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2020-04-01贺萌萌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

贺萌萌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进行研究。首先了解4届学生专业认同感情况,归纳总结问题;再通过深度访谈法分析专业认同感强的因素及减弱认同感的因素;最后找出应对策略,旨在推动职业院校有效培育适应社会治理创新要求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认同感

近十几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社会治理创新,各高校也积极响应,一些职业院校先后开办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当地社区治理创新输送人才。随着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绝大部分流入了其他行业。对笔者所在学校该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进行调查,厘清问题所在,找出解决对策,一方面能够帮助完善专业培养计划,虽然目前笔者所在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已经停办,但是问题并非该专业独有,该研究也可以为本院其他专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有类似问题的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认同感概述

(一)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现代化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创新发展精神的人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合理应用社区调解专业技能,在社区居委会、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等向社会有需群体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为社区现代化管理培育输送更多综合性、复合型、高素质、服务型人才。

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现代化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需求,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创新发展精神;能在社区居委会、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等向社会有需群体提供各项专业服务的综合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职业认同感

认同属于个人主观情感,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西方有社会学家认为,可以将认同定义成个体想要成为另外一种人或是建立更为满意的群体关系时产生的态度转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心理学家将认同定义成熟悉自身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其自信来源主要是原有他人信任中产生的认可。职业认同感是不同个体针对社会现实中所学专业在主观层面上产生的主要感受,是其所学专业与个体在内心深处保持的平衡态度。在管理心理学发展中,认同感是在各个群体中,群体成员对外部环境中各类原则性问题以及各类重要事件产生的认识与综合评价。职业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认同就是本专业学生对此专业保持较大认同,能始终持有更多积极情感,自愿从事本职工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进行研究,选取本学院2012级~2015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四个班级全部学生进行集中问卷调查。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主要将专业认同分成四个维度:①专业整体认同,学生对专业认知与具体掌握程度、专业选取意愿的认同。②学生对本专业保持的专业价值理念的认同。③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包括课程设定和教师教学成效。④学生对专业出路的认同,即学生对于所学专业今后发展前景以及职业发展定位的自信。

(二)抽样范围

选取本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2012级~2015级四个班级共计200名学生做问卷调查,实际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81份,其中女生103份,男生78份,有效回收率为90.5%。重点访谈专业认同感极强且目前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学生5名,分析认同感强的原因,访谈专业认同感最差的10名学生,分析原因。应用spss17.0对回收数据展开深入分析。

三、调查分析结果

(一)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强,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从事非专业工作

从本专业价值观层面上来看,学生能保持积极态度,有较多学生认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价值观,其中9.7%的学生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价值观持有完全认同态度,81.1%的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大体上认同。

从本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获取的问卷调查中能得出,学生在实践活动参与、专业课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性来看,表现均良好。从调查过程中能得出,学生针对社会工作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专业认同感较差。但是在本次获取的181份调查问卷中能得出,有77.9%的学生认为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业形势较為严峻。82.4%的学生认为从我国社会发展来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没有较大帮助,所以有部分学生未能从事本专业工作。有59.1%的学生认为自身所学专业具有较大发展前途,所以学生对本专业今后社会发展前景持有较大的认可态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加上社会大众认可度较低,致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降低。

(二)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强于社会对专业的认同感

社会属于重要的发展平面,当前社会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缺乏良好认同。社会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工作认识不全面,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究竟是做什么的还存在较大偏差。所以当前要强化社会化宣传,通过各类新媒体积极宣传。部分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与实践,加上对专业价值观的认同,所以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认同感要明显强于社会。

(三)女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强于男生

男生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更注重理性认识,而女生则更加注重感性心理发展特征,当前女生更趋向于就业稳定,所以从性别差异角度来看,女生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认同感要明显强于男生。

四、问题及对策

(一)通过深度访谈,找到加强专业认同感的因素,加以强化

在课程设定过程中要全面突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特色,此专业属于实务性较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转变过去仅仅注重理论教育的局面,要适度补充实践课程。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比重进行调整,这样能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多项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能加深对本专业学习本质以及情感价值的理解,有助于强化学生专业认同。针对本专业新生,入学之后要及时进行职业认知讲座,让学生能对本专业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发展方向产生大概认知。教师要注重对个人工作经验积极分享,以身作则,通过个人工作经验分享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责任意识进行引导。在校内发展环境中,为了打破传统化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专业教学中为学生构建各类专业实验室。通过专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及人物、各类事件模拟训练等,促使学生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能加深理解,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本专业学习信心。其次还要全面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与社会多个机构、部门进行协作,为学生选取实习单位。让学生能深入现实生活对各类工作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也能全面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1]。

(二)找到专业认同感弱的因素,克服这种因素

学校对于本专业教学存有较大忽视性,提供的教育资源不足。一方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在学院属于边缘专业,学院资源主要集中在法院,监狱,检察院及司法所等单位,学生实习时,往往依靠教师私人关系介绍到社会工作机构,或者在本地各街道司法所及社区。学生实习部分内容是非专业相关的行政类工作,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也并非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出身,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院大部分学生就业会选择警察类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几乎是每一位学生的必选题。而该专业学生在报考警察类职位时,只能选择专业不限职位报考,比本院其他专业学生报考职位选择面小,这种比较落差造成了有警察梦想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极弱。

招生途径不完善,部分学生来自学院单招,剩余大部分为统招调剂生,学生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在日常教育中,除了外部社会要素影响,学校内部要素也是降低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影响要素,当前要积极克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各学科课程设定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针对个案工作,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转换角度掌握求助人以及社会工作人员真实感受。在社会工作相关知识教学中,指导学生联系各类服务对象,获取服务对象各项问题,自主设计服务方案并开展各项服务[2]。

结语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在研究对象选取中还存有较大局限性,实际收取样本数量较少,不完全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存有误差,仅仅作为参考。本研究注重量化研究,今后还应注重质的研究来强化研究可信性。由于可借鉴资料有限,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还要不断优化完善,真实获取学生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认同感,为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 李兴美,何勇,昝妮妮, 等.高职农业院校学生专业认同感动态研究:以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9,10(17):25-27.

[2] 丁雪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1(4):27-28,31.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效益探析
广东省规范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参赛选手获奖名单(中职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