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设计看建筑教育
——布加勒斯特建筑学院毕业答辩亲历记
2020-04-01张路峰ZHANGLufeng
张路峰/ZHANG Lufeng
1 背景
对我而言,罗马尼亚是个既亲切又陌生的国家。亲切是因为童年时期看过一些罗马尼亚电影,给我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陌生是因为在那之后这个国家就仿佛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对于罗马尼亚建筑发展及建筑教育方面的最新信息,更是无缘接触。由于偶然的机会,我有幸作为国际评委应邀参加了2019 届布加勒斯特的建筑院校的毕业答辩。时间虽然短暂,接触范围和程度也很有限,但这个经历对我来说实在难得,由此也引发了我对这个国家的建筑及建筑教育做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布加勒斯特建筑学院也称伊恩·明库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学(Ion Mincu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以下简称为UAUIM)[1],以罗马尼亚著名建筑师伊恩·明库(Ion Mincu)命名。罗马尼亚开办正规建筑教育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4 年由摩尔多瓦与瓦拉齐亚大公亚历山德鲁·伊昂·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签署法案成立的路桥、矿业与建筑学校。1892 年4 月,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建筑师协会决定开办一所私立建筑学院,为行业培养专门人才。在1897 年的教育改革中,这所私立学院改由政府提供资助,成为国立建筑学院。从1892年成立算起,到2019 年,这所学院已经有127 年的办学历史。
在办学初期,许多罗马尼亚建筑师都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或者受教于其他采用“鲍扎”体系的建筑学院,因此该学院很长时间的教学体系必然以“鲍扎”体系为主导。直到1960 年代,学院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才发生变化,并持续了几十年。1989 年以后,罗马尼亚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变,建筑教育也随之改变,变得比以前更开放、更国际化。该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与世界上40 多个建筑学院保持合作关系,在国际上有很好的影响力。学院还聘请了众多的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名字,如理查德·迈耶、阿尔瓦罗·西扎、马里奥·博塔、肯尼斯·弗兰姆普敦、丹尼尔·里伯斯金德、隈研吾等。
值得重点介绍的是UAUIM 的“国际评委”制度。自2000 年以来,每届毕业答辩都会邀请30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师和专家、教授作为国际评委,齐聚布加勒斯特。答辩语言为英语,图纸上标注的文字也要求罗英双语。往届国际评委大部分来自罗马尼亚邻国和欧洲各国,少数来自英国和北美。本届30 位国际评委分别来自比利时、葡萄牙、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挪威、奥地利、瑞士、希腊、土耳其、捷克、克罗地亚、摩尔多瓦、爱尔兰、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和中国等20 多个国家。国际评委的成员构成是变化的,但也有一些人已经连续参加过多届毕业答辩。为毕业设计建立如此大型的国际评审制度非常不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把这种制度连续执行20 年更为难得。
2 毕业答辩组织与操作过程
1.2 毕业答辩现场
国际评审制度经过20 年的运行,操作规程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本届毕业生共有180 位,分成9 个小组进行答辩,每组20 位学生,分两天完成答辩,平均每半天完成5 位。答辩要求每位学生陈述15 分钟,评委点评、问答控制在15~20 分钟,每位学生答辩平均用时至少30 分钟,表达和交流比较充分。各答辩组均由1 位秘书和8 位评委组成,评委分别来自建筑、规划、结构/构造等专业领域,其中5 位为本校教师、3 位为国际评委。各评委分别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向学生提问,最后根据图纸、模型、答辩表现分别给出成绩,由秘书汇总统计,现场计算出平均分数。计分采用10 分制,最高分为10 分。答辩分数占总成绩的60%,另外40%已由指导教师预先给出。总成绩低于6.0 者被视为不及格。不及格者可在次年3 月份重新申请进入答辩程序,经指导教师确认后可参加4 月份的预答辩。重新提交的设计文件可在原来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整改,也可以自主决定改变题目,或者改变场地[2]。
