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及应对策略
2020-04-01王朗
王朗
摘 要:面对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层出不穷的现象,要实现对学术不端的有效监督,可通过检查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审核论文的逻辑性及内容、重视同行评议专家意见、成立学术不端监督机构、加强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意识等方式降低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保护期刊的真实可信度,促进学术出版的繁荣发展。洁净的学术空气需要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学术不端;科研诚信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6-00-01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抄袭、剽窃或一稿多投等行为。
一、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生不端行为界定》明确定义了学术不端行为类型,这是首次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国家标准,对日后培养规范的学术行为非常有价值。标准对论文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三方进行了学术不端界定。
(1)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剽窃包括观点剽窃、数据剽窃、图片和音视频剽窃、研究(实验)方法剽窃、文字表述剽窃、整体剽窃、他人未发表成果剽窃。
(2) 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未被学生道德的评审、干扰评审程序、违反利益冲突规定、违反保密规定、盗用稿件内容、谋取不正当利益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3) 编辑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编辑者学術不端行为包括违背学术和伦理标准提出编辑意见、违反利益冲突规定、违反保密要求、盗用稿件内容、干扰评审、谋取不正当利益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学术不端行为,本文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学术出版的可信度和质量。
(1) 检查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通过检查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审核论文的真实性[1]。作者信息量少、作者邮箱呈批量化格式命名、作者工作单位与研究开展地点不符、投稿人不在作者名列,等等,编辑人员应加大稿件真实性的审核。编辑通过检查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可以发现不合理的稿件,应加大其真实性的考量[2]。
(2) 审核论文的逻辑性及内容。逻辑是论文的灵魂。一篇论文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通过调查与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这也存在逻辑性。此外,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一篇论文,应该把研究内容放在实际情况中,考量逻辑的缜密性,从而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由于论文的版面限制和写作规范,一篇论文不可能呈现研究的全部原始数据。当一篇论文存在逻辑不合理的情况,编辑应向作者索要原始数据,以判断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任何高质量的论文都要做大量的实验,海量的数据也是实验的成果,原始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作者不能或不愿提供原始数据,编辑就需要对其研究持有怀疑态度,高度重视其真实性。
(3) 重视同行评议专家意见。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均采用三审制,同时结合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对论文进行评断。而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则是采用同行评议审稿制度,这则能够更多地借助学科内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弥补编辑人员知识面相对有限的缺点,从而提高论文真实性判断。介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同行评议的力度,一篇论文可以请多位专家进行评审,并且进行盲审,特别是有争议的论文。
(4) 成立学术不端监督机构。面对我国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发生的现象,国家应成立学术不端监督机构,负责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学术腐败现象。可分别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期刊出版单位两个层面建立学术不端监督机构,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层面,可在其学术委员会下设立学术诚信办公室;在期刊出版单位层面,可分别建立针对投稿人和审稿人学术行为的监督机构。国家则可立法,靠法律制裁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监督机构应定期对论文进行监控和抽查,结合现有技术,对论文进行全方位监查,可避免出现一时蒙混过关的情况,能让科研工作者增强学术道德意识,也能增强学术素养的威慑力。
(5) 加强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意识。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应加强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意识,健全完善主要的科研制度及实施机制、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呼吁相互监督。同时,学术道德教育要辅之以相应的学术规范教育,使其能在建立基本学术道德的基础上,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通过实例介绍、学术交流等形式对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三、结语
学术不端行为现象屡禁不止,可通过检查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审核论文的逻辑性及内容、重视同行评议专家意见、成立学术不端监督机构、加强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意识等方式降低现象的发生。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有必要去传播真实可信的科研成果。洁净的学术空气需要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张和,鲁翠涛.作者基本信息在稿件真实性审查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17,29(2):168.
[2]郭盛楠,齐淑兰,王晓红,等.临床医学研究论文中常见的真实性学术不端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18,30(02):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