责任。

3 固化线上系列演出直播态,疫情防控下线上产品破壁传播

3.1 固化线上系列演出直播态,古典音乐频道实现破壁传播

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为了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高品质的音乐会,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国家大剧院固化线上系列演出直播态。7个多月来,国家大剧院线上 演出一直没有间断,每周六晚通过50余个网络平台直播,涵盖了交响乐、歌 剧、芭蕾、戏剧、中国戏曲等形式的线上系列演出30余场,全网总点击量10.6亿次,场均达3 000万次。4月11日19:30,“春天在线”首场音乐会“迟来的春天”在28家媒体、45个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播出。经初步统计,在线直播点击量3 068万次。播出规模及收视均为国家大剧院历年之最。

古典音乐频道作为自媒体播出的重要渠道之一,客户端下载量增长7倍,在线点击量近11万次,比平时直播提高55%。大剧院海外社交媒体官方账号音乐会视频点播覆盖30余万海外网友,网友惊叹乐团的音色,更有奥地利网友留言“待疫情结束,希望NCPA音乐家来到我们的城市演出”。央视网为线上系列演出提供了独家技术支持,通过央视网团队的不懈努力,大幅提升古典音乐频道音画体验,同时向逾50家数字媒体分发超高清直播流,结合线上音乐会直播在线“用户量大”“覆盖面积广”“传输品质高”等特点,央视网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及传播优势,匹配专属资源,定制延时直播方案,为直播的安全稳定,提供全维保障。

线上系列演出在传播上突破了空间、时间及剧场的限制,是“艺术+科技”推广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在效果上实现共赢,凸显了“古典也流行、大众也高雅”效果。统计显示,国家大剧院自有数字平台古典音乐频道疫情期间及时推送线上演出实况,平台访问量与之前相比增长了10倍。

3.2 “8K+5G”时代:“艺术+科技”视角下古典音乐频道的转型思考

8月8日,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线上系列演出的首场音乐会“繁花众声”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观众们见面。本场音乐会是全球首次舞台艺术的“8K+5G”直播,古典音乐频道积极参与直播与宣传策划,让艺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惠及更多观众。

8K电视与5G技术的合谋也为“古典音乐频道”的转型提供有力的机遇期。以8K超高清技术为代表的“巨屏经济”和手机等移动设备所代表的“小屏经济”两种产业共生模式势必使内容用户产生多极化分裂,这其中8K“巨屏”内容体现的高门槛、高溢价、高消费、精品化属性将在古典音乐频道电视端的8K超高清音乐会直播以及精品化影音享受方面产生持续影响力;而5G时代的 到来,也使古典音乐频道在内容呈现上合并转型,从之前的视频内容共享平臺向视频内容生产领域不断渗透。

5G时代,以8K为代表的超高清技术也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既为“艺术+科技”的结合注入了发展动力,又促进了新科技与国家大剧院品牌的破壁传播。国家大剧院此次的“8K+5G”的科技创新,提升了用户的价值认同感,成为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标杆。

4 创意策划,做好直播导赏工作,为直播宣传营造良好的媒体舆论氛围

4.1 创意策划直播导赏工作,为宣传营造良好媒体舆论氛围

在国家大剧院,早期的艺术导赏通常以图文、演前谈、人物访谈三种方式为主,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剧院提供的一种软性服务。为了能让线上的古典音乐用户与演出作品之间的距离尽量缩短,自“春天在线”首场演出起,国家大剧院就将导赏内容可视化,以视频导赏片的形式为直播宣传创造良好的媒体舆论氛围。在目前已进行的35场系列演出中,古典音乐频道创意策划,推陈出新,共计策划6场直播导赏(表1)。

4.2 借用“知名主持人”号召力,拓展更多观众,体现“艺术导赏”价值所在

古典音乐频道设计的导赏,在形式上主要以“知名主持人”作为“号召”,这其中栗坤、朱迅、李思思、白岩松、孟盛楠、张蕾吸引了“粉丝”的注意,这种类型的导赏虽然在深度、广度上不及专家学者所做的导赏,但是对线上观众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导赏当中设计的一些揭秘及彩蛋环节,为整个导赏增加了可看性,同时半纪录片加半访谈式的拍摄方式也对导赏的最终呈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导赏对于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而言,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曝光与宣传,但是现有的导赏仍然属于服务大众范畴。当然,观众艺术修养的养成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古典音乐频道的不断积累和努力拓展更 多观众,真正体现“艺术导赏”的价值所在。

5 结语

2020年,古典音乐频道提供的线上系列产品,呈现出一种标准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从一直坚守的单一内容推荐机制发展成结合多类型产品的“组合拳”。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可以观察到古典音乐频道的线上音乐服务由衍生性产品到功能性产品,从模式化内容到定制性内容 的演变过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古典音乐频道提供的线上产品将会变得更加普世化和人性化,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古典音乐生活。

参考文献

[1]牛梦笛.疫情之下,剧院在这样求变求新[N].光明日报,2020-09-13(04).

猜你喜欢

直播短视频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浅析移动端视频的发展
电子游戏直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