两天答辩工作结束后,第三天上午是展览、评优和研讨环节。获得高分的学生由各答辩组推荐评优,每组限推荐两名,参加毕业设计展览,并经过全体评委投票选出前三名,作为本年度的优秀毕业设计。评优结束后,随即召开圆桌会议,对毕业设计进行研讨。研讨会上主持人逐个邀请每位国际评委对答辩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各位评委的发言都很直接、很中肯,有些甚至很尖锐,没有客套话。比如,有评委认为本届毕业设计作品总体上太保守,缺少些实验性;有评委指出个别学生片面追求图纸数量,设计概念反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有评委指出所有选题中有关居住建筑类型的作品普遍水准比较差;有评委注意到学生普遍缺乏经济概念,建议学生对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加以重视;有评委建议设置双导师,聘请企业导师加入到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还有评委提议毕业展览的形式本身还可以更专业化,展厅应该向公众开放,加强专业与公众的互动。由于在前两天的答辩的过程中,国际评委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小组中,因此这次研讨会也是一次难得的信息交换的机会,在分享的过程中也互有启发。
3 毕业设计总体要求及相关制度
通过参加毕业答辩和评优工作,对这所学校毕业答辩的全过程有了亲身的体验,同时在工作之余,通过与其他老师进行交谈,也了解到了关于这所学校教学的更多的背景信息。总的感觉是,在欧洲建筑教育普遍受到全球化影响的大背景下,这所学校依然保持着欧洲传统职业化建筑教育的体系,毕业生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准,个别学生的表现相当优秀,毕业后足以直接进入职业建筑师行列。据介绍,在罗马尼亚执业的建筑师,大多数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因此可见,这所建筑学院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与常见的学士-硕士(BA-MA)学位体系不同,这里的学生毕业拿到的学位是“diploma”,一种得到建筑师行业认证的学位。学制是6 年,前5 年在校完成课程学分,第六年前半年安排实习,后半年进行毕业设计。毕业班的学生通常在实习的同时要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准备工作,形成选题报告;每年1 月份组织开题,确定指导教师;4 月份进行预答辩(pre-diploma);7 月份进行正式答辩。预答辩之后学生足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导师和评委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避免最后成果出现大的问题。
学生自主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设计选题相当于论文开题,是研究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前的实习阶段就要着手进行选题准备工作。按规定,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 人,指导方式因人而异,指导时间和频率并不固定,学生可根据各自的进度和需求单独向教师提出指导的申请,并提前预约时间。见面时间一般每次半小时。由此可见,毕业设计的过程完全是由学生主导的,教师只在某些学生需要的环节给予支持和指导。这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由于是自主选题,毕业设计的题目和规模差别很大,选址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也极为多样。以我所在的答辩组为例,选题有土耳其的难民安置中心、意大利哈德良别墅遗址的游客中心、巴塞罗那某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德黑兰的足球学校,包括火车站、城市广场、儿童活动中心、农业技术学校、艺术博物馆、养老机构、城市公寓、疗养度假酒店、社区医疗诊所、共享办公空间等,可谓五花八门,但都基于真实的社会背景和场地条件。这对教师的指导工作构成了很大的挑战。
4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详解
通过对一个案例的详细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UAUIM 的教学追求和质量,了解毕业设计可能达到的深度。选取的案例来自于2019 届毕业生米哈依拉·普拉辛塔(Mihaela Placinta),她的作品被选为本届3 个优秀毕业设计之一1)。之所以选择这个案例,还因为答辩时我听过设计者的口头陈述,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质询,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该作品的选题是一个社区文化中心的设计方案,选址位于巴塞罗那的扩展区(L'Eixample),也就是由19 世纪由塞尔达规划(Cerda's Plan)著名的方格网街坊地区。项目位于一个113m 边长的典型街坊内,街坊内现有一栋单层的建于1930 年代的食品市场和一栋独立的多层公寓建筑。据了解,设计者在巴塞罗那做过交换学生,选题来自于设计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和日常观察。建筑规模不大,总建筑面积才7101m2,但工作量非常可观:全套成果共11张A0 图纸 (图纸尺寸并不完全统一)外加两个实物模型(比例分别为1:500 和1:200)。 11 张图纸之中,1 张用于呈现设计概念的生成过程,3 张用于呈现设计方案 (总图1:500,平立剖面图1:200),5 张用于呈现各种细部构造做法(1:50、1:20、1:5 3 种比例),2 张用于呈现设计效果。从图纸内容的分配上可以看出,成果内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3.4 展览评优场景
