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武汉里分与上海里弄的比较性研究

2020-04-01廖思宇单军LIAOSiyuSHANJun

世界建筑 2020年3期
关键词:里弄石库门新式

廖思宇,单军/LIAO Siyu, SHAN Jun

近代城市开埠后,人口激增,传统自建自住模式已不能满足巨大的居住需求,促使产生了成片建设、专为出售或出租的住宅,即近代里式住宅。

最早在上海租界,地产商将南方天井式民居以联排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早期石库门里弄。19 世纪末,武汉地产商模仿石库门里弄运营模式,在汉口建成最早的里分住宅。这两种里式住宅占地紧凑、结构坚固、外观有序,采用“统一设计、统一建造、统一出售”的方式,利于控制周期和降低造价,故深受投资者青睐,逐渐在上海和武汉广泛发展。在之后数十年演变中,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二者的建筑形式也产生了发展上的共性和差异。

1 上海里弄住宅的起源与发展

1853 年“小刀会”起义,促使大量民众躲入租界寻求庇护,外侨纷纷投资建造出成片的木板房;这些房屋采用西方联排的形式,并以中国传统的“里”为名。1869 年易燃的木屋被明令禁止后,地产商们开始建造砖木混合结构的住宅,逐渐形成早期石库门里弄。

上海里弄住宅的发展和建设,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前,并形成了老式石库门、新式石库门、广式里弄、新式联排里弄、公寓式里弄和花园式里弄等多种里弄类型。

其中老式石库门初见于英租界,再扩展到闸北、新郊一带,建设持续到1910 年左右;为前后均有天井的两层砖木式小楼,多为三间两厢或者五间两厢,因其石条框围起的入口大门而得名“石库门”。1911 年以后,在公共租界西区出现了新式石库门住宅,主要分布在以黄浦区为中心的老式石库门外围,建造规模较大;由砖墙承重,多为单开间或两间一厢,进深缩小,层数增加而层高降低,并在楼梯后设有亭子间。此外,还出现了与之混合建造的面积更小、标准更低的广式里弄。

新式里弄在1920-1930 年代广泛建设,多为3层,单间式或两间式,开间扩大,进深减小,采光通风改善;平面功能细化,外观上更多地模仿西式建筑,石库门样式取消;以实砖墙承重,后期局部改用混凝土材料。1920 年代前后,发展出双联式或独立式的花园式里弄,平面自由,建筑标准更高,建筑密度小,造价高,每户带有花园,巷道较宽。1930 年代出现公寓式里弄,2~4 层不等,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分户,单户面积较小,布局紧凑,室内功能完善。

2 武汉里分的起源与发展

武汉里分最早于19 世纪末出现于租界内。至1910 年以前,为里分发展的早期。这期间建造的多为天井式里分,整体上较为接近上海石库门住宅,多为2~3 层砖木结构,采用木桁架结构的坡屋顶,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无分户厨房和厕所,环境较为简陋。

1911-1937 年,为里分发展的兴盛期。其中民国初年,经济复苏,汉口再次掀起了建房热潮,在中山大道两边建成大量里分。这些里分外观仿西式做法居多,多为2~3 层的砖木结构,沿街为底商上住,内部为纯联排住宅。1917-1925 年,华商总会发起建设“模范区”,其中的里分规模较大,为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建筑质量统一,功能齐全、样式新颖、空间灵活、户型多样,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1930 年,汉口颁布了《汉口特别市暂行建筑规则》,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了严格规定;里分发展进入规范期,总体环境大为改善,社区氛围良好,主次巷分工明确,天井的应用更加灵活多样。其中,1920 年代之后建设的多为新式里分,内部参照西方住宅布局,开放性更强,采光通风改善。直到1938年武汉沦陷,里分建设基本停滞。

3 武汉里分与上海里弄的共性

里分建造之初,武汉营造业的熟练工匠多来自宁波和上海,以建成的石库门里弄为样本,和业主确定改进方案便可施工;建筑细部多由工匠根据当地审美自由发挥。故早期里分与上海里弄呈现出显著的相似性,均是将南方天井式民居压缩为建筑单体后进行联排组合。二者受到传统居住空间文化的影响较多,均有前后天井,以面向前天井的堂屋作为室内空间核心,在三间式单元中形成左右对称的空间结构(图1),两间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去掉一侧的厢房。

建筑空间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开埠后的上海与武汉经历了类似的社会环境变革,使得里弄住宅和里分住宅不仅陆续出现并兴盛,更在后期发展上呈现出相似的演变趋势。

3.1 居住单元集合化

上海里弄和武汉里分中的联排住宅,演变中整体呈现出居住单元缩小、集合化程度增高的倾向。老式石库门多为五间式或三间式 ;到新式石库门则多为两间式或单间式,开间和进深有所减小;后期广式里弄均为单开间小进深,面积更小。武汉老式里分也有类似变化:早期如三德里等,进深多为15m,后期则普遍缩小为12m;单元构成上,整体以两间式最多,后期三间式单元比重有所减少。

