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坚果,尽量选择“原味”

2020-04-01郭静许咏怡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曲霉素剥壳袋装

郭静 许咏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周吃坚果50克有益健康,但坚果发霉是很可怕的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邓宇虹说:坚果在收获和储存时若操作不当易发生霉变,尤其胚芽部位更易发生霉变,产生霉菌毒素;坚果油脂含量较高,油脂也可能变质腐败,因此要特别注意坚果挑选及储存环境,在干燥、阴凉处存放。

黄曲霉素1毫克就能致癌

黄曲霉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黄曲霉素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发霉的坚果到底有哪些危害?邓宇虹指出,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及动物肝脏组织都有破坏作用,它的毒性可直接作用于肝脏,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尤其老年人千万不要吃霉变食物,特别是霉变的花生、玉米、瓜子、核桃等。黄曲霉素要280度的高温才能杀死,用水煮发霉的花生、玉米等,沸点只有100度,很难杀死黄曲霉素。消毒碗柜都不行,因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吃坚果的时候,少用嘴剥壳

邓宇虹提醒,避免黄曲霉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购买时,如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不要买;尽量选择小包装。最好在低温、通風、干燥处保存(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虽发霉的不一定是黄曲霉,但很多霉菌都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坚决丢掉,不要用水洗掉或把霉变部分去掉,黄曲霉素只需要摄入一点点就会中毒。吃坚果时,尽量少用嘴剥壳,而是用手剥,坏的不要吃。遇到变味的坚果,果断地丢弃。

【专家支招】

买“坚果”,您应该这样做

购买知名、大型厂家生产的坚果。厂家越知名(大型),坚果质量瑕疵会更小;购买正规超市售卖的坚果,就算出现了质量问题也能更好的维权索赔;

选择“原味坚果”。无论是五香味坚果还是蜂蜜味坚果,这类“重口味”坚果大多高盐高糖,常摄入会提升患各类慢病的危险系数。另外,有些不法商家甚至将已发霉变质的坚果加以各种调味品进行“遮掩蒙混”,口味越重的坚果,其背后隐藏发霉变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选择“煎炸”和“过度烤制”的产品。这类坚果营养物质会有部分流失,另外还会由于过度高温烹调产生有害物质。

“闭口坚果”更安全。“开口坚果”在一定情况下更易附着灰尘、杂质等有害物质;另外,坚果中本身富含脂肪物质,开口坚果更易接触空气而氧化酸败。

选购袋装坚果,日期越近(距离购买时间)越好。对于各种袋装坚果来说,请您认准日期,离您当日购买时间越近的产品,其安全风险越小,发霉变质的几率更低。

猜你喜欢

黄曲霉素剥壳袋装
隐藏在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到底有多毒
虾类剥壳机专利技术综述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关于黄曲霉素的知识点都在这儿
发霉坚果可致命 用手剥壳更安全
数学小论文
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吗
袋装泡菜在韩国走俏
怎样煮出易剥壳的鸡蛋
嘴撕袋装奶易铅中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