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再出发,改革进行时
2020-04-01刘立平
刘立平
我校自2012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语文课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就。
为进一步优化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师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结合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及学校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学校提出了“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四环”即:自学、互学、精讲、达标。预习是有效学习的必备环节,磨刀不误砍柴工,带着问题进课堂,事半功倍。原模式中的“对学、群学、展学”环节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结合“由厚到薄”的课改经验,我们将“对学、群学、展学”概括为互学,希望“兵教兵、兵练兵、兵帮兵”的模式遍地开花。同时,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讲:驾驭课堂,用语直白,解说到位,点拨精准,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应有之义。达标则要求当堂训练,快乐也罢,痛苦也罢,做到学习上的疑难节节清、日日清,不放弃一个潜能生。“三步”则是:复习、新授、巩固。这三个步骤,呼应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也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
一、“四环”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1. 自学。原有模式中的自学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理自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模式继续保留此环节,稍做改良后的自学环节解读如下:自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初步完成学习任务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学法的指导(可适当进行精讲)下,能够自己带着问题、想法去自学教材,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和困惑。
2. 互学。原有模式中的对学、群学、展学环节各有优势。① 交流(对学、群学)环节:学生间交流学习成果,已经学会了的教还没学会的,不仅能够达到“兵教兵、兵练兵”的目的,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有着合作、交流、探究的独特优势。② 展示环节是课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竞争又分享的重要环节。学生的交流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新模式在充分肯定以上优势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合并为互学环节,解读如下:互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互学内容、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学法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提高。
原课堂模式(对学、群学、展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视为“互学”。教师在实际课堂中依据“实用有效”的原则,可根据教学需要及课堂生成等安排学生进行以上互学,不分先后,不固定模式,只要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学生间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即可。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在学生互学时,教师要通过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及时肯定互学的共同成果。
3. 精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永远不可替代,所以每堂课中教师的精讲必不可少。这个“精讲”可以是学生自学前的提示性讲解,也可以是学生互学后的答疑解惑、及时补充,还可以是达标后发现问题时的补充讲解。
精讲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不要讲得过多过泛,要讲在必要处、恰当处。
精讲还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4. 达标。原有模式中的“上板”环节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巩固和提升,而且能较直观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但由于学校班额普遍较大,教室黑板板面有限,较难真正发挥“上板”的最佳效果,所以对“上板”不做硬性要求。改良后的达标环节解读如下:达标环节是在学生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为及时掌握学情,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让学生完成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
达标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原模式中的“上板”,也可以是学生在座位上的当场练习,或两者结合,不做刚性要求;可以是个人达标,也可以是小组竞赛形式的达标。
二、“三步”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任何有效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复习——新授——巩固”这三个学习步骤,这是传统教学法中的精华。我们做任何改革时可以大胆地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方法,但传统中的精华不应该被舍弃。强调这三个学习步骤,就是时刻提醒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时,始终要注意充分运用好传统课堂中的优良元素,时时不忘“课堂教学”之本,时时不忘保留其精华。
课堂改革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坚信:在“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创新,我校课改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