至新式里弄和里分发展时,又再次经历集合化程度升高过程。新式联排里弄和里分仍为一栋一户,每户面积150~300m2;至公寓式里弄和公寓式里分,转变为一栋多户的模式,居住单元更加集合化,面积较大者不超过150m2,较小者仅有40~50m2。已不属于联排住宅的花园式里弄和里分,则呈现出面积更大的相反趋势。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近代大城市中家庭单元小型化的映射。近代城市开埠与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传统小农经济社会受到巨大冲击,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而流动人口的收入限制了其抚养人口数量。另一方面,西方思想传入使得一夫多妻封建制度逐渐被批判;至1930 年代,年轻一代普遍为一夫一妻制,并迁出原家族,促使传统大家族共居模式逐渐瓦解。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使得里弄和里分也更加集合化,成为传统独户住宅向现代集合住宅转变中的过渡。

3.2 居住空间西化

早期里弄和里分由天井式民居压缩联排而来,仍保留着传统居住空间中的诸多原型。入户的石库门形式,形成带有标志性和过渡性的“门庭”空间;带有内聚性的前后天井,将自然引入居所,延续着“宅”“院”结合的传统居住哲学;面向天井开放的堂屋则建立起室内空间的轴线,反映出对“厅堂”空间的延续。二者建筑构件上也多采用传统元素,如牌楼式入口、雕花木扇门窗等。

后期发展中,二者受到西方居住文化的影响,使得1920 年代后,西方样式的新式里弄和里分成为主导。天井弱化,或演变为门斗、开放庭院等,或由建筑直接向巷道开门;堂屋被起居空间取代,空间轴线感弱化,室内布局更加自由;功能细化,出现了餐厅、备餐间、工人房、浴室、卫生间等专属房间,以容纳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外观上也更多地采用西方元素,如入口拱券、柱廊阳台、百叶窗、老虎窗等。此外,围墙不断降低甚至取消,空间的开放性、外向性不断增强,传统“深宅大院”的居住文化逐渐弱化。

3.3 新式结构和材料普及

早期里弄和里分的构造中对传统做法延续较多。其中老式石库门采用穿斗梁架木结构承重,空斗砖墙作为围护;木头材质使用较多,包括格栅木地板、木楼梯、木晒台等等。新式石库门里弄和武汉老式里分则以砖木结构为主,实砌砖墙作为承重结构,坡屋顶内为人字形木桁架结构。后期开始少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柱子和基础。

1920 年代后,西方的新式材料和结构大量传入国内并广泛使用。此时的新式里弄和里分中,混凝土、钢铁等材料的应用不断增多(图2)。建筑结构上,既有砖混结构又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房间内地板仍以木质为主,但在卫生间、厨房、晒台等易潮湿的地方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楼梯、阳台等处开始常见铁质栏杆扶手等。1930 年代还出现了钢混结构带防水层的平屋顶。洋松、水磨石、西式平瓦等材料也广泛使用。新的结构和材料,使得里弄和里分的外观材质和色彩更加丰富,也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后期层数有增高趋势。

1 早期武汉里分与上海里弄的平面比较(绘图:廖思宇)

2 上海里弄各类型剖面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3 两间半和一间半的门斗式平面,图为同兴里20#与22#住宅(绘图:廖思宇)

4 多户型组合的里分,图为同兴里(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4 武汉里分与上海里弄的差异

由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不同,武汉里分与上海里弄在发展历程、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和建筑布局上,也产生了显著差异。

4.1 发展历程的差异

里式住宅传播至武汉时,其模仿对象为已发展20 余年的上海里弄。当时上海里弄的平面单元已显著缩小,早期五间式石库门已较少发展,而以三间式和两间式为主;在建筑外观上,马头墙等传统装饰也逐渐弱化。故汉口早期里分的单元均为三开间以下,在细部装饰上也更加简化。

1938 年,武汉沦陷,里分建设基本停滞;同时期的上海租界区反成为了乱世中的安全岛,引来大量上层人士携家眷和资产躲入,促使1937-1945年间出现了新一轮建房热潮。这期间建造的多为新式联排里弄、花园式和公寓式里弄,在里弄类型上未有新的发展,而建筑标准较高,外观更为丰富。

5 上海租界范围示意(图片来源:《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绘图:廖思宇)

6 汉口租界范围示意(图片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1932年武汉市街道图,绘图:廖思宇)

综上所述,上海里弄建设的持续时间较长,共90 余年;而武汉里分的发展仅持续约40 年,略过了19 世纪老式石库门的形式特征,后期一些类型也尚未充分发展。

4.2 建筑类型的差异

由于发展历程较长,上海里弄的各种类型均发展完备和成熟,不同类型间的衔接充分。武汉里分则由于出现较晚、停滞较早,部分类型发展较少。后期在上海流行的花园式和公寓式里弄类型,在汉口发展均较少——花园式里分仅有怡和房子等少量案例,公寓式里分也仅有大陆坊和金城里两处孤例。

另一方面,武汉里分后期也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单元类型——门斗式单元。平面中取消了前天井,又受当地法规中建筑构件不得占用公共空间的影响,将主入口及入口台阶向内退让,形成门斗式的灰空间。门斗连接室内交通空间,取代堂屋成为了入户的核心空间;二者共同位于半开间内,形成了武汉特有的一间半式和两间半式的单元平面(图3)。