5 研讨会现场
6 米哈依拉·普拉辛塔作品中的研究性图纸
值得关注的是设计概念生成图的编排,可以清晰地看出设计的思路和研究的步骤。作者首先研究了场地周边社区的现有功能分布,认识到该地区的公共设施多与餐饮有关,文化教育设施相对匮乏;然后研究了场地的历史沿革,从历史信息中了解了场地空间发展脉络,为确定设计策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研究了城市设计法规和导则,分别从保护建筑及其条例、建筑高度(层数)分析、超大街区的分布、檐口线分析、交通分析等方面,探明了设计的约束条件和方案的可能性;最后确定了总体布局,提出了设计概念和策略:通过新体量的介入强化原有的城市肌理,突出市场建筑主立面的标志性;增加文化教育功能,强化市场在社区生活中的作用,为社区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这张图纸非常关键,充分体现出毕业设计的研究性特征和思考的深度。图纸中援引的外部资料和图片甚至标注了来源,可以看出设计者具有良好的学术习惯。
在设计操作中,设计者在局限的场地条件下,在严格的城市设计约束下,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思熟虑的方案。首先,在与原有建筑相对的位置上,布置了一栋体量大体相同的新建筑,形成对称的关系,强化了市场建筑的中轴线。新建筑外观简单,内部空间丰富,方案构思极具创意,同时又有可行性。立面采用盲窗(blind window)的手法,很好地解决了内部需求和外部表现之间的矛盾,同时又有所创新,将盲窗的凹入面略作倾斜,通过光影的作用使之视觉上产生了微妙的动感,颇有新意。地下空间最主要的设计概念是采用了C 型柱,此举不但使结构方案和采光方式一体化,也解决了大空间中对小空间的需求,同时也为上面的广场提供了座椅和树池,可谓一举多得。
5 总结
这次短暂接触虽然算不上严谨的学术考察,但通过密集观察与思考,也获得了若干启示。实际上,观察对方的过程犹如照镜子,看到的更多是自身。在我个人的教学研究经历中,毕业设计一直是重点关注的课题,对国内院校毕业设计的普遍状况和共性问题也有持续跟踪,尤其是接连参加了国内几所院校的毕业答辩之后,突然切换到异域场景,对比感受更加强烈。
从毕业设计成果来看,UAUIM 的学生更传统,更重视专业技术,没有“开脑洞”式的创新焦虑,也没有夸夸其谈的概念推演,答辩时更没有用PPT“讲故事”的机会,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必须呈现在货真价实的图纸上,所有创意必须落实到材料做法的层面。在这里我看到了久违了的“大墙剖面”,这种从基础到檐口的剖面详图体现了毕业设计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曾经也是国内建筑院校毕业设计的“标配”,而在近年来我参加过的答辩中已经基本看不到了。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实际上守住的正是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底线。
从毕业设计过程来看,UAUIM 的毕业设计更强调以学生为主导。所有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各不相同,均由学生自主确定,没有由导师设定题目让全组学生做同一题的情况,国内流行一时的多校联合同做一题的做法对他们而言更是不可思议。实际上在UAUIM,毕业设计阶段已经不属于教学环节,而是属于考核环节。毕业设计被视为学生的第一个独立完成的“作品”,指导教师的作用相当于“场外教练”,只在关键地方提点,并不过多介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样,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选题这一环节必然是属于学生的工作内容,老师不可代劳。
当然,最主要的启示还是关于对建筑教育目标的思考,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毕业设计。在UAUIM,教育目标很明确地指向建筑师职业,学院致力于为设计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办学百余年来这一定位未曾改变。我曾请教该校的一位老师:这样做会不会被贬为搞职业学校而不是大学?为什么不能像其他欧美国家那样搞些前卫、时髦的东西?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那些所谓前卫学校大都是私立的,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办学定位;而UAUIM 是国立建筑学院,是国家投资的教育机构,消费的是公共资源,必须承担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联想到我国几百所建筑学院几乎全部都是“国立”的性质,这句话如雷贯耳。当我们致力于各种名目的“教学改革”、开办各种“实验班”时,应该把对教育的目标思考放在首位。为国家培养建设者,不但是国立建筑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一种必须承担的义务。□
注释
1)本文所引图纸均已得到米哈依拉·普拉辛塔的授权
7 米哈依拉·普拉辛塔作品的答辩现场及两个实物模型
8 米哈依拉·普拉辛塔作品图纸摘选