此外,由于汉口工商业主喜好聚集合资,促使后期产生了多户型组合式的里分住宅,如同兴里(图4)、江汉村等。这些新式里分介于统一建造和分户建设之间,户型重复单元较少,甚至同时包含天井式单元、天斗式单元和多天井式自由平面单元,整体呈现出和谐而充满变化的建筑风貌,展现了成熟的里分设计水平。

4.3 建造规模的差异

由于城市环境的不同,里弄与里分在整体建造数量和建筑规模上也产生了差异。

上海租界面积超过326hm2(48,000 亩),是当时上海县城的10 余倍,用地较为宽裕(图5)。建于租界内的里弄住宅,通常占据较为规整的大面积地块,建设规模也较大,许多里弄包含上百个居住单元。其中规模最大者斯文里,占地3.21hm2,共有建筑单元664 个。发展盛期,每年都有近万栋石库门住宅建成;到建国前后,上海共有里弄逾9000 处,房屋达20 万栋。由于规模较大,上海里弄对街区格局和空间性格至今仍具有主导型影响,保持着步行友好的街道界面和宁静的居住环境。

相比之下,里分起源的汉口租界则面积小得多,为186.7hm2(2800 余亩)。五国租界左右相邻,东侧受长江限制,南侧紧邻汉口旧市镇,用地紧凑(图6)。后期里分集中的“模范区”也同样面积有限。在此环境下,里分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有的甚至不足10 栋建筑,如中孚里仅5 栋,钦一里仅4 栋,而超过100 个单元者十分少见。整体建造数量上,武汉里分甚至不如里弄巅峰时期一年的建造数量——建国前武汉里分共有208 处,房屋3294 栋1)。在当代资本推动下,规模较小的里分逐渐被周边高楼包围,形成一个个孤岛,保护和发展的困境更为显著。

8 武汉三德里,里分中宽窄相间的巷道肌理(7.8绘图:廖思宇)

7 上海宝康里,里弄中等宽的巷道肌理

4.4 空间布局的差异

空间布局上,上海里弄与武汉里分的差异最为显著。里弄中为“前门对后门”的同向型建筑布局( 图7),形成等宽的巷弄肌理;里分中则采用“前门对前门”的相对式建筑排布,并形成了宽窄相间的巷道肌理(图8),成为了客观上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基础。宽者为前巷,连接两侧住户的前门,多为3m 以上;作为住户归家必经之路,避免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并成为邻里交往的场所。后巷连接后门,仅作交通空间,可以做得较窄,有的甚至不足1.5m,以节省土地。

这种布局差异的来源,首先是因不同用地环境而产生的对朝向的不同态度。上海里弄中大多用地宽裕、规模较大,除了部分沿街面外,住宅均优先保证利于采光通风的向南朝向。各户前门均面向南侧巷弄,附屋位于北侧,形成首尾相接的同向型排布。与此相反,里分用地中常见小型或不规则地块,不仅使其规模较小,也促使其布局上优先适应地块轮廓,以将地块价值最大化,而弱化朝向考虑。极端者如主巷型布局的里分,两侧住宅均面向主巷开门,形成完全相反的朝向,例如被划分为多个狭长地块的原英租界中,江汉村、洞庭村均为此布局(图9、10)。

这种两侧住宅相对的布局,在上海里弄中非常罕见,却在汉口旧市镇由来已久。以汉正街区域为代表的旧市镇,因航运和商贸而兴,并逐渐形成了紧邻汉水的鱼刺型城市肌理(图11)。其中与汉水平行者为“街”,垂直者为“巷”。巷长多为130~250m,一头连向港口,一头深入市镇;两巷间距仅20m 左右,恰好是两户住宅(兼商铺)背靠背的宽度。为了充分利用巷道的运输便利和商业价值,这里的住宅自古以来便是面向巷道、大门相对排列的。里分发展时并未完全照搬上海里弄的布局,而是延续原商贸市镇的传统,将住宅进行相向排布。

5 总结

武汉里分住宅由上海里弄住宅传播而来,二者在相似的社会环境变革中应运而生,并在后期发展中逐渐展现出居住单元集合化、居住空间西化、结构材料现代化的趋势,呈现出显著的相似性。而两地的地域环境差异,促使武汉里分不仅与上海里弄在发展历程、建造规模上产生差别,更产生了当地特有的平面类型和建筑布局模式,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里式住宅形式。□

9 原英租界中狭长地块的划分(图片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1931年汉口第三特别区图,绘图:廖思宇)

10 江汉村主巷两侧相反的住宅朝向(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绘图:廖思宇)

11 汉口旧市镇肌理(图片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1938年汉口市街全图)

表1 武汉里分和上海里弄的异同(制表:廖思宇)

注释

1)数据来自《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

猜你喜欢

里弄石库门新式
上海里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述评(1980—2021年)*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新式茶饮”,你爱了吗
多元与包容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
触摸石库门,找到真正的上海
小里弄蕴藏大文化
里、弄、堂、里弄、弄堂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传统盛宴礼仪×新式古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